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愛別人,就是關(guān)愛我們自己?!?/p>
“與其遭受內(nèi)心的道德譴責,不如不在惡劣天氣點外賣。”
“我想擁有一個更加溫暖的世界?!?/p>
蔡旌宇(八年級):
那天晚上,風雪交加,異常寒冷。家里沒人,我只好點了外賣——香辣雞腿飯。
沒過多久,外賣員來了。一開門,送外賣的是個大個子的伯伯。確定,驗餐,付款。臨走時,他滿臉懇求地遞給我一張名片,說:“請給我們五星好評,謝謝!”我仔細看了一下這位伯伯,他的臉膛黑里透紅,一看就是經(jīng)常風吹日曬;兩條濃濃的眉毛,眼睛大得像車輪,可能是整天瞪著眼睛看路,才使眼睛這么大;他的身材十分魁梧,像一棵大樹,頭發(fā)蓬亂得像雞窩,可能他太忙了,沒時間打理。跟我說話的時候,汗水順著他的臉淌下來,打濕了他的衣服。
他匆匆地整理,又匆匆地走了,我正好下樓去拿牛奶,就跟他一起下去了。到了樓下,他跟我說再見,就騎上電動車飛快地走了。我很后悔沒有跟他說謝謝,畢竟等我未來走上工作崗位,也一定會經(jīng)歷勞累和曲折,關(guān)愛別人,就是關(guān)愛我們自己。下次,我不會再在極端惡劣的天氣去點外賣了。天氣不可能天天都那么惡劣,沒必要為了某一頓飯,就去給他人帶來痛苦的折磨……
(指導老師:丁忠書)
余泓洋(八年級):
雖然外賣十分重要,但人們常常瞧不起或厭煩我們的外賣小哥,給他們帶來麻煩。當我們正窩在床上或靠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玩手機,發(fā)現(xiàn)到了吃飯的時間,懶得出門或因為天氣不好,便打開手機叫外賣,點上一份豐盛的飯菜,等著飯,同時又做著自己愛做的事。而那邊的外賣小哥接單后,便得馬不停蹄地去取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將飯菜送到各家各戶。
雖然他們這樣盡職盡業(yè),但仍有些顧客因為等候時間長了,去刁難、辱罵他們。送外賣時,因為天氣原因或路上堵車,遲到是難免的。而且這些外賣小哥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帶著美味可口的飯菜,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誘惑?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看外面下著大雨,便在網(wǎng)上訂了一份“皮蛋瘦肉粥”。我是十一點半下的單,但是直到一點鐘才送來。我本來很不高興,但是當粥送來時,我看見渾身濕漉漉、因為上樓而喘著大氣的外賣小哥,竟非常感動。他是一個年輕的帥小伙,可他的臉因為風吹日曬而顯得粗糙、干巴。當我接過粥、對他說“謝謝”時,他只是說了一句:“如果對服務滿意,記得給五星好評哦!”我“嗯”了一聲,直到看他急匆匆地轉(zhuǎn)過樓梯道,看不見了,我才關(guān)上了門。當我喝著溫熱的粥時,還在想:他是否吃了。我想,與其遭受內(nèi)心的道德譴責,不如不在惡劣天氣點外賣。那一口溫暖的粥,我食不知味,愧疚感讓我毫無食欲。
張瑞(八年級):
很早之前,我看過一個動畫短片。在那個動畫短片里,每個趾高氣揚的社會人,總是把別人當作“地毯”。當他們走上前去,服務他們的人就變成了一張扁平的“地毯”,讓他們踩上去。而過了一會兒,當這個把別人當“地毯”的人,遇見了更加有權(quán)勢的人,就乖乖地變成了一張扁平的“地毯”,任人踐踏。
