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是每年每個學校都需要做的常規(guī)工作,貧困生認定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班級的團結和諧和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由于廣西是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存在一些特殊的民族因素和地域因素,貧困地區(qū)廣泛,貧困人口眾多,而廣西外國語學院作為一所民辦高校,每年招收了大量來自于貧困地區(qū)的優(yōu)秀大學生,人數(shù)的增加使得貧困生認定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和難題,為了更好的做好貧困生認定工作,本文結合廣西外國語學院的貧困生認定工作的現(xiàn)狀、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對此項工作提出了改善的辦法,擬提出一套完整的貧困生認定體系。
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民辦高校 貧困生認定 指標體系
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是每年的常規(guī)工作,也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直接關系到所有學生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公平、公正的推選工作,關系到國家對于貧困生的資助工作能不能落到實處。而貧困生認定工作是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第一步,是做好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基本。
一、目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辦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現(xiàn)狀,以廣西外國語學院為例
近年來,由于各區(qū)域之間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發(fā)展速度的不同導致了我國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廣西地處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受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發(fā)展基礎、歷史教育包袱等綜合性因素影響,貧困地區(qū)廣泛,貧困人口眾多。以廣西外國語學院為例,作為公辦教育補充的廣西民辦高校,自建校以來,隨著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也相應招收了大量來自于貧困地區(qū)的優(yōu)秀大學生,從當初的200多名學生發(fā)展到現(xiàn)在13000多名在校學生。截止到2016年,廣西外國語學院申請貧困生認定的人數(shù)高達4300人左右,約占在校生人數(shù)的33%。人數(shù)的增加使得貧困生認定工作、貧困生管理工作、貧困生資助工作中所產生的問題越發(fā)突出,加之民辦高校學費昂貴,貧困生對國家資助的極力渴盼,綜合提升了貧困生認定的難度,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和難題。
二、目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辦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廣西外國語學院為例
目前,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很多老師仍舊采取老舊的方式方法,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經驗,簡單粗暴的完成貧困生認定工作。有的班級就是通過班級投票來決定,有的班級通過學生是否有村、鎮(zhèn)、市開具的貧困證明來決定,有的老師通過看學生是否有電腦,高端手機等電子產品來決定,這些工作方式方法都存在很多片面性。通過班級投票,不能排除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因為人際關系相處融洽而獲得票數(shù);通過貧困證明,一部分貧困證明不規(guī)范,什么樣的章都有,一部分是因為有親戚朋友在民政部門上班來獲取貧困證明;通過是否有電腦、高端手機等條件,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很多大學生,沒有電腦不方便完成工作和學習,但是又為了獲得資助而隱忍不買,存在嚴重弊端。
而且貧困地區(qū)學生的大量存在,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的分析,雖然都是來自貧困地區(qū),但是家庭勞動力的多少,家庭人口數(shù)的多少等其他方面的差距,都會導致有不同程度的貧困,我們需要把高校的資助工作做的更加細致,幫助一些相對更需要幫助的同學,把國家的資助政策落到實處。
廣西外國語學院是廣西的民辦高校,對于高校資助工作,需要更加嚴謹更加公正公平的方式來認定貧困生,不能讓學生覺得,在民辦高校,沒有享受到和公辦院校一樣的資助政策。貧困生認定工作的整體流程,如果沒有具體、系統(tǒng)的認定指標體系,每一個學院,甚至每一個老師都有不一樣的認定指標,不一樣的認定辦法,就會出現(xiàn),學生覺得那樣的指標評價體系,對我來說是公平的,這樣的指標評價體系,對我是不公平的,擴大了學生與學校的矛盾,師生關系更加緊張。
由于民辦高校客觀的存在教師流動性較大的客觀原因,導致了很多老師并不了解學生和學生的家庭狀況,要依靠班級投票、家庭貧困證明或者當?shù)氐拿裾块T的數(shù)據(jù)來完成貧困生認定工作,過多的依賴其他數(shù)據(jù)指標,也會導致貧困生認定工作中結果的片面性。
綜合來說,現(xiàn)在的貧困生認定工作中缺少系統(tǒng)、統(tǒng)一的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缺少客觀、直接的數(shù)據(jù)支撐,來全面反應這個學生的貧困狀況。
