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揚長避短;學習興趣;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3-0072-01
【作者簡介】于潔,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江蘇昆山,215300)德育處主任,二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蘇州市首批名優(yōu)班主任、蘇州市十佳班主任。
于老師您好:
我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教師,這學期,我們學校初二年級的很多學生開始對學習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很多時候,部分學生會無緣無故地逃課跑出去玩,對于這些不想讀書的學生,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愿意留在學校、留在課堂里?
事實上,并不僅僅是你們那里的學生有不想讀書的想法,哪里的學生都一樣。
我研究過學生不想讀書的原因。排除社會大環(huán)境和家庭小環(huán)境的因素,這類不愛學習的學生的成績一般處于班級的中下游,他們玩心重,也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他們的家長一般都拿他們沒辦法或是對他們在學習上沒有要求。如果再有個“大哥”類的人把他們聚攏在了一起,從單個變成一群,那他們就連最后的一點點約束力也喪失了。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一切教育都無效了。
那么,我們面對這些現(xiàn)象該怎么辦?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在“一個”變成“一群”之前動腦筋、下功夫。以初一剛進校不久為例。如果某個學生在開學后不久就呈現(xiàn)不要讀書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班主任一定要重點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如果這個學生在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沒問題,那么要想盡辦法讓他在學習上有些微成就感;如果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確實沒有發(fā)展的余地,那么就要讓他在為人處世上有成就感。這種做法,我把它稱為“揚長”。
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發(fā)現(xiàn)和對待學生身上小的閃光點,并把它無限放大。這樣學生才會有被重視、被肯定的幸福感以及被信任、被期待的責任感,自然也就不會輕言放棄了。
當然,對此類學生的教育肯定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班主任在與這類不愛學習的學生的家長交流時要注意以下細節(jié):(1)切不可在和家長交流時一味宣泄內(nèi)心的憤怒、焦慮,把家長當成發(fā)泄的對象;(2)要真實地告知情況并真誠地尋求家長的幫助;(3)告訴家長如何“揚長”,與家長一起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共同尋找教育的最佳方法。
我為什么要強調(diào)這一些呢?就是因為很多逃學出去的學生,在逃學之前都是有一段過程的,大致就是成績差—班主任訓斥—喊家長—班主任與家長一起訓斥—停課檢查—學生學習越來越差—偶爾逃學—再次請家長—師生矛盾激化—徹底逃學。所以,我們一定要在發(fā)現(xiàn)問題苗頭的時候,用“揚長”的方式,用真誠的心,來挽留住青春叛逆期蠢蠢欲動的心。
如果這些不愛學習的學生能夠感覺到老師一直沒有放棄自己,而同學也是友好的,學校也不是唯分數(shù)論人的,這個班集體還是有溫暖的,自己在這個班級里還是有價值的,學生是不會逃離校園的,畢竟,逃學也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但如果外面的人拉著他出去,老師和同學又把他推出去,那么他是肯定要出去了。
在這場拉鋸戰(zhàn)中,我認為,“揚長”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但班主任一定要是出自真心地想要把學生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