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靜
【摘要】隨著城市的拓展和經濟的發(fā)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迅速,但城建資金極為有限,產生了大量的應收賬款。必須通過一系列有效應對措施加強對應收賬款管控,使有限的城建資金發(fā)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市政基礎設施 應收賬款管理
市政維護管理單位承擔著城市排水、道路、交通、護欄等養(yǎng)護、管理;城市地下管線統(tǒng)一建設管理;市政設施夜景建設、維護、管理;市區(qū)污水管網及提升泵站的建設、管理、維護等公益性市政設施管養(yǎng)、建設任務。多年來,市政維護管理單位受當前的職能定位、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領導者的工作認識和資金投入等內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山區(qū)地市城建資金極為有限,產生了大量的應收賬款。
一、市政維護管理行業(yè)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
(一)山區(qū)地市經濟欠發(fā)達,城建資金長期不足
山區(qū)政府多是“吃飯財政”,保工資、保運轉成為最重要的任務,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多數奉行“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量入為出。但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期盼,又要求政府想方設法加強投入,改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由于資金來源極為有限,市政管理部門超負荷承攬了繁重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及管養(yǎng)任務,導致應收賬款急劇上升。此外,為改善投資環(huán)境,維護城市形象,打造宜居宜業(yè)環(huán)境,市政為配合城市重大活動安排,常常需要通過應急措施加強維護搶修,也導致應收賬款增加。
(二)工作體制上未理順,職能不清,管建不分
福建省內各地市的市政維護管理單位,多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1983年某市市政管理處為改革試點單位,全額撥款改為差額撥款單位,除完成日常市政設施維護維修工作外,可承攬城市市政工程建設,盈余用于彌補人員經費的不足。建設部(2001)87號文《建筑業(yè)企業(yè)資質管理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建筑業(yè)企業(yè)資質證書不授予事業(yè)單位”,2002年7月1日起市政維護管理單位施工資質取消,不準承攬市政工程建設。某市市政管理處長期從事市政項目建設,提取的管理費用及合理利潤,全體現在“應收賬款”賬面上。
(三)市政管理單位內部控制及管理機制不健全,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未納入單位內部控制范圍
1.市政項目建設“虎頭蛇尾”,重建設輕收尾。市政建設項目多為零星建設項目,點多面廣,存在大量項目建設完工后組織竣工驗收及編制竣工決算、財務結算不及時現象。單位對工程合同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造成應收賬款“滾雪球”,清理難度加大。
2.政府委托市政代建,責任主體錯位。隨著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擴展和完善,單位建管工作任務繁重,疲于應付?!案盖纷舆€”的工作體制,造成催收應收賬款成為“為難”之事,多催不爽,少催不管,不催不敢,處于兩難境地,無形中造成應收賬款管理缺失。
3.財務部門忽視對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財務人員埋頭于日常事務工作的處理,僅把城建資金到位、撥付及三角債情況報告領導,作些提醒警示工作,對應收賬款形成原因分析不細致、不透徹,既使發(fā)現大量賬齡老化應收賬款,也無從下手,無招應對,任其發(fā)展。
(四)政府下達的城市建設管養(yǎng)經費計劃數缺口大
政府下達城建計劃數與單位按照城市市政設施量套用設施管養(yǎng)估算指標上報預算數相比,下達數僅為上報數的二分之一,資金缺口太大,導致各市政管理部門在上級下達的城建項目預算執(zhí)行中常常突破預算。有些市政項目建設工期較長,常有跨年度現象,均為應收賬款形成重要原因。
二、應收賬款滾存余額巨大造成的后果
(一)政府依法行政的形象受到損害,影響社會穩(wěn)定
1.應收賬款問題,說到底是政府的誠信問題。市政行業(yè)承攬的市政建設項目及維護工作均是政府工程,為維護城市形象,為方便市民,市政維護管理單位均不講條件,不計報酬,如期完成政府交辦任務,可是造成大量的拖欠款,多為欠外包隊伍款項,外包隊伍多說政府不守信用,干最臟累粗的體力活,工錢還沒全到位,損害了政府形象。