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辦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完善和指標體系的基本構建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辦高校的貧困生認定工作,主要結合兩個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認定,一是調查了解大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一是調查了解大學生本人的生活消費水平。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由于受到風俗習慣和歷史原因,導致經濟狀況較為封閉,大部分仍以務農為主要經濟來源,又因為家庭勞動力人口數(shù)少,受教育子女多,導致普通存在家庭貧困的情況,在家庭調查方面,應注重了解家庭的勞動力情況、子女受教育情況、遭受自然災害情況等,如:就醫(yī)、供子女上學等方面。
但貧困認定不能單獨只考慮家庭經濟情況,如果單從家庭經濟情況著手調查,很容易發(fā)生以下情況,有的同學家庭非常貧困,但是其本人生活消費過度,也不熱愛讀書,勤奮努力,國家給予的資助反而成了其花錢消費的借口,這樣不但不能幫助他完成學業(yè),還容易導致他的理所當然的花錢,覺得我家窮,就應該資助我,他不能自強自立。高校的資助政策更應該傾向于家庭經濟條件差,勤奮好學,努力上進,自立自強的大學生,幫助貧困的優(yōu)秀學生成長成才。
民辦高校由于學費高昂,帶來很多附加的高昂支出,例如有一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同學,可能會影響一些同學的消費觀甚至攀比情況的出現(xiàn),例如購買高端手機、電腦,購置高檔時裝、化妝品,和同學一起看電影,看演唱會,經常外出旅游等,學校周邊商鋪也是以高消費居多,例如現(xiàn)在喝一杯奶茶都要10-15元,相當于一餐飯的費用,高昂的學費加上較大的日常生活消費,給很多家庭帶來的較大的經濟壓力,尤其主要靠務農收入的家庭。
同時,貧困生認定工作比較復雜,涉及范圍較廣,貧困認定工作需要多方合力,高校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要了解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最有效的就是實地走訪了解情況。當?shù)氐拿裾块T是最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的,現(xiàn)在廣西地區(qū)非常重視扶貧工作,扶貧工作也精準到人,如果家庭有“廣西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材料,就證明確實家庭經濟符合困難標注,可以直接資助這些學生,這就為高校的貧困生認定工作減輕了壓力,也是最有效,最真實的情況。
本文提出的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做好高校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和學生誠信教育工作,讓所有參與貧困生認定的學生要端正思想,幫助真正有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yè),而不是國家給的錢,不拿白不拿,杜絕出現(xiàn)拿了錢以后請客吃飯等不良行為。良好有效的宣傳教育可以致使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同學自動放棄參評,同時在班級投票的環(huán)節(jié)中大家能夠公平對待,保證投票的公平、公正,而不是依靠主觀情況,和誰關系好投票給誰的情況發(fā)生,杜絕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的不良好心態(tài)發(fā)生,就算沒有得到資助也要相信這是因為其他人比我更需要,心存感恩,不抱怨埋怨。
(2)深入了解家庭經濟情況,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和主要收入來源,家庭贍養(yǎng)老人情況,家庭子女受教育情況,就醫(yī)及受災情況等。如果有相應的貧困證明那就更能說明情況,當然現(xiàn)在認可的貧困證明主要有殘疾證、低保證和建檔立卡貧困戶證明等。
(3)深入了解學生的消費情況和學習情況,通過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消費情況,了解學生對于金錢花費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同時,參考學生的個人學習狀況,較多的傾向于勤奮刻苦的學生,當然也不是說要成績好,成績好的是獎學金,我們只是鼓勵貧困學生刻苦學習,努力上進,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
貧困生認定工作是開展資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關系到資助工作的準確性和公平性,是體現(xiàn)教育公正公平、維護高校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努力在貧困生的認定做到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社會公平、公正。
參考文獻:
[1]高麗芝.中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0.
[2]高瑛,寧春花.關于高校貧困生認定、資助及管理體系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06).
[3]黃鑫,羅曉燕,肖華業(yè).高校貧困生認定評分體系研究與構建[J].求知導刊,2016,(01).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廣西學生資助研究專項課題(桂教科規(guī)辦〔2015〕23號)立項編號:2015ZZ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