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院校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當下,國家正在大力實施教育體制改革,因此,職業(yè)教育也要隨之發(fā)生變化,體育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等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較,都有了新的變化,各個院校更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作為中職教育的組成部分,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但是,全面體育教學的現狀還不容樂觀,無論是師資力量、教學理念、聯(lián)系方法、教學內容等存在一些問題,不僅影響中職院校的進一步發(fā)展,而且制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中職院校要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
關鍵詞:中職教育 體育教學 綜合素質 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新變化。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中職教育也應該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積極采取措施,對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要求,為社會和企業(yè)培養(yǎng)出更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對中職體育教學也明確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除了在教學中使學生的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據此,中職體育教師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模式,在體育教學中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實施教學,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優(yōu)秀人才。
一、中職體育教學特點
1.特殊性。中職教育階段將學生和社會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這一時期,學生在學校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為進入社會做好準備。中職學生面對兩個選擇,一方面,學生可以直接進入社會,選擇就業(yè);另一方面,可以選擇繼續(xù)教育,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提高個人含金量。與普通高中教育相比較,職業(yè)教育更為注重實用性,這種教學理念下,中職體育教學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形成一套自成一體的體育教學系統(tǒng)。中職學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但是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發(fā)育沒有成熟,容易受到外因素的干擾,從而誤入歧途。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成長成為有用之才。
2.運動性。體育教學的內容比較豐富,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如球類運動、水上項目、田徑運動、冰上項目等,這些項目多是以比賽、運動的形式實現,所以體育教學具有競技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競技,可以充分發(fā)揮體育運動項目眾多、鍛煉方法多樣的優(yōu)勢,可以利用這些項目達到鍛煉中職學生身體素質,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這也是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
3.群體性。體育教學不僅是教師的工作,而且離不開學生的參與,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室外訓練,都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有些項目必須有多名學生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如足球、排球、籃球等項目,如果僅憑一個人難以完成。因此,中職體育具有群體性的特點,每個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扮演者一定的角色,遵循相關的規(guī)則參與體育運動;學生之間關系是互相合作、互相競爭的,在這種氛圍下,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具有重要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4.社會性。中職學校體育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中的體育有著諸多相似性,雖然受到中職教育理念的影響,形成帶有中職教育的深厚色彩,但它的運動性、群體性等特征決定它還是一種社會性活動??梢哉f,中職體育課程是相對獨立的社會活動,在開展社會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使體育教育的主體和客體都產生了影響,這是促使教育走向現代化的一種有效途徑。中職學生面臨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現狀,所以中職學生的體育鍛煉要和社會接軌,增強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和社會性。
二、體育教育對于提高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1.發(fā)展學生智力,強化審美能力。中職學生是處于青春期,這一群體的思維比較活躍,對社會熱點問題和校園文化等有著濃厚的興趣。體育教學內容具有形式多樣的優(yōu)勢,競技運動項目充滿競爭性和挑戰(zhàn)性,教師可以結合中職生的特征,讓學生可以融入體育教學,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讓學生體驗運動的快樂,娛樂自我,欣賞其他學生的表演,在這一過程中,都能使學生從中獲益,不僅可以培養(yǎng)他們積極參與的主體意識,同時有助于提高中職生的智力水平。大量科學研究表明,體能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大腦發(fā)育,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智力水平。在體育運動中,促使學生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得到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強,“終身體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體育與“美學”也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有諸多的共同點,有些體育項目旨在展示人體的形態(tài)之美、速度與力量之美,同時彰顯體育精神之美,如團結協(xié)作、敢于挑戰(zhàn)、不畏困難等。在體育運動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讓學生學會表現美,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例如,在進行《太極》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教學中學生講述“太極”的來源,讓學生感受道家思想,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了解莊子的混沌哲學思想。然后,在教學中,通過練習太極拳,讓學生在實踐的同時,體驗太極的形態(tài)之美,如“獅子抱球”、“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等,將太極招式與動物的姿態(tài)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
2.增強集團體意識,提高道德素養(yǎng)。體育活動中有許多競技類運動,這不僅是學生能力之間的較量,也是學生心態(tài)的比拼,在活動中學生會懂得區(qū)分假惡丑與真善美,培養(yǎng)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師可以利用團隊形式體育項目,讓學生通過體育項目來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從而使其樹立良好的集體觀念,養(yǎng)成互相幫助、幫助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同時陶冶了學生思想道德情操。
例如,在學習《籃球》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各個小組之間進行競賽,讓學生在競技的過程中達到德育目的。每個學生都是集體的一分子,如果團體取得勝利,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如果團體失敗了,所有成員都承要總結失敗原因并進行反省。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為集體而奉獻自我的品質。當學生進入職場面對誘惑時,依舊能堅持正義感,以集體利益優(yōu)先。
3.鍛煉學生意志,提高心理素質。中職學生群體比較特殊,他們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社會經驗少,不僅面臨著成長的煩惱,更要面對就業(yè)的壓力。健康的身體可以讓學生抵御自然環(huán)境的侵襲,良好的心理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險。在中職體育課堂活動中,雖然勝負之分不如競技體育比賽激烈,但是可以讓學生感受輸贏的體驗,從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得失觀,讓學生進入社會之后,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依舊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讓他們擺脫消極情緒的影響,更好地迎接挑戰(zhàn)。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長跑訓練,讓學生在不停地跑步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耐力,使學生性格變得堅韌,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為學生將來的成功增加砝碼。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中職院校教學理念與普通高中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因此,中職體育教育也有自身的特點。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中職體育課程自身的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打好基礎,使其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林煥榮.淺談中職體育教育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6):93-94.
[2]黃華林.新課改下如何做好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8):270-271.
[3]龍彥廷,張詩詠.現代育教學與中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分析探討——以贛州中職院校為例[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2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