我想,我們對待服務人員的態(tài)度,往往有時候,也是未來別人對待我們的態(tài)度。我不喜歡把別人當作“地毯”,也不喜歡被別人當作“地毯”,所以我不想在極端惡劣的天氣去點外賣。我不想抱有那種“他們是勞動苦力,做這些都是他們應該”的冰冷想法,更不想有那種“我給了錢,我就是上帝”的世俗念頭。我想擁有一個更加溫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體諒,而不是僵硬、冰冷、程式化地你來我往。無論是對待外賣員、服務員、快遞員還是清潔工,多拿出一些體諒,世界一定會多一些春天的色彩。
“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容易的?!?/p>
“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于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yè)?!?/p>
“工作的辛苦是外賣小哥們可以忍受的,但是心靈上的歧視卻是他們不能忍受的?!?/p>
秦悠然(八年級):
也許很多人在看到這個論題的時候,第一時間考慮到的是外賣小哥多么辛苦。但是,如果換個角度考慮,點外賣的人真有那么狠心嗎?也許,點外賣的人也正在寫字樓或者城市的某個角落里忙碌著自己的工作,加班加點,匆匆吃完外賣,繼續(xù)干活,待深夜降臨,做個“風雪夜歸人”。
這世上沒有一份工作是輕而易舉的,這世上也沒有一個人是容易的。小時候總聽媽媽說,古時候的賣炭翁,恨不得天氣再惡劣些,這樣他的生意能夠好一些,生活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很多時候,外賣小哥的工資是和業(yè)績相關(guān)的。雨雪天氣,很多人更不愿意出門,想窩在家里,外賣小哥們會接到更多的單子。就像遇到了雙十一,快遞小哥也能收到更多的單子,獲得更多的收益。
如果我們真的覺得內(nèi)心過意不去,道德受到譴責,風雪天點外賣的時候,不妨多點一些。如果只是小小的一份單子,讓快遞舟車勞頓,未免也太涼薄。如果我們真覺得這樣做不人道,在接到外賣的時候,不妨拿出微笑與感謝,哪怕給外賣小哥一杯熱騰騰的茶,也能讓他們喘口氣,好繼續(xù)面對風雪。
張小溪(八年級):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社會上,任何工作都是難做的。沒有任何一個職業(yè),不經(jīng)過努力,就能夠拿到工資,所以任何抱怨都沒有用的。如果我們都懷著這樣所謂的同情心去對待外賣小哥,在惡劣天氣時,不點外賣,反而會使外賣小哥一天都沒活可干,他的工資自然變得寥寥無幾,那恐怕是外賣小哥最不想要的結(jié)果。
契訶夫說過:“我只有在工作很久而還不停歇的時候,才覺得自己的精神輕快,也覺得自己找到了活著的理由。”我想可能每一位外賣小哥,都認為自己每成功送達一份外賣,心里就會滿足一次。
所以,作為顧客的我們,不要再同情心泛濫,只有提高外賣小哥的工資以及待遇,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叔本華說過:“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于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yè)。”可能當外賣小哥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想起自己曾經(jīng)為一份平凡卻偉大的事業(yè)大大奮斗了一場,也會高興的吧!
范宇辰(七年級):
近期有人呼吁:“雨雪天氣時,不要讓外賣小哥再辛苦奔波了,這樣會讓他們勞累?!被蛟S在這些人看來,自己“為他人著想”是多么的有愛心。但是在我看來,這種所謂的“有愛心”卻非常值得商榷!
