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是國際貿易實務專業(yè)必修課程,以提高學生就業(yè)能力為導向,根據對外貿單證工作進行任務與職業(yè)能力分析,以外貿單證實際工作任務為引領,以單證工作過程中涉及的內容為主線,以外貿單證崗位職業(yè)能力標準為依據,采用工作過程式與并列式相結合的結構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設計情景顯現、案例分析、仿真模擬等活動項目來組織教學,培養(yǎng)學生具備外貿單證綜合操作能力。本實踐案例是將項目教學法具體運用到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次嘗試。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外貿單證實務 課堂實踐
一、課程簡介
1.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
2.課程目標。
知識目標:熟悉信用證業(yè)務知識;掌握繕制單證與單證流轉知識;掌握審單、交單和歸檔要求。能力目標:具有信用證處理、業(yè)務制單、單據處理、業(yè)務善后能力。素質目標:培養(yǎng)學生樹立誠實守信理念,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具備溝通協商素養(yǎng),遵循認真仔細態(tài)度,擁有安全結匯意識。
3.課程學時。68課時4學分,課程重點是信用證審核、各種結匯單據繕制;課程難點是出口單據繕制和信用證條款解讀。
4.教學對象。課程教學對象是國際貿易實務專業(yè)2016級普高生班級,這兩個班級中,男女生分別是10比40、11比40,英語等級考試B級及以上通過人數為96人,占96%。大部分同學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同時經過高中階段的扎實學習,有一定學習領悟能力,女生比例為79%,占較大比重。這些學生已有一定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思維比較活躍。以上這些因素,為這一課程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選用項目教學法可行性分析
1.選用依據。根據職業(yè)院校外貿專業(yè)學生普遍存在思維活躍、應用能力弱這一特點,遵循“項目導向和任務驅動為核心”教學設計理念,將技能競賽引入課堂教學,植入典型實訓題目,合理組織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層層推進、靈活多樣的比賽活動中,掌握理論知識,真正實現“做中學,做中教”教學理念。同時,根據不同模塊要求,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在業(yè)務準備模塊,因基本原則涉及較多,因此采用講授法為主;在信用證業(yè)務模塊,涉及信用證條款解讀,采用項目教學法和討論法為主;外貿制單模塊,要求學生動手制作各類單據,采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法、講授法為主;審單交單模塊,采用演示法和講授法為主。
2.項目教學法特點。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師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使學生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基本要求?!绊椖拷虒W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這一方法不再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結果,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去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習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教師已不是教學中的主體,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jiān)督者,學生具有90%的積極性?!锻赓Q單證實務》課程教學基于教學對象特點,以及對專業(yè)技能、職業(yè)素質、社會需求和動手能力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梳理整合,分成四個模塊、7個項目和17個任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
(1)學生主體。以學生為主體,將理論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整合,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與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整合,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整合,工作過程與學生心理認知整合。課程強調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和直接知識的獲得,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2)項目載體。充分利用校內外專業(yè)實習實訓基地,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盡量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教師在過程中給以相應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后教師進行點評,幫助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項目教學法的精髓在于“項目”。項目是指某一事情、某一特定任務,該任務需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預算內完成并且達到預先規(guī)定的要求。因此,項目具有以下特征:①有明確目標,目標其實就是指該項目需要達到的效果;②需要資源來完成,項目的完成往往需要團體之間的協作和運用各種工具、物資;③有一定預算,既然需要資源來完成,就應該有預算;④有進度安排,項目從開始到完成不是無限期過程,需有截止時間;⑤是一次性過程,完成項目的過程不能中斷、重復進行,是獨一無二的任務。由此可知,項目教學法就是將實際教學以“項目”的形式來呈現、完成,其中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既然是“項目”的形式,那么這種教學就具有了“項目”的特征。項目教學法是將學生置身于自身實踐活動中并按一定計劃進行的教學活動,注重以下要素:學生的自主性、有計劃的行動、解決問題的過程、相應的社會情境。
項目教學法是建立在現代教學模式上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所謂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建立的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操作程序及理論化了的教學結構。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以灌輸為主導、以教材為中心等,難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現代教育模式是一種嶄新的教育模式,它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而出現,且針對許多傳統教學的弊端,是人類社會和教育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教材的靈活性等。在當今高職教育教學中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不勝枚舉,諸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談話法、演示法等,然而在眾多教學方法中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項目教學法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項目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給學生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并且在內容選擇上和計劃安排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指導、咨詢、評價的作用。項目教學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就是建立在學生學習興趣與需要的基礎上,把有目的的活動作為一條“線索”貫穿全過程,這也是教學的核心,符合有效學習的宗旨,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學科限制,讓各單元、各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互相融合,體現了其綜合性。