2.鑒于當前的社會穩(wěn)定工作十分敏感,拖欠農民工工資極易形成社會焦點,被人利用放大。有些工程結算過程較為復雜,包工頭為了能盡快拿到全額工程款,有意無意都會以政府不撥付工程款造成工資拖欠為由,組織農民工上訪,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
(二)影響社會正常的經濟運行,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效果
1.應收賬款久拖未結,不僅造成市政建設項目長期不能結算,形成巨額三角債。每年城建資金審計報告中都把三角債問題作為重點問題提出,要求各有關部門抓緊落實清理。實際工作操作中,大量的應收賬款不能計提壞賬損失,收款幾乎無期,影響社會正常的經濟運行。
2.為了解決長期拖欠款,往往是對歷年市政項目多次核對。單位多次派人甚至多人與組織上協(xié)商,一時解決不了的,為了應急,還臨時需要拆東墻補西墻,擠占城市建設管養(yǎng)資金,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效果。
三、加強對應收賬款日常管理,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一)重視市政建設項目及維護預算工作編制,按上級部門下達的預算數安排管養(yǎng)工作
1.預算編制涵蓋市政管養(yǎng)全部經濟業(yè)務事項。抽調各有關部門相關人員成立預算編制小組,相互配合參與預算編制,財務部門做好組織和匯總工作,編制出準確、合理的預算。
2.嚴格執(zhí)行上級部門下達的預算數,組織原因造成的預算追加,及時補齊相關文件或會議紀要。按規(guī)定程序辦理設計變更,變更造成的預算增減,及時調整項目預算,把增項、漏項消滅在萌芽中,從源頭上控制應收賬款壞賬的發(fā)生,把產生應收賬款的風險降到最低。力爭做到資料完整,有據可依。完善建設項目資料,為順利進行竣工驗收和決算編制提供有效資料。
(二)理順城建經費撥付體制
建議城市路燈電費由財政部門直接和電業(yè)局進行托收結算,消滅政府長期拖欠路燈電費現象。對市政管理行業(yè)由于體制原因造成的在同業(yè)中工資待遇低、人員經費缺口現象,應從體制入手,改差額撥款為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即解決調動隊伍積極性,又防止路燈電費擠占市政管養(yǎng)資金。
(三)建立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樹立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意識,發(fā)揮財務人員應有的作用
1.首先建立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制度。按應收賬款的年份、性質、類別細分建立臺賬,及時更新臺賬信息,每季匯總報送相關項目責任人和領導,其次制定合理的催收制度,對應收賬款管理落實到項目責任人,并與績效考核掛鉤,督促責任人進行應收賬款的跟蹤管理。財務部門和業(yè)務部門保持信息的及時互通。
2.從領導到全體員工都應樹立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意識。樹立全面預算管理的理念、項目建設實施管理制度、訂立詳細的合同管理制度、項目預決算送審及終審的管理制度、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并一一建立嚴密的單位內控制度。形成制度化的項目建設實施流程,把對應收賬款的催收管理工作嵌入到全體員工的責任意識中,堅定打“持久戰(zhàn)”的決心和信念,逐步逐年減少應收賬款的發(fā)生。
3.財務人員必須參與重大經濟活動、事項的決策、并發(fā)表意見,發(fā)揮其監(jiān)督控制和輔助決策的職能。而不僅僅是“付款者”的角色。加強合同管理,嚴格按照合同規(guī)定,按照資金到位情況及項目建設進度撥付款項。對“老賬”、“新賬”采取不同應對措施。二年內的應收賬款,加強市政建設項目的質量、進度、工程款撥付管理,及時辦理竣工決算及財務結算。五年以上賬齡的應收賬款,上級未審項目,相關人員進行追蹤管理;上級已審結項目,報告上級部門,進行催收工作。
(四)欠外包隊伍款項進行打折處理
召集外包施工隊伍,談判協(xié)商解決長期拖欠工程款問題,形成會議紀要并簽署協(xié)議,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即節(jié)約了城建資金,又解決了三角債問題。同時也維護了政府的誠信形象。
四、結語
應收賬款在市政管理行業(yè)流動資產中長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當前,市政維護管理行業(yè)巨額應收賬款及巨額三角債問題已是多年沉積問題,不僅制約了市政管理單位的工作,也影響到當地政府誠信和形象及社會安定。因此,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各市政管理部門從市政建設及維護源頭抓起,建立完善應收賬款內控管理制度,使有限的城建資金發(fā)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桂榮,楊凌.淺議建筑安裝企業(yè)應收賬款的管理及風險防范.財務與會計,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