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
摘 要:《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樹最重要的小說之一,與《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稱為村上春樹的三大杰作。小說共40章,單數(shù)20章為“冷酷仙境”,偶數(shù)20章為“世界盡頭”。而故事情節(jié)就在這看似平行,實則交叉的兩個荒誕世界里奇妙展開。本文通過對小說主要人物形象加以分析,來明確 “冷酷仙境”的地下黑暗世界與“世界盡頭”之間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村上春樹;世界盡頭;冷酷仙境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5-0-01
1、引語
本文將在《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新潮社 1989年)中逐一登場的主要人物形象作為研究對象,從這些人物形象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出發(fā),來明確屬于所謂“冷酷仙境”這部分的地下黑暗世界實為與“世界盡頭”一樣,均為主人公的意識世界。
2、從人物形象中看到的意識世界
(1)穿粉紅色西裝的女郎(B)+圖書館女孩(C)=圖書館女郎(A)
為證明三人實為同一人物,我們先比較下這三人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服裝顏色。
在村上春樹《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首先是“世界盡頭”的“俺”遇見了圖書館女孩(C),并認(rèn)為自己曾在哪里看見過她。圖書館女孩(C)在4歲的時候影子被切離,現(xiàn)在與父親和兩個妹妹住在一起。被切離了的影子在她17歲的時候死去了。而“我”在“冷酷仙境”遇見的穿粉紅色西裝的女郎(B)年齡也為巧合的17歲。如果按照小說中的說法即失去了影子的人便也失去了心這點來看,影子便等同于心,又因為粉紅色是代表心的顏色,我們便可大膽假設(shè)穿粉紅色西裝的女郎(B)便是“世界盡頭”中圖書館女孩(C)失去了的心。如此便又與穿粉紅色西裝的女郎(B)6歲時,死了親兄弟,而“世界盡頭”中,圖書館女孩(C)的影子被切離,影子一個人跑去小鎮(zhèn)外面的敘述對應(yīng)起來了。
另外,三位女性雖為同一部小說中的人物,互相間卻從未謀面,甚至連對方的存在都不知道。這不也正說明了小說中所講述的同“一個故事”中的三個人實為存在于不同空間里的同一人嗎。其次,在小說中赴“俺”最后晚餐的圖書館女孩(C)穿著深藍(lán)色連衣裙而來。而“冷酷仙境”里的圖書館女郎(A)時常穿的外套也是藍(lán)色。藍(lán)色還是“世界盡頭”中獨角獸眼睛的顏色,穿粉紅色西裝的女郎(B)帶著的金色耳環(huán)又象征著獨角獸皮毛的顏色。那么,如果說藍(lán)色加上金色構(gòu)成的是一只完整的獨角獸的顏色的話,是否也正說明了這三位女性的確為同一人呢。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世界盡頭”部分的圖書館女孩(C)如果能夠取回自己在17歲時失去的心(穿粉紅色西裝的女郎(B))的話,便成了“冷酷仙境”中的圖書館女郎(A)。
(2)“我”的自我尋找物語=“俺”的自我尋找物語
首先,存在于小說兩個不同空間里的“我”與 “俺”有相同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拔摇比ネ诎凳澜纾栌刹槊髯约阂庾R之核的真相,重新認(rèn)識了“我”自己。另一方面,“俺”來到“世界盡頭”的小鎮(zhèn),全無自己是誰的記憶,想要通過查明小鎮(zhèn)的真相來尋找自己?!鞍场蓖ㄟ^讀夢和尋找忘卻的歌曲,明白了“世界盡頭”其實是“俺”自身意識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世界。
其次,小說中的“我”與“俺”兩位主人公在行為上也存在著一致性。本文僅討論“我”與“俺”在“眼睛遇光時的行為”與“在喜歡的女性面前唱歌的行為”這兩處。
①眼睛遇光時的行為
當(dāng)習(xí)慣于黑暗的眼睛一遇見強光,無論“我”還是“俺”均有流淚的行為。
“冷酷仙境”中的“我”:“我說的是光,光晃得眼睛流淚”,“那屬于特殊的眼睛,特殊的光,而且非常寒冷。我的眼睛和剛才同樣由于長時間習(xí)慣于黑暗而見不得光線。眼睛極其特殊?!薄笆澜绫M頭”中的“俺”:“我發(fā)現(xiàn)早晨的陽光刺激眼睛的程度遠(yuǎn)比自己料想的強烈。一閉眼睛。淚水漣漣而下,出聲地落在膝頭?!?/p>
“明明知道‘讀夢的眼睛承受不住強光,為什么還跑到外面去?”
②在喜歡的女性面前唱歌的行為
與在“冷酷仙境”中我在圖書館女郎(A)面前有唱歌的行為相對應(yīng),“世界盡頭”中的“俺”也有在圖書館女孩(C)面前唱歌的行為。請看下表引用文。
3、結(jié)語
從本文第2部分(1)的分析中,我們已經(jīng)得出穿粉紅色西裝的女子(B)就是圖書館女孩(C)失去的心的結(jié)論,進(jìn)而推斷穿粉紅色西裝的女子(B)所在的“冷酷仙境”地下世界其實等同于圖書館女孩(C)所在的“世界盡頭”。另外,第2部分(2)中“我”與“俺”實為同一人的小說定位也證明了“我”所出現(xiàn)的“冷酷仙境”地下世界與“世界盡頭”一樣同為主人公的意識世界。只是,“世界盡頭”所代表的無心世界為主人公的無意識世界,而與此相對,帶有心的“冷酷仙境”地下世界則為有意識世界。關(guān)于對無意識世界與有意識世界的思考,筆者將另文闡述。
參考文獻(xiàn):
[1]村上春樹(1989)《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新潮社.
[2]林少華(譯)(2007)《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上海譯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