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因此,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逐漸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高校要結合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切實維護教育水平,確保實施辦法和相關管理工作貼合實際市場需求。本文對高校研究生理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集中闡釋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問題和相關解決措施,旨在為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員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 研究生 管理 局限性 對策
一、高校研究生理性管理的必要性
在研究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育管理目標要結合市場發(fā)展趨勢,充分考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和具體發(fā)展要求。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高校研究生工作向著理性方向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無論是論文答辯、課程設置還是招生考量等諸多因素,要積極踐行研究生細化管理措施,并且進一步完善具體的管理措施,確保管理理念和管理效果更加貼合實際需求,也為創(chuàng)新化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保障,只有從根本上滿足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和諧化發(fā)展,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專業(yè)性強且整體素質高的人才?;诖?,高校研究生理性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二、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局限性問題
結合我國研究生教育管理項目的實際情況,盡管已經設立了符合國情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并且設定了基礎學科管理流程以及彈性研究生學制,但是,在實際教育模型建立和落實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現行的教育改革模型和管理策略會受到制約,需要相關教育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整改。
1.高校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局限性。在管理機制建立的過程中,研究生管理制度的缺陷會直接導致管理活動的實施過程以及開展效果受到制約。第一,招生選拔制度存在不合理性。在建立招生制度的過程中,多數高校都是采取教育部規(guī)定的錄取分數線進行招生工作,這就導致分數成為了高校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這種人才選拔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的驗收,往往會存在一部分學生僅僅是因為背公式而考上研究生,一部分有潛力的學生在第一輪筆試階段失敗,時間上和找工作的時間沖突,往往會導致學生面對兩難的境地。第二,淘汰機制運行不合理,對于國外研究生教育工作而言,往往采取的是寬進嚴出的,這種教學機制能提高學生在學校內的緊迫感,在展開良性競爭的同時,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但是,在我國,教學機制恰恰相反,往往存在一種現象,就是“研究生只有考不上沒有不能畢業(yè)的”,這就導致多數學生就算是考取了研究生,往往也只是混個文憑,沒有真正學習到相關知識,綜合水平和能力也不能有效得以提升,學習水平不佳,就會直接影響研究生的素質,使得我國研究生普遍能力并不符合其學位水平。
2.管理內容的局限性。在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教育內容和管理機制的滯后也會對整體教育管控工作造成影響。
2.1德育管理不被重視,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關系著我國高級專門人才的整體水平,其道德素質和綜合精神風貌往往象征著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但是,在市場經濟利益的刺激下,依舊存在一部分導師忽略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甚至出現學術造假以及道德失范的行為。
2.2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視,在教育結構中,除了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外,心理教育十分關鍵,尤其是在當下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環(huán)境中,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未來步入社會的言行以及工作狀態(tài)有根深蒂固的影響。但是,在高校心理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心理教育并沒得到有效的認知,學校重視不足,管理方式和管理機制存在滯后性,就使得整體管理水平并不能符合實際管理需求,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能滿足其發(fā)展需求。
2.3研究生就業(yè)指導工作落后,對于高校研究生而言,就業(yè)前景不容樂觀,就業(yè)率也逐漸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業(yè)除了側重學歷外,更加樂于聘用有經驗的人員。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tài),認為自己已經攻讀了研究生學位,就不能和本科學生一樣選擇一些中小企業(yè),往往會錯過較高的工作機會。究其原因,不只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學校就業(yè)指導工作的滯后和局限性,也使得高校研究生就業(yè)率反而不如本科就業(yè)率的問題出現。
三、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理性管理對策分析
在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教學機制和學習內容,確保高校研究生管理體系的完善程度契合教學需求。高校為了更好地應對并處理研究生管理中的問題,要從教育現狀和實際市場結構出發(fā),應用高等教育學和管理學相關內容,確保教育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貼合實際。
1.積極完善管理制度,在管理機制優(yōu)化的基礎上,要從根本上完善教育秩序,強化教育質量控制的制度性和規(guī)則性。在制度問題建立的過程中,要維護其全局性和穩(wěn)定性,就要將制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提升制度的保障水平,并且整合教育發(fā)展方向,在確立相關規(guī)范的同時,鞏固教育成果。首先,要從招生選拔機制出發(fā),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采取更加公平性強的考試模式,為一些具備潛力的學生提供機會,政府要給予招生學生自主招生權,著重整合全國統(tǒng)一的考研機制,確保一些具備研究水平的學生能進入到研究生學習階段。其次,要整合淘汰機制,在研究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采取末位淘汰機制,增強學生的緊迫感,確保良性競爭機制能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2.完善管理內容,人才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要落到實處,因此,在管理內容設置過程中,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常識教育,也要對德育工作予以重視。新時期,要保證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協(xié)同發(fā)展,結合研究德育課程,確保學生能在尊重知識的同時,強化自身的整體水平。另外,要對心理教育工作予以重視,學校要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引導學生能在教育活動中體會到樂觀向上的精神感召力。學校也要結合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溝通機制,確保及時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問題,增強學生的主動求助意識,更好地面對學習壓力和社會生活。
3.優(yōu)化就業(yè)指導部門的管理工作水平,就業(yè)指導部門要結合研究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更加系統(tǒng)化的就業(yè)指導,確保針對性、科學性以及合理性效果符合就業(yè)需求。要組織相應的培訓項目,從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引導學生合理化評價自己,在及時定位的同時,調整職業(yè)期待值,有效就業(yè)。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高校要從多方面入手,開展理性管理工作,確保教育機智和教學引導措施的全面性,無論是德育工作還是心理教育工作,都要從研究生的實際出發(fā),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海榮.新時期高校研究生檔案管理與轉遞問題初探[J].蘭臺世界,2015,11(35):79-81.
[2]王欣,周培松.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5):39-41.
[3]張坤,黃俊程.高校研究生黨員從嚴管理路徑初探——以南京某高校土木工程專業(yè)研究生黨支部為例[J].時代教育,2017(05):101.
[4]宋尚瑋.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工作要堅持“三結合”——以兼任
研究生輔導員工作的高校教師為研究對象[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7,40(04):121-123.
[5]張黎宇.淺析情感管理在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才智,
2016(33):62.
[6]王秀珍.高校研究生畢業(y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0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