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玉
(武警浙江省總隊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51)
血漿D-二聚體結(jié)合Wells臨床評估量表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價值
關 玉
(武警浙江省總隊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51)
目的 分析血漿D-二聚體結(jié)合Wells臨床評估量表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價值。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醫(yī)院關注的腦卒中、重癥長期臥床等高?;颊咦鳛檠芯?,入選200例,最終采用彩超診斷45例。分別單獨應用血漿D-二聚體、Wells臨床評估量表以及結(jié)合兩種方法診斷。結(jié)果 聯(lián)合診斷敏感性、特異性、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wells量表,聯(lián)合診斷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D-二聚體水平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血漿D-二聚體結(jié)合Wells臨床評估量表可作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篩查診斷策略。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漿D-二聚體;Wells臨床評估量表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一種常見的血栓性疾病,與凝血功能紊亂、長期臥床、高凝狀態(tài)有關[1]。LEDVT危害較大,是住院常見并發(fā)癥,可并發(fā)肺栓塞,部分患者一旦發(fā)病,需要終身用藥,運動功能嚴重減退,導致機能迅速惡化,是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LEDVT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及早診斷,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有助于降低LEDVT危害。
1.1 一般資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以2014年5月~2016年2月,醫(yī)院收治的腦卒中、重癥長期臥床等LEDVT高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老年科、神經(jīng)內(nèi)科為主,伴高危因素,主要為腦血管病急性期與康復期患者,排除原發(fā)或并發(fā)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誤漏診;②拒絕接受相關檢查,無法診斷DVT;③已接受抗凝、介入治療。共入選對象200例,其中男114例、86例,年齡54~82歲,平均(67.3±10.2)歲。腦卒中122例,危重癥長期臥床,包括肺氣腫、肝腹水、重癥肺炎等。
1.2 方法
按照LEDVT的預防、篩查策略,對高危對象、有癥狀者,進行床邊超聲檢測,儀器有彩色血流顯像模式(CDFI),分別檢測大腿、膝、小腿等處血管,注意骼-股靜脈、肌間血管,測量管壁厚度,分析有無栓塞的表現(xiàn),如堵管、膨脹,采用CDFI模式,若出現(xiàn)血流繞過血栓向心走形,或血流中斷、側(cè)支循環(huán)形成表現(xiàn),則可診斷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也可配合探頭加壓實驗、乏氏實驗聯(lián)合診斷。
同時患者都檢測D-二聚體:治療前采集肘部靜脈血5 mL,送實驗室檢查,確保無溶血、污染,3.8%枸櫞酸鈉硅化玻璃管抗凝,60 min內(nèi)送檢,離心1000 g/10 min,室溫2~7℃,采用凝固法檢測D-二聚體含量。同時采用Wells臨床評估量表評價分析,主要考慮患者年齡、既往有無深靜脈血栓病史或PE史、1個月手術或下肢骨折史、下肢疼痛咳血、HR、單側(cè)側(cè)下肢深靜脈觸痛伴下肢水腫,若≥11分則可視為高度可能。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WPS表格記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采用(±s)反映計量資料,采用n或%反映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或Fisher精確性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超聲診斷LEDVT患者45例,超聲發(fā)現(xiàn)56處血栓點,主要集中在肌間靜脈、腘靜脈、脛后靜脈、股靜脈。超聲診、D-二聚體與Wells量表單獨以及聯(lián)合應用結(jié)果如下表1。
表1 超聲診、D-二聚體與Wells量表單獨以及聯(lián)合應用結(jié)果
聯(lián)合診斷敏感性、特異性、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wells量表,聯(lián)合診斷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D-二聚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D-二聚體、wells量表與聯(lián)合診斷效用對比
本次研究中,采用超聲作為最終的診斷方法,實際上超聲也并非診斷的“金標準”,但超聲診斷與血管造影較結(jié)果比較接近。從單一運用診斷來看,血漿D-二聚體以及Wells量表診斷各有優(yōu)劣。D-二聚體的敏感性、陰性預測值較高,反映了D-二聚體水平上升與血栓形成之間的關系,一項基于16個文獻的Meta分析顯示,D-二聚體診斷肺栓塞敏感度達到0.98%,另一項Meta 分析顯示D-二聚體水平對顱內(nèi)靜脈竇血栓征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0.85、0.92,ROC下曲線面積分別達到0.988、0.917[2-3]。當血栓形成早期,便可導致D-二聚體水平迅速上升。但需注意的是,還有其他原因也可導致D-二聚體水平上升,特別是考慮到重癥患者往往為老年人,器官缺血、炎癥反應較強,容易導致局部血栓形成,從而導致D-二聚體水平上升,導致假陽性,研究中D-二聚體診斷特異性為77.42%。Wells量表依賴危險因素、癥狀體征表現(xiàn)識別LEDVT,具有較好的特異性,綜合診斷效果與D-二聚體水平相近,與D-二聚體有一定的互補性。本次研究顯示,聯(lián)合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均達到或接近90%,可作為LEDVT的篩查診斷組合策略。
[1]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第2版)[J].中華外科學雜志,2012,50(7):611-614.
[2] 金 松,吳小軍.D-二聚體對肺血栓栓塞癥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2015,36(6):976-981.
[3] 張秀春,趙傳勝,劉詠梅.D-二聚體在顱內(nèi)靜脈竇血栓診斷中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3(6):502-507.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364
B
ISSN.2095-8242.2017.07.1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