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網紅經濟成為了電子商務的新熱詞,并以其獨特的個性以及低成本的圈層化營銷模式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大學生作為追求新鮮、時尚和個性化且購買欲強但購買力有限的特殊群體成為網購網紅產品的主體。就此現(xiàn)狀,在原有的互聯(lián)網消費理論的基礎上,構建基于大學生網絡消費的EBM模型,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得到網紅經濟對大學生網購行為的影響因素的相關結論,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網紅經濟 大學生網購 粉絲經濟 結構方程
一、引言
互聯(lián)網+時代下,我國網絡消費規(guī)模不斷擴大。同時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觀念和結構也在改變,并逐漸轉向個性化需求。在需求轉變的過程中,網紅經濟在契合這一需求的同時,通過圈層化營銷的方式,降低中間成本,發(fā)展勢不可擋。大學生作為追求潮流時尚、個性化且購買欲強但購買力有限的特殊群體自然成為購買網紅產品的主體。
現(xiàn)今我國有關網紅經濟的研究呈現(xiàn)出一個特點:大多數學者傾向于研究網紅經濟的發(fā)展過程、營銷渠道和商業(yè)模式,而網紅經濟對互聯(lián)網消費影響的研究則十分有限。王玉等人以papi醬為例探究了網紅向網紅經濟跨越的方法;羅希對3.0時代下網紅經濟的營銷渠道進行了歸納總結;曹曉芳介紹了粉絲經濟下五種不同的商業(yè)變現(xiàn)模式。希望通過研究網紅經濟模式來擴展現(xiàn)有的互聯(lián)網消費理論。
二、研究設計
1.理論框架。參考消費者行為理論,針對大學生網購行為的特點,用EBM理論來貼合此次實證模型的理論框架。Engel-Blackwell-Miniard(EBM)模型是目前消費者行為模式中最具代表的模型之一,它假定消費者是理性的并且嘗試從理論上去解釋消費者的購物決策過程,具有對不同情境的概括性和適用性,并與消費者具體的決策行為相一致。
基于EBM模型,構建關于大學生網絡消費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由此大學生進行網絡消費經過以下五個階段:
1.1需求識別。網紅經濟通過精確的市場定位,來滿足大學生求新、求廉、求異的購物需求。
1.2信息收集。大學生利用網紅依靠新媒體平臺營銷自己所形成的粉絲群體及其粉絲經濟性質的圈層化營銷,來獲取其粉絲社交圈層所傳播和創(chuàng)造相應產品的口碑等信息。
1.3選擇評價。大學生消費時普遍存在個性化需求與對較低廉價格的追求,并基于此進行選擇評價。定位精確的網紅產品滿足了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網紅通過網絡社區(qū)營銷模式,實現(xiàn)渠道扁平化,降低營銷成本和渠道成本,從而降低商品價格,尚未經濟獨立的大學生在消費選擇時會更傾向于此類較低價的產品。
1.4購買決策。大學生在將網絡消費意愿付諸行動時,其購買方案的選擇會受到感知價值、感知利益、感知風險三個屬性的影響。
1.5購后評價。大學生購后通過比較商家購買前對產品的承諾和實際使用效果得出結論,以作二次購買的重要參考。
2.數據來源與處理。研究者在以江西財經大學為中心的昌北大學城采取分層抽樣的方式發(fā)放了877份問卷,樣本包括365男性(41.62%)與512名女性(58.38%)。其中,大一學生占31.82%,大二學生占34.32%,大三學生占18.13%,大四學生占11.97%,研究生及以上占3.76%。樣本中購買過網紅推薦或者是推銷的產品的人數比例為51.54%,未購買過網紅推薦或者是推銷的產品的人數比例為48.46%。
研究者對問卷的進行信度效度檢驗,發(fā)現(xiàn)其信度效度都滿足要求。網紅經濟影響下的大學生網購初始量表的Cronbach’s α值為0.992>0.7,且所有題項的CITC系數均大于0.5;研究者應用SPSS19.0分析對量表進行效度檢驗,測得量表KMO值為0.953>0.7。
運用文獻整理、問卷調查、實證分析等方法,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大學生購買網紅產品的金額(Cons)是用大學生網購金額與購買網紅產品金額(ConsIC)的比重平均值相乘獲得的。粉絲經濟(Fan)和渠道扁平化(Chan)以及學生消費中的個性化需求(Ind)、感知價值(Value)、感知利益(BF)與感知風險(Risk)通過CFNU量表構造因子得分獲得。
三、實證模型與分析
1.結構方程。根據因子分析結果,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本研究選擇了幾個指標進行整體模型的配適度的評估,包含CMIN檢驗、CMIN/DF的比值、配適度指標(GFI)、調整后的配適度(AGFI)、平均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非基準配適指標(NNFI)、漸增式配適指標(IFI)、比較配適度指標(CFI),評價模型與數據擬合程度時要綜合考慮各個指標,當絕大多數指標都滿足要求時可以認為模型與數據擬合度較好。
