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俠
[摘要]小學語文教材篇目體裁樣式多樣,其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根據(jù)具體體裁樣式。小學語文戲劇文學教學,需要從其情節(jié)、臺詞的感悟、理解上多思考,需要從學生表演的行為上進行實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戲劇教學 策略思考
戲劇文學躋身于蘇教版教材,表明戲劇文學已開始引起語文界乃至社會的關(guān)注。雖然,在整個教材中,劇本課文不在多數(shù),但作為教師不能因為少就忽略對其進行教學研究,而應當善于抓住要領(lǐng),讓學生能夠活力四射地閱讀它們。
一、注重學生對“矛盾沖突”的發(fā)現(xiàn)
戲劇都是有矛盾沖突的,有時矛盾還顯得相當?shù)募怃J。雖然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戲劇,都是獨幕劇,人物不過分繁雜,情節(jié)也顯得比較簡單,但同樣具有矛盾是顯然的。讓學生學習戲劇,首先必須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戲劇中的矛盾。當小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戲劇中的矛盾,就不僅僅會對戲劇的閱讀產(chǎn)生興趣,對戲劇中的人物也會同樣產(chǎn)生興趣,閱讀感悟的能力也就相應地得以提高,接受戲劇文化的初步熏陶感染也就完全可以順利地實現(xiàn)。
如教學《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時,要讓學生在掃除了文字障礙、比較清楚地了解戲劇這種特殊的文學樣式的基礎(chǔ)上,去抓住戲劇的主要情節(jié)——公儀休拒收禮物,去抓住管家送和公儀休拒收之間所發(fā)生的矛盾沖突。尤其要注意讓學生能夠去感受公儀休拒收禮物的特殊方法——“現(xiàn)在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學生經(jīng)過比較認真的思考,一個送魚為公儀休補補身子,一個轉(zhuǎn)話去說自己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這就是雙方之間所激起的矛盾沖突,而這矛盾也就在公儀休婉轉(zhuǎn)的潛臺詞上得以解決。學生們讀著公儀休的潛臺詞,在聯(lián)系公儀休從愛吃魚到婉轉(zhuǎn)拒收魚的變化中,生發(fā)起對公儀休的欽佩之情。為進一步的閱讀感悟甚至后來的激情表演,奠起比較堅實的基礎(chǔ)。
二、注重學生對“潛臺詞”的理解
戲劇文學中,主要人物的語言是有講究的。尤其是那些臺詞,不僅僅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且比較理想地呈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征。小學生學習戲劇文學,則必須在自主理解戲劇人物語言上去下功夫,作為教學需要引領(lǐng)學生自主理解“潛臺詞”所涵蓋的意義。當學生能夠理解人物臺詞之意義時,學生便可對人物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或是同情,或是敬佩,或是憎惡。
《公儀休拒收禮物》中,主要人物是管家和公儀休,管家是送魚者,公儀休是拒收者。相互之間在“送”和“拒收”上,其臺詞都具有比較潛在性的含義。如管家說“公儀休為國為民日夜操勞,太辛苦了,送鯉魚給他補身子?!保钦娴囊蚬珒x休為國為民日夜操勞,太辛苦而送鯉魚?讓學生去閱讀管家的臺詞,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則有學生以為:這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儀休愛吃鯉魚,有意討好公儀休。如公儀休說“現(xiàn)在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公儀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學生在上下劇本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其根本不是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而是十分喜愛吃鯉魚的。學生經(jīng)過自主的閱讀,形成這樣的感悟:公儀休的臺詞有著言外之意——“我”不能接受這禮物,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官吏。學生還在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上,產(chǎn)生了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品格的感悟。
引領(lǐng)學生自主理解“潛臺詞”,學生的讀是極為需要的,而且應當讓學生去有個性地讀。如公儀休的管家送禮的臺詞,應當與其心理有著極大的反差,只有讓學生讀出他的裝腔作勢,才可以獲取真正意義上的感悟。
三、注重學生對“戲劇情節(jié)”的表演
語文教學,人們在關(guān)注著教學情境的構(gòu)建。如相關(guān)敘事性作品的教學,人們利用學生的表演,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讓學生得以情操的陶冶、心智的啟迪,甚至就是某種程度上的行為匡正。學生對戲劇的學習,其讀和悟都是必需的。但作為戲劇學習,我們還需要思考學生的表演問題。作為四年級學生,雖然涉獵戲劇文學還僅是開始,但讓學生去表演有其完全意義上的必需和必要。從小學生的具體生活情形看,小學生也是樂于、好于表演的,雖然其表演不可能那樣地栩栩如生,但只要一提到表演,學生還是顯得比較樂于參與的。
如教學《公儀休拒收禮物》,可以從一開始就讓學生在閱讀中嘗試表演,并在具體的表演中讓學生思考怎樣表演得到位。如一開始,學生去讀子明與公儀休的對話,發(fā)現(xiàn)公儀休是相當愛吃鯉魚的,就讓學生將公儀休的愛吃鯉魚表演出來,去表演著“回味似的”樣子,去獨自著公儀休愛吃鯉魚的話語。如再讓學生去表演管家送魚的情態(tài),學生表演著管家的“滿臉堆笑”。起初,大家都有這樣的誤解,以為“滿臉堆笑”就是“笑容滿面”。學生們讀著、演著,自我感覺不是那么對勁兒。再讀時,學生感到“滿臉堆笑”的這個笑是管家裝出來的,一定要演出十分虛偽的模樣。學生在邊閱讀感悟邊表演中,以讀促進著演,也以演促進著閱讀感悟的悟。最后,學生們邊讀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話語,邊表演著公儀休說出如此話語時的動作和情態(tài),大家對公儀休所產(chǎn)生的認識是全面而又深刻的。大家不僅僅看到公儀休的清正廉潔,還深深感到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巧妙和智慧。
戲劇教學,需要我們?nèi)ニ伎嫉倪€不僅僅就是這些。需要思考的內(nèi)容還更為廣泛,如在今后的教學中,怎樣將學生戲劇的學習移植到相關(guān)的敘事性作品中,如將《草船借箭》等敘事性作品用表演的形式表演出來,進而增進學生對教材文本的閱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