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萍茹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是聯(lián)系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也是這個班級各科任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家長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因此,班主任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贊揚學生,愛護學生,搞好班級管理,才能帶出一個好的班集體。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學生,以慈母般的愛心感染學生,以過硬的知識教好學生,讓"愛"落實到班主任工作中。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愛的教育;以身作則;班級創(chuàng)建;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69-02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里最繁重、最瑣碎的工作,但也是一門最講藝術性的工作。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和班級,作為班主任,更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管好一個班級,猶如搞好一個系統(tǒng)工程,特別是偏遠農村小學,大班額,又是六年級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級更是難上加難。下面僅就筆者三十年來任小學班主任的實踐,談幾點心得體會:
1.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馬卡連柯)感情是聯(lián)系師生關系的紐帶。愛是教育的前提,要當好班主任,教育好學生,就必須真正熱愛教育事業(yè),對學生有愛心。因此,班主任必須熱愛工作崗位,才能真正把愛帶給每一位學生。一個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須對學生充滿著愛。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zhí)著的愛,才能生發(fā)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教育之果。
1.1 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就是愛的藝術。班主任的愛應該是博大深厚的,要愛每一個學生,聰明的、愚笨的、聽話的、調皮的、上進的、后進的等等,都要愛,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寬容。老師的愛心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理解、幫助、指導、特別是差生,熱心幫助他們,對他們的所求,要與優(yōu)生一視同仁,沒有偏見,多接近他們,多和他們一起活動,了解他們,讓他們意識到老師對他們的拳拳苦心和期望,從而樂于接受教育。
農村孩子因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自卑感特別重。針對這種現(xiàn)象,筆者經(jīng)常找他們談心,鼓勵他們正視自己,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的性格朝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1.2 愛學生要嚴而有度。常言道:"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愛必嚴,嚴是愛"。愛與嚴是辯證統(tǒng)一的。任何時候對學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必要的。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嚴格就要嚴而有格。"格"就是范圍、分寸。班主任對學生的要求嚴但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嚴要有分寸。同樣的錯誤--作業(yè)未做,一貫表現(xiàn)好的學生一定有其客觀原因,而普通學生就很難說了。班主任對待這樣的學生,不是簡單、草率批評了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嚴格要求學生,這個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嚴而無格,亂嚴一氣,亂批評人,勢必會有不好的結果。
2.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當代教育,首先要求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教會他們怎樣學習。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一系列的良好行為習慣,尤為重要。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且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訓練。(1)加強課堂常規(guī)的訓練,如要求學生認真做好上課準備,學習用品擺放要整齊、有序。(2)加強坐姿及握筆姿勢的訓練。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會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3)對發(fā)言、提問,要按規(guī)定的姿勢舉手,發(fā)言時姿勢要端正,聲音洪亮。該動的時候可以自由行動,該說的時候可以暢所欲言,該靜的時候就必須安靜等。(4)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習慣。素質教育要求在課堂上,教師要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全員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主動參與"的良好習慣。教師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樂于表達,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3.身教重于言教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人師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銘記。小學生的模仿性極強,班主任的言表風度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孩子們最真實直觀的教材。在班主任工作中,應特別注重身教,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而在農村學校,有些學生由于家庭教育不到位,穿著不整潔,班主任就應以身作責,穿得大方,得體,給學生做榜樣,學生也就自覺養(yǎng)成愛整潔的習慣。因此,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要求學生家長,為了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到的,自己堅決不做。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要使自己具備完善的人格,注重自身的形象,言傳身教,小學生對班主任有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yǎng),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都會影響著全班的學生。
4.創(chuàng)建優(yōu)秀班集體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
首先,讓學生自己充分明確自己班級的目標。有真正的集體目標,才能把班集體建設作為與自己戚戚相關的事情,他們的積極性才能真正的被調動起來。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其次,發(fā)揮班干部的核心力量。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擁有一個堅強的核心。學生集體能否形成往往取決于能否形成一支為班集體成員所信服所擁護的班干部和團結在班干部周圍的一批積極分子。有了這個核心才能帶動全班學生去努力實現(xiàn)集體目標。
最后,必須實行班級管理民主化。班主任應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管理,創(chuàng)設各種表現(xiàn)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xiàn)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yǎng),管理能力得到增強。這樣,才能真正的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使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
5.家校合作
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的統(tǒng)一體。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最直接、最可信賴的教育力量。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言行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教育不成功的孩子,在學校的教育也必然是不理想的,甚至收效甚微。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高度重視,確保會議質量,盡量與家長達成共識。會上請個別優(yōu)秀家長介紹教育孩子的成功經(jīng)驗,談一談教改的方向,本學期教學內容及要求,本學期班級整體情況,進行作業(yè)展覽或者談學校對家庭教育的建議等。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師教育好孩子,這樣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順利輕松地完成。
只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家長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應與家長密切合作,及時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同時還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發(fā)揮家長的巨大作用,督促家長正確教育孩子,關心、幫助、鼓勵孩子,引導孩子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為此,班主任可通過校訓通、電話、微信等方式和家長溝通。同時也可采用家訪等方式和家長溝通,讓老師和家長保持信息暢通。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是不容易的,也是學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做好這項工作也是有多種方法的。只要班主任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加深理論修養(yǎng),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夠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把學生教育好,創(chuàng)建優(yōu)秀班集體,為人才培養(yǎng)和學校的發(fā)展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