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黨建+”模式,積極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機制,使黨的基層組織真正成為服務群眾的主陣地、連通黨群干群關系的主干線、凝聚黨心民心的主渠道。筆者認為,“黨建+”是動員團結一切力量的超鏈接,要以新思路、新機制、新手段謀劃和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推動“黨建+”落地生根、見到實效。
關鍵詞:新常態(tài) 黨建+ 融合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因此,堅持運用“黨建+”模式,積極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機制,使黨的基層組織真正成為服務群眾的主陣地、連通黨群干群關系的主干線、凝聚黨心民心的主渠道。具體到交通公路,筆者認為,“黨建+”是動員團結一切力量的超鏈接,要以新思路、新機制、新手段謀劃和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推動“黨建+”落地生根、見到實效。
一、基本概念
“黨建+”的基本概念是把黨的建設融入黨的各項事業(yè)、各項工作,通過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tǒng)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機制,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工作效能最大化,實現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相互促進。
二、主要問題及解決路徑
“黨建+”面臨的主要問題:(1)從內容上說,一是加什么,二是怎樣加。(2)從傾向性說,一是“黨建+”不能光用一時的好或壞來判斷,它是一種客觀狀態(tài),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二是“黨建+”不是百寶箱,什么都可以往里裝,濫用了“黨建+”的概念。三是“黨建+”不是避風港,把不好做的或難做好的歸于其中,拖延完成時效。
在推進“黨建+”過程中,面對加什么和怎么加的問題,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思考:(1)統(tǒng)籌融合。緊緊圍繞基層中心工作任務謀劃黨建工作,把黨建工作同中心工作、重點任務、日常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督查、同考核,統(tǒng)籌黨建一起抓,統(tǒng)籌資源一起用、統(tǒng)籌工作一起推,在服務發(fā)展、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中找準定位,在推動各項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優(yōu)勢。(2)分類施策。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拓展基層“黨建+”加的內容、探索加的方法,盡快把基礎工作做起來,把基礎的組織活動抓起來。(3)創(chuàng)新作為。鼓勵創(chuàng)新探索,總結新鮮經驗,強化問題導向,加強頂層設計,豐富載體抓手,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chuàng)造精神地推動發(fā)展。(4)整體推進。堅持上下聯動、由點及面,以典型示范帶動全面推廣,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實現從抓點抓經驗到抓面抓實效的轉變。
三、具體措施
1.固本強基,“黨建+”主體有自信。“黨建+”的根本是黨建工作本身強起來、硬起來。在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下,“黨建+”要突出從嚴抓黨的自身建設,始終保持“打鐵還需自身硬”勇氣,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正人先正己。一是圍繞錘煉黨性抓黨建。始終高舉“信黨愛黨”旗幟,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成為懂業(yè)務、勝任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成為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遵守《準則》和《條例》的模范表率,做到職責使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任何時候把黨的建設真正地“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二是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始終高舉發(fā)展旗幟,牢固樹立發(fā)展理念,切實找準結合點、抓住切入點,聚焦中心任務、聚焦工作重點,更加有效地提振精氣神、匯集正能量、強化執(zhí)行力,準確把握宏觀形勢和發(fā)展大勢,全力抓好公路現代化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三是圍繞創(chuàng)新發(fā)展抓黨建。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深入學習、融會貫通,打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和鐵一般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堅持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發(fā)展的眼光、管用的辦法來解決,尤其要為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注入“創(chuàng)新元素”。
2.融會貫通,“黨建+”內容有特色?!包h建+”既要符合上級黨委的精神要求,又要在基層支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形成自己的特色。具體來講,圍繞“加什么”,要在“黨建+”內容上下功夫。一是突出職能性。行業(yè)不同、部門不同,所涉及的職能、權限不一,“加什么”的內容自然也會有所區(qū)別。具體到交通公路行業(yè),重點在以下領域推進“黨建+”,如黨建+法治公路、黨建+養(yǎng)護監(jiān)管、黨建+路政管理、黨建+民生服務、黨建+勤政廉潔等,這些方面基本涵括了基層黨建與公路中心工作的方方面面,從職能歸屬對“黨建+”內容進行了明確。二是突出特色化。 “黨建+”是一篇自由命題作文,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海納百川?!凹邮裁础保趦热萆铣袠I(yè)職能外,還可以有很多自選的特色動作,如黨建+文化公路,打造書香公路,營造翰墨飄香、流光溢彩的精神家園;黨建+品牌建設,實施“基礎、鞏固、提升”品牌計劃,挖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內涵,激活基層黨建工作活力;黨建+志愿服務,扶貧濟困、愛心助學、義務勞動……將公路正能量傳遞給社會弱勢群體,在志愿實踐中樹立良好形象。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競放春滿園,在“黨建+”的舞臺,期待更多更好的暢想和演繹。
3.因地制宜,“黨建+”模式有看點。圍繞“黨建+”中的“怎么加”,要著重在方法和保障上下功夫。一是機制聯動。舞動黨建這個龍頭,實現與工會、共青團組織同頻共振,最廣泛地把群眾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團結起來,把黨的決策部署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二是活動聯搞?;顒訛檎渲椋鹆恕包h建+”最美的項鏈。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探索開展各類特色黨日、團日活動,如黨員家訪、“政治生日”、積分考核、先鋒亮績、彩虹講堂等,充分發(fā)揮了引領政治方向、弘揚先進文化、維護和諧穩(wěn)定、凝聚黨員群眾作用。三是資源共享。敞開門來搞黨建,根據發(fā)展需求,實現資源共享,探索建立“陣地一起用、教育一起抓、走訪一起搞、群眾一起幫、典型一起樹、成果一起享”的工作模式,讓工作質量和效益得到提升,讓基層黨建之水活起來。
4.亮點紛呈,“黨建+”成效有凸顯。黨建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戰(zhàn)斗力?!包h建+”工作的成效不僅體現在基層黨建工作得到加強,還體現在促進了公路現代化建設,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具體來講,一是統(tǒng)領能力做加法。選優(yōu)配強好班長,建設好班子,培養(yǎng)好梯隊,提升基層黨組織統(tǒng)領能力。將黨建工作統(tǒng)領能力體現到重點工作和中心工作任務的完成上,體現到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上來,體現到不斷提升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形象上。二是服務能力做加法。不斷提升服務型黨組織工作能力,探索新的服務形式和載體,推行統(tǒng)一著裝、“掛牌上崗”,規(guī)范辦事流程,接受群眾監(jiān)督,實施“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制度,推行“三減兩增”、“一站到底”、“駐點辦公”工作法,形成了“黨建+”綜合效應,確保公路惠民服務逐步邁進規(guī)范化、優(yōu)質化軌道。三是發(fā)展能力做加法。圍繞發(fā)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fā)展,激發(fā)“黨建+”磁場效應,按照“大黨建”、“統(tǒng)籌抓”的要求,抓重點、補短板,抓出特色和成效,力爭把“黨建+”做出乘法效應,整體推進黨建推動發(fā)展能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升級,提升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確保公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總之,“黨建+”不僅是一種理念創(chuàng)新,更應是一種實踐創(chuàng)新;不僅是基層黨建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的推進,也應成為各項事業(yè)的整體探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