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新時期以來的教育改革,使我們不但深化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和歷史使命的認識,也對教育追求、培養(yǎng)方向、教師形態(tài)有了更為清醒的領悟和規(guī)劃。
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學校
教育,是一項嚴肅而偉大的事業(yè),是用一個人的智慧去開啟另一個人的智慧,是用一個人的思想去照亮另一個人的思想,是用一個人的激情去點燃另一個人的激情。學校,應是孩子們開啟智慧的學園、共同成長的樂園、和諧共處的家園。作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fā)祥之地”的一所高級中學——山東省鄒城市實驗中學的校長,我和學校教師深深意識到身上肩負的責任之重,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致力于回歸教育的本真,將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積極挖掘發(fā)揮孔孟雙圣獨特的文化育人優(yōu)勢,以“養(yǎng)浩然之氣,做博學之人”為校訓,以“構建和諧校園,建設齊魯名校,傳承人類文明,成就幸福人生,最終把學校建成一所讓師生共同成長、學生永遠感念的書香學府”為愿景,著力于每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給他們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chuàng)造條件,任勞任怨,守望陪伴,永葆初心,樸實無華,竭盡全力為每一個孩子的成人成才和一生幸福奠基。
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教師
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在教師。在人們心中,教師是神圣的、純潔的、無私的、高尚的,是真善美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和完美典范,是莘莘學子的文化導師和人生引路人。教師要切實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成為學生的“哲師”,教學相長,在營造學生精神世界的同時也升華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師是靈魂的使者,教師的職責是播撒陽光。首先,教師要有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教育事業(yè)充滿熱愛、激情和活力,對生活和學生充滿愛,走近學生,關愛學生,感染學生,影響學生。為此,學校號召廣大教師要“潛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扎扎實實做好教書育人的事業(yè)”,要格外領悟身教重于言教的意義,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面對紛繁社會各種利益的誘惑、信息時代多元思想的碰撞,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用好課堂講壇、校園陣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真正擔負起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的重任。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心悅誠服,“親其師,信其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才會成為實現(xiàn)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我們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正的教育絕不是分數(shù)至上、升學率至上,而應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因材施教和一生關照。否則,教育的急功近利和短視,毀掉的不僅僅是個別孩子的前程和終身幸福,更是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幸福,而這又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誕生》中提出的“教育應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觀點,教育不能止于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yǎng),還應該包括公民意識的養(yǎng)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種一切與我相關、一切“舍我其誰”的公民思維,能夠引領學生更好地關注自然,融入社會,學會主動承擔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步入社會后更幸福地生活,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人民。
20年的發(fā)展,是喜悅,是榮耀,是激情,是動力。這是一條不舍晝夜的河流,更是一幅萬眾描繪的畫卷。在教育改革縱深發(fā)展的今天,應試教育雖然有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的趨勢,但是要想真正地實現(xiàn)素質教育,回歸到教育本真,也絕非易事。但是我堅信,只要奮發(fā)有為的實驗人都能永葆初心,追尋師道,開拓進取,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在未來的教育事業(yè)中,開辟出更廣闊的教育新天地。
附:實驗中學賦
邾國舊地,齊魯名城,一校巍然立于城南,踐實革新名曰實驗。興乎丙子,成于丁丑,欣逢盛世,政教大行,應新鄒勃然之需,合培英亟亟之用,繼往圣之篳路藍縷,開來學而遺世足立。
斯校址禎,去噪得靜。北面亞圣子輿,西向宗圣曾參,東連孟子之湖畔,南接小魯之東山,集天地山水之靈秀,鐘造化人杰之精華。庠序初設,德教伊始,修身利世,行為知旨,五湖四海仁人揣夢而至,四面八方學子慕名而來,素琴晨張,默思晚書,焚膏繼晷,厚德自強。養(yǎng)天地浩然君子之氣,育中外博學通達之人。樹高則多蔭,名師則高徒,先生含章,日乾夕惕,學子求往,德進學增。至于斯,友恭睦中,卓然而秀于群,或割慈離邦,金閨王事,或承歡就里,立業(yè)室家,南北海內,東西宇中,天下桃李,其節(jié)兮珪璋,其人兮麟鳳。
時維新月,歲在癸巳,白云依山,蘭臺春至。當此時,黌宇設壇講學凡十有五載,圣火不息,天開文運,滋蘭樹蕙,層樓更上。乾乾乎斯道,昊昊乎斯教,煌煌乎斯校,其教也無涯,其學也不止?!对姟吩疲骸罢氨虽堪?,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鄙w謂此中行也。有感于是,屬文以記之。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城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