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珍
【摘要】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后進生是廣大教師最為頭痛的教育對象,也是最關(guān)注的學生群體。如何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成績和幫助后進生成長是每一個英語教師都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理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登方面入手,從而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 后進生 學法指導 小組合作 家校配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01-02
德國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說過:“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奔ぐl(fā)、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自信心,是轉(zhuǎn)化后進生的第一步,也是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通過調(diào)查以及結(jié)合自己所上班級后進生的學習狀況,分析出后進生學習英語的現(xiàn)狀及困難大致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學習信心,形成自卑,導致學習能力逐減
心理學家指出,不自信,自卑是自我意識偏離后產(chǎn)生的一種情緒體驗和在這種情緒支配下?lián)氖ニ俗鹬氐男睦頎顟B(tài)。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教學內(nèi)容增加,知識涉及面更廣,涵量更大,學生們便面臨著詞匯難記遺忘率高,語法難懂,習題難做的普遍問題。長此以往,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失去信心,形成自卑心理,學習能力逐減。
2.缺乏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不明確
有了學習目標才會有激勵,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才會發(fā)掘人自身無盡的潛力。然而,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不斷提高,有的沒有學習動機,也沒有學習目標。還有部分學生,他們沒有學好英語的使命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因此,學習成績徘徊不前。這一現(xiàn)象也在大多數(shù)的后進生中普遍存在。
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隨性
良好的習慣讓人終生受益。然而,大多數(shù)的后進生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不主動,不會溫故知新,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想聽就聽,不想聽就做小動作,隨意性很強,極大地影響了學習效果。
4.缺乏科學的方法,學習效率低
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而后進生往往缺少的正是這一點,他們普遍采用的記憶力方法都是死記硬背,課內(nèi)學,課后忘,知識的鞏固率低。
二、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如何積極有效的轉(zhuǎn)化學困生呢?
1.從教師出發(fā),做好轉(zhuǎn)化工作前的充分準備
(1)以全新的理念看待學困生。學困生不是天生的。其實所有的學生都是學困生,就是以什么為參照物的問題,一些學校的重點班的學困生在普通班就成為優(yōu)秀生。因此教師對學困生要解放思想,思想一變,奇跡就會出現(xiàn)。
(2)深入了解學困生。學困生具有一些共性,如自卑、脆弱、敏感、封閉、易激動或消沉、丟三落四、穿著打扮上追求時尚、常常違反校紀校規(guī)、對待教師敬而避之、對待同學或疏遠、或欺負、或捉弄、或拉攏,對待家長常常隨心所欲并不時地蒙騙、學習不求上進等等。
(3)要充分做好轉(zhuǎn)化學困生反復性、長期性、艱巨性的心理準備,要有信心、有決心、有耐心、有恒心。
(4)轉(zhuǎn)化工作的“三忌”。一忌性子急,沖動發(fā)脾氣;二忌馬馬虎虎,工作不仔細;三忌中途放棄,對學生置之不理。
2.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求知欲,重塑自信心
(1)豐富教法,寓樂于教,寓樂于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有趣的事物是孩子本性中最需要的東西。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可采取多種學習方式,讓輕松快樂地學到知識。另外,讓學生自制“英語手抄報”,根據(jù)學習進度和學習內(nèi)容的不同,全班一起制定每一次手抄報的主題,將所學知識融合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最后,結(jié)合學生實際生活中常聽見、看見的事物創(chuàng)設(shè)情境為英語教學服務(wù),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使學生處于自覺能動的積極學習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融洽師生關(guān)系,激勵學生的情意因素
常言到:“親其師而信其道?!币寣W生愿學,首先就要師生情感交融,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感染學生,把親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傳遞給學生,最重要的是教師想方設(shè)法,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從教師的激勵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體驗到勝利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
3.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望、聞、問、切”,改變習慣
一部分后進生學習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不良的學習、行為習慣造成的,如:不聽講、不做筆記、也不參與課堂活動等。
(2)指導預習,溫故知新
后進生大多養(yǎng)成了等待+依賴的習慣,學習不主動,不會溫故知新。因此,講新課之前讓學生在課堂或課外進行知識預習。課外預習可以讓學生充分查找資料,解決預習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并鼓勵學生凡是能自己學會的自己要學會,教會他們重點地方要畫上橫線,自己看不懂的要標出“問號”,預習結(jié)束提出來和同學、老師共同研究、議論。
(3)分層教學,鼓勵參與
后進生由于基礎(chǔ)差、學習方法不恰當,在上課的過程中往往跟不上教學的進度,因此,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上課的過程,對于較難的問題,先讓成績好的學生回答,然后再讓后進生補充或者回答,兩者都給予鼓勵,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學困生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也使他們體驗了成功,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4)巧妙學習,鞏固基礎(chǔ)
由于后進生的基礎(chǔ)知識、基本技能及認識能力有缺欠,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抓不住學習的重點,不能一步到位。因此,在教學中調(diào)動絕大多數(shù)學生積極思維達到理解和掌握的同時,為了強化后進生的“感知—理解—記憶”的認識過程,必須對后進生進行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們一些巧計知識的口訣或公式等。幫助他們克服難點,彌補不足,鞏固好基礎(chǔ)。
4.小組合作學習,讓后進生獲得成功
新課改下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學會合作。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為后進生提供一個氣氛融洽的空間,從同伴中獲得幫助。通過小組活動,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協(xié)作精神,又能使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讓他們懂得只有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5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在校期間由老師督促,回家之后也要做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只有學校與家長能夠配合起來,共同的努力,我們的后進生才能全面提高。
總之,學困生的出現(xiàn)是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現(xiàn)象,教師必須正視這種現(xiàn)象。教學是一門學問,上課是一門藝術(shù)。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誠心去感化學生,用我們的智慧去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從而為學困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片明媚的藍天!
參考文獻:
[1]于春祥.《發(fā)現(xiàn)高效課堂密碼》[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