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府采購主要是利用財政資金購買產品或服務,它有利于保證政府機制的正常運轉,也有利于更好地進行宏觀調控。但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政府采購中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關于采購腐敗的問題。政府采購腐敗的本質原因就是政府采購官員和代理雇員之間發(fā)生了利益沖突,進一步誘發(fā)了個人信念的變化。所以,這就要求完善政府采購信息披露制度,增強采購的透明度。本文闡釋了政府采購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政府 采購 信息披露制度
政府采購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它既可以保證政府體制的良好運轉,也可以更好地提供社會服務等。政府采購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主要是由于機構的特殊性決定的。所以,為了保證政府采購的良好運行,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率,我國政府建立了政府采購信息披露制度,公開政府采購的渠道、內容等,從而可以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但是,目前我國政府采購信息披露還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加強對制度的監(jiān)管,使政府可以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服務。
一.我國政府采購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
1.信息公開的方法不健全。信息公開管理的方法未能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主要原因是政出多門,比如,很多部門通過管理辦法等形式規(guī)定了信息公開管理的要求,比如財政部門、交通部門、水利部門,但是這些部門制定的管理方法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規(guī)定也各不相同。所以,這就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比如信息公開不全面、標準不一致等。
2.政府采購信息披露存在制度沖突。在我國,政府采購信息披露的法律主要有《政府采購法》和《投招投標法》,另外財政部門也頒布了幾部行政法規(guī),比如《招標公告公布暫行方法》等。依據(jù)《政府采購法》來說,政府采購的信息需要保持一定的公開性,即需要在采購監(jiān)管部門指定的媒體中發(fā)布,從而讓社會知曉。而就財政部門頒布的《招標公告公布暫行方法》來說,其明確定義了政府采購信息,并且也固定了采購信息發(fā)布的渠道,指定了一些權威的媒體進行發(fā)布,比如《中國財經報》、《中國政府采購網》等。但是就《招標投標法》來說,如果是招標人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則就需要發(fā)布招標公告,而國家發(fā)改委可以制定招標采購信息披露制度,也可以指定披露信息的媒體。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對政府采購信息披露這個問題上,很多法律中的執(zhí)行依據(jù)未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所以,導致執(zhí)行結果的偏差。
3.政府采購信息重復披露。在實踐的過程中,位階相同的法律分別賦予財政部門和建設部門同等的權力,而且,對于兩個部門來說,它們分別通過不同的媒體披露信息。但是,由于政府采購的限制,披露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各大媒體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會盡量增加披露的信息量。所以,政府往往會在不同的媒體之間尋求平衡,在多家指定媒體同時發(fā)布采購信息,從而導致了重復披露的情況,產生了很多無效信息。
4.信息披露殘缺不全。目前,指定的媒體在發(fā)布政府采購信息時,只發(fā)布采購的工程信息,較少涉及到貨物和服務的信息。還有一些媒體,只發(fā)布招標采購工程信息,未能實時發(fā)布最后的結果,因此,這不能保證政府工作的完全透明。而且新聞媒體很少發(fā)布涉及到行政處理、處罰的情況,這就助長了貪污腐敗的行為,損害了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二.政府采購信息披露問題的根源
1.法律制度不統(tǒng)一。對于政府采購信息中存在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制度不統(tǒng)一,由于指定的媒體部門不同,政府主體為了保持信息的平衡性,往往會同時告知多家媒體相同的信息,所以,監(jiān)督主體往往難以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貪污腐敗的行為,不利于增強信息的透明度。
2.采購市場主體的逐利趨向。由于法律法規(guī)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因此,監(jiān)督部門對政府采購的信息也存在監(jiān)管不利的情況,所以,很多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投機取巧,謀取更多的利益。由于政府采購的數(shù)額巨大,供應商將其看做一塊大蛋糕,因此,能夠發(fā)布采購信息的媒體會得到供應商的關注,從而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戶,提高經濟效益。在目前的發(fā)展體制下,政府采購主要是通過財政撥款,當媒體重復報道時,可以適當增加經濟效益。
三.政府采購信息披露的建議
1.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設。目前,現(xiàn)行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多漏洞,所以,要不斷完善法律制度,尤其是理順現(xiàn)有法律之間存在的沖突,保證政府采購信息披露法律制定的統(tǒng)一性。同時,還需要細化信息的發(fā)布、保存等環(huán)節(jié),切實保證信息披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另外,還要規(guī)定好操作管理程序,切實保證采購撥款的條理性。
2.加強信息披露的認知教育。國家要強化采購主體和監(jiān)督主體的信息披露的培訓和教育,使工作人員認識采購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同時,還要重視社會的宣傳和教育,增強社會主體的認知,強化采購信息披露的進度,從而有效防治貪污腐敗。
3.強化信息披露的技術支持。為了增強政府的采購效率,政府就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信息交流和傳遞的速度逐漸加快,政府采購要不斷推進技術化發(fā)展??梢詫iT設立采購信息管理機構,保證監(jiān)督機構隨時了解情況。同時,還要為政府采購信息披露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比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和交易平臺等,實現(xiàn)陽光采購的目標。
四、結語
政府采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實踐發(fā)展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采購腐敗問題,比如信息公開的方法不健全;政府采購信息披露存在制度沖突;政府采購信息重復披露等,所以,要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設,加強信息披露的認知教育,強化信息披露的技術支持,從而促進政府采購信息披露的有效發(fā)展,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參考文獻:
[1]黃杰敏. 政府采購信息披露制度探討[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4:74-75.
[2]劉細良,吳林生,樊娟. 信息披露:政府采購腐敗防治的新審視[J]. 中國行政管理,2011,10:43-47.
[3]姜愛華. 政府采購信息透明化:文獻回顧與思考[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4,02:25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