“有愛心”確實是一個好的品質(zhì),但我認為尊重和寬容比泛濫的“有愛心”更有意義?!八屯赓u”本是外賣小哥賴以生存的一份工作。試想,若是人人都打著“有愛心”的旗號,在雨雪天氣不點外賣,那外賣小哥豈不是在“天寒地凍中無衣無食”了嗎?這難道不是事與愿違嗎?所以,真正的“有愛心”應該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實實在在為他人著想,而不是自己想當然地決定。
記得以前也曾有人抨擊坐黃包車的人、家里請保姆的人都是在“剝削勞動人民”,會“讓黃包車夫和保姆苦不堪言”,所以建議大家都不要坐黃包車,家里都不要請保姆。可是我想,真正讓這些黃包車夫和保姆們痛苦的,恐怕不是工作的辛勞,而是社會上人們對他們的惡言惡語。勞動人民真正想要的,不是不切實際的滿口所謂的“有愛心”,而是一份切切實實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工作的辛苦是外賣小哥們可以忍受的,但是心靈上的歧視卻是他們不能忍受的。大家捫心自問,對待外賣小哥,有多少人真正尊重過他們?有多少人曾在收到數(shù)十里奔波送來的熱騰騰的飯菜后,誠心地對外賣小哥說一聲“謝謝”?有多少人遭遇外賣小哥在雨雪天氣遲到后,仍能微笑著說“您辛苦了”?
我想,這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和寬容才是給予他們真正的溫暖吧。所以,我認為,雨雪天氣下,外賣大家該點就點,不必刻意不點。只不過,當外賣小哥與你電話聯(lián)系的時候,請你真心地說聲:“雨雪天,路滑,請慢點!”當外賣小哥一身風雪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時,請你真心地說聲:“謝謝!”
(指導教師:鄭清芬)
“你的怒火不應該由這些服務人員來承擔,因為對你的承諾,不是他們做出的?!?/p>
魏鵑(八年級):
在這個凡事有“好評”“差評”的年代,“評價”成了衡量事物好壞的標準。在服務行業(yè),只要消費者有不滿意的“差評”,就可能讓從業(yè)者“欲哭無淚”。但是“差評”真的就能客觀反映其真實的工作狀態(tài)嗎?
每每看到外賣小哥單薄的身影,真的叫人心酸。外賣遲了,難道都是外賣小哥的責任?對你而言,一份外賣可能只是一頓飯,對他們而言,那卻是一份工作,一份職責。在特殊天氣里,你若是點了外賣,不必無情地譴責訂的外賣不能準時到達。盡量多點耐心,少催單。你若是覺得實在良心過意不去,這外賣不點也罷。
而撇開“點與不點”這個表面的問題,換個角度,其實這個問題和很多社會問題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作為社會活動——商業(yè)活動組織者的一些有意或者無意的不作為,導致了人們把矛盾直接轉(zhuǎn)嫁給了那些一線執(zhí)行的工作人員身上。雖然按照行業(yè)規(guī)則來說,送的外賣遲到是不對的,顧客可以選擇理解或者不理解。但是你要明白,你的怒火,不應該由這些服務人員來承擔,因為對你的承諾,不是他們做出的。如果在天氣惡劣的時候,商家本著人道主義,直接不上線外賣產(chǎn)品,何來小哥們辛苦地冒著風雪去送外賣呢?
每個人都應恪守自己的行為言語,將心比心,多理解外賣小哥的內(nèi)心。尊敬那些認真對待工作、對待生活的人,無論他們是在送餐、在保潔,他們所做的事,真不容易。幸福臨界點有時是很低的,客戶一句關(guān)心,能讓外賣小哥開心好幾天呢!
(指導老師:侯守斌)
圓眼說:
許多外賣小哥,沒有勞動合同,也沒有工傷保險。他們從城市的一頭,奔走到城市的另一頭,已經(jīng)成為城市運轉(zhuǎn)的重要紐帶。本期的“最佳評論員”,頒給魏鵑同學。她新穎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有時候,所謂有罪,不是憲章法典上的條文,而是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感受?!痹诮疱X的利益鏈條和冰冷的商業(yè)規(guī)則之外,相互的理解,會讓這世界涌動出人性的光輝。
想與我們討論更多深刻有趣的論題嗎?
想讓你的思想與他人碰撞出火花嗎?
想成為《少年博覽》特約評論員嗎?
歡迎加入“少博評論團”官方QQ群:99806859(驗證信息:圓眼看天下)
小編在這里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