雖然項目教學法起源于國外,但從古代開始,我國便已有了最初的萌芽。例如:墨家學說中的“知:聞、說、親”;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等,都是項目教學法淺顯的體現。由此可得,一個項目實施的過程就是一個知識建構的過程,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得到經驗、感受情境、提高能力,將一個抽象的學習轉化成一個有意義的具體實踐。
三、具體課堂教學實踐
1.教學主要內容及課時:匯票制作為例,2課時
2.教學重點:匯票制作
3.教學難點:信用證中匯票條款解讀和理解
4.教學場景:國際貿易實訓室,配套南北軟件公司國際貿易綜合軟件和外貿單證實訓軟件
5.具體組織實施步驟:
以任務6.1匯票繕制為例。授課地點在國際貿易實訓室,以6-8人為合作小組。
教學是一個教師的“導”,學生的“學”以及教學過程中的“悟”構成的和諧整體。鑒于本節(jié)課的特點,為達到設定的教學目標,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3分鐘
2.協作探究,學習新知,31分鐘
3.實戰(zhàn)演練,深化鞏固,8分鐘
4.評價反饋,拓展延伸,3分鐘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3分鐘)
首先,以《喬家大院》電視劇片頭導入,在播放視頻前,讓學生認真觀看,找出視頻中會出現的四個關鍵字。接著講述匯票起源,提出在當今國際貿易中此匯票并非彼匯票,然后提問現在的匯票用于什么地方?匯票又是怎么填寫?通過問題遷移導入新課,提出任務:學習如何根據相關資料正確繕制匯票。同時說明比賽規(guī)則。
【意圖】通過視頻導入,吸引學生眼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匯票起源的介紹,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經濟的繁榮,激發(fā)民族自豪感。選拔比賽的設置,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和競爭意識。
第二環(huán)節(jié):協作探究學習新知(31分鐘)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四個任務:
任務一:溫故知新(6分鐘)
先讓學生溫習《進出口實務》中匯票的含義,然后回顧信用證內容:小組合作,利用1分鐘時間快速閱讀信用證條款,回答相關問題,答對的小組相應加分。
【意圖】通過復習讓學生回顧匯票的含義和信用證中的匯票條款,讓學生掌握匯票填寫依據。
任務二:對號入座(10分鐘)
這是本節(jié)課的設計亮點,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兩人一組協作學習探究匯票的各個欄目,小組長匯總疑難點。接著小組搶答連線空白匯票,教師穿插解釋學生集中反映的疑難點。疑難點的調查可以讓教師“知,然后教”,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突出本次授課的重點。
任務三:查漏補缺(6分鐘)
請學生根據信用證相關內容小組合作補充完整匯票。
【意圖】通過查漏補缺任務,讓學生來填空,同時上交的這份匯票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火眼金睛準備了素材。任務一至三是按照從易到難的梯度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任務四:火眼金睛(9分鐘)
每個小組通過電腦上交作業(yè)后,教師廣播教學并請其他組的同學來批改,更新各小組得分。
【意圖】展示并找錯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是學生之間互動的一個活動,這個活動使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角。教師也可以發(fā)現哪些知識學生掌握的比較牢固,那些比較薄弱,使評價反饋環(huán)節(jié)有更強的針對性,突破難點,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實戰(zhàn)演練做好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實戰(zhàn)演練深化鞏固(8分鐘)
根據信用證和相關資料,請學生獨立完成匯票的繕制。最后公布正確答案,統計做對的人數,為各小組加分。這個環(huán)節(jié)真正體現了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是課堂中的重中之重,達到本堂課的教學任務輸出,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第四環(huán)節(jié):評價反饋拓展延伸(3分鐘)
1.教學評價。首先,查看各個小組最終得分,并公布獲勝小組。在學生完成匯票的繕制后,每位學生對照評分標準進行自評。通過自評表,教師能了解學生對于本堂課的掌握程度,為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定目標。通過讓小組長填寫互評表,調查學生的小組合作情況。
2.知識盤點。首先,讓6個小組對本堂課的知識進行盤點,比比看,哪個小組歸納的好,最后提供給學生匯票填制的口決:找準當事人,大小寫一致,期限搞清楚,匯票錯不了。學生熟記口訣,體會個中含義。
3.分層作業(yè)。布置分層作業(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能夠滿足學生知識結構不同,掌握層次高低差異的需要。
4.課堂評價。(1)采用過程與模塊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注重課堂提問、業(yè)務操作、課后作業(yè)、模塊考核等手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考核。(2)強調目標評價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3)強調課程結束后綜合評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注重考核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及職業(yè)能力。(4)建議在教學中分任務模塊評分,課程結束時進行綜合模塊考核。
5.教學效果:教學方法以項目導向和任務驅動,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考核方式上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考核方式更科學;單證員資格考證通過率連續(xù)三年100%;技能競賽方面,獲得第二屆全國外貿單證崗位(電子化)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個人三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
四、教學反思
1.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基于項目導向和任務驅動,選取有代表性的外貿企業(yè),引入該企業(yè)的真實案例,分成不同的項目和若干個任務,完成外貿業(yè)務流程中一整套單證的教和學。
2.考慮到國際貿易實務專業(yè)現有生源的不同狀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通過這一模式,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不同需求,講授相應教學內容和采取相應教學方法,并且,教師可采用個案研究,即針對不同學生,找出具體問題。
3.通過這一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編寫出適合本院生源特點的,又與地方經濟緊密聯系的校本教材,以期進一步的推廣。
4.在取消單證員資格證書的情況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完成校內單證技能證書的認定。
參考文獻:
[1]張熙.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概覽[M].??冢汉D铣霭嫔?,2000.
[2]徐國慶.高職項目課程的理論基礎與設計[J].江蘇高教,2006(6)
作者簡介:傅利利(1981—)。浙江紹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