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芳
【摘要】當前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分析教學活動現(xiàn)狀,可見針對性低、時效性差。在此背景下,作文學案導學模式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學案導學的重要作用,然后闡述了基于作文學案導學的作文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作文 學案導學 重要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68-01
作文學案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寫作前的指導學案,二是寫作后的點評學案。不論哪種學案類型,均能夠反映出學習過程和效果。以下分別以寫作前的指導學案、寫作后的點評學案為核心,探討了在生態(tài)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作文學案導學的重要作用
學案導學在各個課程中均有所應用,其作用在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思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對于學習內容、學習目標的設置非常清晰,有利于對教學活動進行把控。具體到作文學案中,除了以上這些一般性的作用以外,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以下幾點[1]:
第一,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文學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學生現(xiàn)有寫作水平和能力的基礎上,而不是單純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但是,班級內不同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學案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以寫作訓練為基礎,并根據(jù)學生的作文情況及時進行調整。第二,以作文指導為主。學案在內容設置上并不是雜亂無章的,是通過對比、分析、修改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學習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等,促進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第三,具有系統(tǒng)性的特征。作文學案的應用具有長期性,這是因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長時間的積淀,因此學案在設置上,會突出系統(tǒng)化的特點,通過分點、分塊、分步驟訓練,最終提高寫作水平。實踐應用表明,采用作文學案導學模式,能夠彌補口頭教學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明確了寫作中的難點,避免學生走彎路;有利于加強師生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基于作文學案導學的作文教學策略
1.注重寫作指導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也關系到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效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學重點在于課堂上,忽略了作文前、作文后的指導環(huán)節(jié)。學案導學模式下,豐富了作文教學內容,體現(xiàn)在作文前預習準備、作文后交流評價。依據(jù)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和目標,學案導學要求突出目標、內容、重點三個要素,并注重預習作業(yè)、學習指導等內容[2]。
舉例來說,第一步,提出學習目標:從真實的所見所感出發(fā),通過發(fā)揮聯(lián)想能力,完成寫作內容。第二步,確定學習內容:《校園內的××樹》,請將題目補充完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600字的文章。第三步,總結學習重點:寫作內容貼近現(xiàn)實生活,同時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并采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第四步,設置預習作業(yè):首先,多次閱讀作文導語,分析寫作要求;其次,觀察校園內的樹木,并確定要寫作的樹木類型;最后,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該樹木的生長特點,以及反映出來的精神品質,比如青松寓意堅貞不移,白楊代表著質樸堅強等。第五步,開展學習過程:首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選出一名代表發(fā)言,并在班級內部進行討論,整理寫作思路;然后通過閱讀范文的形式,學習其中的思想表達,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最后列出寫作提綱,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文。整個教學過程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活動重點在于指導、而不是教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寫作積極性。
2.構建作文學習共同體
作文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要求個體學習、群體學習相互結合,體現(xiàn)出生態(tài)群聚效應,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實現(xiàn)共同提高的效果[3]?;诖?,構建學習共同體,能夠改變教師單邊教學、學生單邊學習的狀態(tài),促使班級內的所有成員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以寫作后的點評學案為例,內容包括自我評價、同學互評、教師寄語、寫作感悟、片段復寫等形式。此時教師的角色從權威轉變?yōu)榻叹殻軌蚝蛯W生處于相同的地位,通過和學生對話,為學生帶來反思。在學習共同體下,學生的權力明顯增大,可以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也可以點評其他學生的文章;針對他人或教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可以主動接受,也可以提出異議??梢?,學習共同體的構建,關注生態(tài)教學的復雜性,教師的地位和角色變得靈活,有利于學習和生活融為一體,實現(xiàn)寫作內容的真情實感。
3.營造師生對話空間
在作文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模式,為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開放的環(huán)境,拓展了寫作空間,而且?guī)熒g的信息交流更加通暢,由線性傳播轉變?yōu)榫W絡傳播[4]。因此,營造師生對話空間,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打開寫作思路,開闊作文視野。學案導學不僅關注課堂學習,同時也對課前、課后提出要求,在預習—寫作—評價—反思的流程中,有利于寫作指導和作文講評之間的有機銜接,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采用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形式。生態(tài)作文教學活動,要求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教材和生活之間的對話,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站在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和教材之間的對話增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和教師、和教材之間的對話增多,最終回歸到生活本質,從而對應了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這句話,作文教學也是如此[5]。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文學案導學的特殊性,在于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以作文指導為主,而且具有系統(tǒng)性的特征。通過分析可知,學案導學模式在作文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具體教學方法上,應該突出作文寫作指導,構建作文學習共同體,營造師生對話空間,以此推動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熊放放.論寫作前指導學案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02):36-37
[2]屈瑩.作文教學中導學案的打造[J].文學教育(下),2013,(01):106
[3]張向娟.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幾點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4,(07):26
[4]鄭麗萍.作文教學案例--《如何讓語言生動起來》[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6):31-31
[5]劉正生.新思維快樂作文教學研究[J].黑龍江教育(小學教學案例與研究),2015,(0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