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趣味教學法應用的目的是幫助師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本文逐層分析了趣味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旨在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趣味教學法 初中地理 學習興趣
一直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地理學科被很多學生乃至家長認為是“副科”。雖然這兩年地理成績已經(jīng)列入中考成績,但部分學生仍然不夠重視,導致上課時不專心聽講,作業(yè)也不做,甚至連課本都懶得翻。其實,地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離不開地理知識,可以說,地理知識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猶如“水和魚”的關系。盡管如此,地理學科還是沒有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這也是我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注重地理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等是改變地理教學現(xiàn)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筆者對如何實施“趣味教學法”略談幾點個人觀點。
一、巧設課堂情境
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的前提,師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該前提的關鍵所在。例如,在講“民族”時,我事先會和學生一起搜集有關我國民族的類型、服飾、飲食、文化風俗等資料和圖片,然后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與探討,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同學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通過交流與探討、相互合作與學習,學生在很輕松的氛圍中既了解了民族的特點又知道了各民族的飲食、服飾、建筑、文化風俗等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通過對氛圍的營造與調節(jié),還能較自然地引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自豪情感,在積極向上、和諧愉悅的課堂中,學生能更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
在教學中,我注重觀察學生的言行,洞察他們的心理動向,有意識地引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消除種種不良的因素。例如,有一次我去上課(前一節(jié)課是體育課,學生練習跳繩),上課鈴聲已經(jīng)打響了,有倆學生還在玩繩子,班長叫起立時,他倆還舍不得把繩子收起來。我站在講臺上靜觀其變。漸漸地,班里鴉雀無聲,我柔和地看了看他倆,沒有開口訓斥,他倆便立即收起繩子,紅著臉,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好了,而我也沒說什么便開始上課,課堂上這倆學生聽課比以往都認真,似乎在感恩老師對他們的寬容。課后回想起來,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教師又沒有當眾訓斥,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從而保護了他們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相反,如果當時我借此機會,把這兩位學生大聲訓斥一通,即便他們不反駁,心里也很委屈,進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如果以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們?nèi)ヂ犝n學習,效果能好嗎?
二、活用教學方法
1. 開展課外活動。
純粹依靠課堂教學很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久保持下去,自然環(huán)境中有比教材上更豐富的地理教學素材。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才能讓學生持久地、深深地愛上地理課,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例如,結合邊遠山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所熟知的鄉(xiāng)土地理進行實地采訪和調查,要求學生周末回去調查自己所在村的森林資源、水資源的分布和利用情況,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并提出改良的建議。再如,針對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的名稱、位置、行政中心、簡稱等知識內(nèi)容多、記憶難的特點,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制作中國行政區(qū)拼圖和地理撲克,并且找時間進行拼圖、打地理撲克比賽,給予優(yōu)勝者一定獎勵,讓學生在“玩”的同時又輕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相關知識。
2.聯(lián)系實際生活。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绾巫寣W生主動、快樂地學習地理?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講解一些跟生活和社會聯(lián)系緊密的問題,從實際出發(fā)。例如,讓學生說出自家車的車牌號碼、當?shù)氐泥]政編碼,并加以分析,從而讓學生知道省區(qū)簡稱、區(qū)域地理與現(xiàn)實生活密不可分;讓部分去過西雙版納和海南的學生介紹兩地的自然風光、旅游線路,說出和本地不同的地方,從而讓學生了解氣候、交通與旅游的關系;分析本地、西藏、黑龍江等地的寒暑假時間的長短,讓學生明白區(qū)域之間的氣候差異與其學習密切相關……這樣,就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善用輔助材料
中學地理教材由于受編排體系和教學大綱的限制, 內(nèi)容比較簡單,很多地方都只給出結論性的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切忌照本宣科,應該適時借助一些教輔材料來加以補充。
1.引經(jīng)據(jù)典,用科學破謎團。
科學可以破除迷信、盲從,直達真理。在地理教學中巧妙運用天文、地理的科學知識,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對季風氣候的講解,可以給學生講講赤壁之戰(zhàn)時諸葛亮巧借東風的典故;在講首都北京時,讓學生說說我國舉辦奧運會的時間(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然后告訴他們確定該時間的一個重要因素——天氣,那幾天北京的天氣有利于運動員的發(fā)揮。把這些地理科學知識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樂于接受,這樣教學,會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進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2.關注時事,了解地理動態(tài)。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社會,而現(xiàn)行教材的更新?lián)Q代遠遠趕不上時代的變化。為了讓教學常教常新,我平時很注重從電子媒體上收集一些資料作為地理教學的補充內(nèi)容。如在講我國的鄰國時,我會給學生分析蘇聯(lián)解體時的情況,蘇聯(lián)解體之后我國的陸地上鄰國有15個,而這兩年的教材里,我國的陸地上鄰國減為14個,原因是我國西南部小國錫金已成為印度的一個邦。這樣的講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與教材緊密相關。
總之,趣味教學法能使教學有較強的感染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地理教學效益?!敖虒W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要求廣大的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者不斷進取,勇于探索,尋找適合于自己的方法。這樣,地理學科對學生來說就不再是乏味的、枯燥的學科。我相信,通過教師們的努力,地理教學一定會由“山重水復疑無路”,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作者為江蘇省宜興市和橋第二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