2.模型擬合。從調查數據可知CMIN/DF為2.841,小于3以下標準,AGFI不到0.9以上的標準,但仍符合Baumgartner, Homburg(1995)及Doll, Xia, Torkzadeh(1994)建議的0.8以上的水平,GFI、NNFI IFI、CFI均達到0.9以上的標準,RMSEA為0.064,達到了0.08以下的標準,大多的擬合指標均符合一般SEM研究的標準,因此可以認為這個模型有不錯的配適度。
3.模型路徑系數。由表2可知,渠道扁平化Chan對網紅產品購買金額ConsIC(β=0.097,P<0.05)表明Chan對ConsIC具有顯著的影響,假設成立;粉絲經濟Fan對ConsIC(β=0.172,P<0.001)表明Fan對ConsIC具有顯著的影響,假設成立;感知風險Risk對ConsIC(β=-0.275,P<0.001)表明Risk對ConsIC具有顯著的影響,假設成立;感知價值Value對ConsIC(β=0.108,P<0.05)表明Vaue對ConsIC具有顯著的影響,假設成立。
ConsIC對大學生網購金額Cons(β=0.659,P<0.001)表明ConsIC對Cons具有顯著的影響,假設成立;交互項個性化需求對網紅購買金額的影響Ind_ConsIC對Cons(β=0.219,P<0.001)表明Ind_ConsIC對Cons具有顯著的影響,表明具有調節(jié)作用,假設成立。
4. 性別分組結果。這個部分將以不同性別作為分類變量加入模型中,探討不同性別的被調查者是否會影響原有模型的關系,男被調查者共有196人,女被調查者共有257人,利用AMOS22.0進行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各個擬合指標分別為CMIN/DF為2.670,小于3以下標準,GFI、AGFI、NNFI IFI、CFI均達到0.9以上的標準,RMSEA為0.061,達到了0.08以下的標準,大多的擬合指標均符合一般SEM研究的標準,因此可以認為這個模型由不錯的配適度。具體路徑如下:
Chan對ConsIC的路徑系數,在男性群體中(β=0.135,p>0.05)不具有顯著性影響,在女性群體中(β=0.059,p>0.353)不具有顯著性影響。
Fan對ConsIC的路徑系數,在男性群體中(β=0.137,p>0.05)不具有顯著性影響,在女性群體中(β=0.16,p<0.05)具有顯著性影響。
Risk對ConsIC的路徑系數,在男性群體中(β=-0.259,p<0.001)具有顯著性影響,在女性群體中(β=-0.272,p<0.001)具有顯著性影響。
Value對ConsIC的路徑系數,在男性群體中(β=0.153,p<0.05)具有顯著性影響,在女性群體中(β=0.126,p>0.05)不具有顯著性影響。
ConsIC對Cons的路徑系數,在男性群體中(β=0.676,p<0.001)具有顯著性影響,在女性群體中(β=0.673,p<0.001)具有顯著性影響。
Ind_ConsIC對Cons的路徑系數,在男性群體中(β=0.374,p<0.001)具有顯著性影響,在女性群體中(β=-0.007,p>0.05)不具有顯著性影響。
四、本文結論與政策建議
1.結論。根據以上結構方程模型,得出本研究的兩個主要結論:
第一,大學生網紅產品的購買金額對大學生網購的金額影響顯著為正。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網購類型將越來越趨向于網紅產品。
第二,粉絲經濟對大學生購買網紅產品的影響也為正,且對女生的影響更為顯著。女大學生網購網紅產品時傾向于抱團購買及其周邊評價,而男生則更關注自身需求而不是產品反饋。
2.政策建議。針對我們的研究結論,我們提出了以下兩個策略:
第一,促進網紅經濟的發(fā)展從而帶動互聯(lián)網消費的升級。我們應該鼓勵網紅經濟的發(fā)展,優(yōu)化網紅經濟結構,提高網紅經濟的運行效率,從而促進網紅經濟和網紅產業(yè)鏈的發(fā)展與升級。
第二,通過粉絲經濟下的圈層化營銷促進大學生對網紅產品的消費。網紅團隊應打造有傳播力的溝通元,將粉絲消費圈整合到一起,以粉增粉,形成圍繞圈子的裂變式傳播,以促進大學生對網紅產品的消費及網紅產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玉,崔璨,高思佳,錢雪倫. 從“網紅”到“網紅經濟”的跨越——以 papi 醬為例[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6(08).
[2]羅希.3.0時代網紅經濟營銷渠道探索[J].商.2016(20).
[3]曹曉芳. 粉絲經濟下網紅的商業(yè)模式發(fā)展[J].商.2016(23).
[4]張琳琳.EBM模型對網絡營銷的啟示[J].商業(yè)現(xiàn)代化.200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