麻江縣是全國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藍莓基地縣、中國紅蒜之鄉(xiāng)、中國鋅硒米之鄉(xiāng)。其隸屬于貴州省黔東南州,地處貴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門。麻江是苗語瑪哈的譯音,意為水上之疆。麻江之名為歷史上的麻哈、麻峽的音轉(zhuǎn)。據(jù)傳說,因安撫司故地東有麻哈灣,南有抵麻,西南有廣麻,并有麻喇等寨,故以地命名。
麻江旅游資源豐富,有旖旎的清水江山水情韻、仙人橋省級森林公園;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清末狀元夏同龢故居、明清黔桂古驛道麻江段等人文景點;有苗族風情歌舞表演、龍舟、斗牛、斗雞、斗鳥、斗狗等民間體育競技;杏山六堡、宣威烏羊麻、卡烏、基東、龍山河壩、復興等地具有獨特、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風俗習慣,村落保存較好,是生態(tài)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活動的理想勝地,也是麻江縣楓香印染技藝、苗族織錦技藝、瑤族服飾、仫佬年、畬族粑槽舞等2項國家級、9項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所在地。
夏同龢是貴州設建制以來僅有的兩個文狀元之一,是中國自隋開皇實行科舉制度以來的第一個取得狀元和東洋留學生雙重學歷的人。夏同龢所處的時代恰逢中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期,從清末到民初,他一直積極努力為處于動蕩之中的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他的經(jīng)歷和與各界名流的交往拉近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距離。而麻江,就是翁同龢的故里所在地。
貴神秘嘎尤·鹽馬古道——烏羊麻
烏羊麻位于麻江縣宣威鎮(zhèn)翁保村西北面。苗語“烏羊麻”即是山水相依之意,全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水寨鑲嵌,山水環(huán)繞,綠樹成蔭,人水交融,環(huán)境優(yōu)美。村寨出口1公里附近有瑞澤藍莓采摘園、小橋邊藍莓采摘園、陳家山藍莓采摘園、四方山藍莓采摘園等,是體驗農(nóng)耕文化、民族風情的好去處,是休閑垂釣、養(yǎng)生度假的理想地。
烏羊麻地區(qū)是一個典型的苗族聚居地之一,民族文化風情多姿多彩。村民平時喜吹蘆笙、唱苗歌、跳板凳舞,苗衣制作、苗族刺繡、酸辣魚制作、狗肉稀飯制作等技藝保存完整。
烏羊麻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操北部次方言的北部土語。雖全寨人都會講漢語,但苗語仍為烏羊麻90%以上群眾之間的主要交流語言,仍然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載體。
居住在這個地區(qū)的苗族和周邊苗族一樣,都過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月半、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嘎尤苗族最為重視的節(jié)日是“七月半”,嘎尤普稱“農(nóng)敢hi”,意為吃新米,素有年小“月半”的對待態(tài)度。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三那天,家家戶戶捉田魚、煮新米飯(早熟香)、插香瓜,大家飯后歡聚一堂跳蘆笙、唱苗歌。新米節(jié)期間夜晚,村村寨寨群眾齊聚一堂放腰簍鬼神通靈問卜、放地牯牛自娛自樂、儀式神秘莊重,嘎尤苗族祭祀、歌舞、宗教等文化淋漓展示。
在信仰上,翁保烏羊麻嘎尤苗族主要有祖宗、神靈、自然等多種信仰。他們信奉苗族公祖蚩尤,信仰土地神、水稻神、樹神。嘎尤苗族是蚩尤歷法與農(nóng)耕文化的忠實傳承者,翁保烏羊麻仍有部分老人會用《苗族賈理·創(chuàng)世篇·制訂歷法》中詳細記述的苗甲子(由12生肖和28宿組成、共84個)進行耕作安排,會用古老的折茅法、觀魚骨法、稱水法判斷來年氣候。理老制、寨老制、“議榔”制度、神判等方式是古代苗族維持社會秩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古老法制體系,在翁保烏羊麻仍有部分傳襲。
神秘嘎尤·鹽馬古道烏羊麻
烏羊麻位于麻江縣宣威鎮(zhèn)翁保村西北面,距鎮(zhèn)政府4.5公里,99%為苗族,是一個典型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村寨。苗語“烏羊麻”即是山水相依之意,全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水寨鑲嵌,山水環(huán)繞,綠樹成蔭,人水交融,環(huán)境優(yōu)美。村寨出口1公里附近有瑞澤藍莓采摘園、小橋邊藍莓采摘園、陳家山藍莓采摘園、四方山藍莓采摘園等,是體驗農(nóng)耕文化、民族風情的好去處,是休閑垂釣、養(yǎng)生度假的理想地。
老山河峽谷景區(qū)
老山河峽谷景區(qū)位于下司鎮(zhèn)西北面角,距下司鎮(zhèn)政府所在地約4公里。分兩段,即上游景區(qū)和下游景區(qū)。上游景區(qū)長約4公里,奇峰秀嶺,懸崖陡壁,樹木蔥綠,河水清澈,蝦魚競現(xiàn)。高約70米的壁巖上,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農(nóng)灌大水溝,下游景區(qū)長約3公里,有月牙潭、鷹嘴巖、盤龍洞、九曲銀河、象山、和尚賞月、駱駝峰、頑猴戲虎等景點。
斗蓬山景區(qū)
斗蓬山景區(qū)地跨都勻、麻江、貴定三縣境,面積約 100多平方公里。麻江有2個村,10多個自然村寨的面積,斗蓬山是麻江縣面積最大,保留完好的原始森林,景區(qū)內(nèi)有植物300多種和動物100多種,主要珍稀樹種有馬尾樹、紅花木蓮、檫木、黃柏、三尖杉、紅豆杉、香果樹等。珍稀動物有大鯢、蘇門羚、黑熊、木麝、大君貓、穿山甲、花面猩、紅腹錦雞、狐、野山羊等。
麻江藍莓
麻江藍莓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的特產(chǎn)。藍莓被譽作“水果皇后”,麻江藍莓種植面積3.1萬畝,目前是國內(nèi)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獲得“南方藍莓繁育及栽培示范基地”“中國藍莓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十強縣”等稱號。麻江藍莓為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
麻江紅蒜
麻江縣種植大蒜歷史悠久,麻江縣通過多年的選種選育,培育出了辣味濃郁、獨具特色的大蒜品牌——麻江紅蒜,因其外皮多為紫紅色而得名。紅蒜除作調(diào)料食用外,還可作為藥物,具有保健功效。2003年元月,麻江縣被中國特產(chǎn)組委會授名為“中國紅蒜之鄉(xiāng)”。
麻江鋅硒米
麻江鋅硒米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的特產(chǎn)。麻江縣素有“中國鋅硒米之鄉(xiāng)”的美稱,麻江鋅硒米香味屬清香型,色、味俱佳,口感爽滑,富含鋅、 硒、鈣等十余種對人體有益元素及蛋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等十五種氨基酸。
瑤族楓脂染
楓脂染因以牛油和楓香油混合染而得名,是瑤族世代傳承的一種蠟染手工藝品。此工藝的制作主要分布在麻江縣龍山鄉(xiāng)河壩中心村。河壩中心村的楓脂染工藝有別于其他地方的蠟染,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貴州省古老傳統(tǒng)工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