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林
又是一年春草綠。想起那年春天,兒子剛上三年級。一個周末,兒子回家路上跟我說起要寫一篇描寫春天的作文?;氐郊依?,身為教師的我正琢磨著如何給他指點指點,沒想到他徑直走到書桌前,攤開本子,煞有介事地寫了起來。我一陣竊喜,偷偷地走到他的身后,瞄了一眼他寫的內容,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他這樣寫道:“春天來了,大地處處春意盎然。小草紛紛鉆了出來,草地就像鋪上了綠色的地毯。小河邊,垂柳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自由地搖擺……”雖然語句還算通順,景致也不賴,可這是他眼中的春天嗎?我們這里的春天可沒來得這么早啊!
想到這兒,我心里怎一個“急”字了得,腦子一轉,就跟兒子說道:“兒子,好不容易等來了周末,先休息一下,明天再寫吧?!边@可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回啊,兒子拍手叫好。
周六早上,我?guī)е鴥鹤拥饺斯ず仙⒉?,借機和他一起尋找春天。人工湖畔種著許多柳樹,可是并沒有長出嫩綠的葉子啊,只是柳條末端還殘留著幾片沒掉光的葉子。小草是發(fā)芽了,可談不上像綠色的地毯。草地上的桃樹毫發(fā)未存,像快枯死了一般。孩子說這里根本找不到春天。
真的找不到春天嗎?我讓他別急,再用心找找看。我?guī)退瓉硪桓毤毜牧鴹l,他突然發(fā)現小芽快頂出來了;我讓他往較遠處的草地看去,他發(fā)現草地竟成了綠色的一片;我讓他走近桃樹,他驚喜地發(fā)現了桃樹上若隱若現的花芽兒。
回到家里,我讓兒子把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真實地寫下來。剛開始,兒子有些遲疑:“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行嗎?”我知道他是擔心這樣寫下來的春天不太美,便鼓勵他:“真實地記下眼中的世界才見真功夫,相信爸爸,你的作文會得到老師的贊賞的?!甭犖疫@么一說,兒子便重新寫了起來:“我們到了人工湖畔,迎面看到了一些柳樹,柔軟的柳枝隨風搖擺,只有最末端還留著幾片沒掉光的葉子。細看一下柳條,小芽快要頂出來了!地上的草也發(fā)芽了,遠遠看去,是綠色的一片,走近一看,卻找不著北了,正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說的那樣。草地上的桃樹還沒開花,只是長出了一些尖尖的花芽。要是不仔細看,還以為它枯死了呢……”
這樣寫下來的春天并不算美,但卻是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春天,是真實的春天,我寧愿要這樣有真實體驗的文字,也不要穿著華麗外衣的虛假文字。因為我堅信:真實比什么都重要!
西南大學教育教學研究所曾經就小學生習作的“失真”問題,對重慶地區(qū)小學生實施了分層抽樣調查,在全部的被調查者中,有81.7%的小學生承認自己在習作中經?;蚺紶栒f假話、大話、空話和套話,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震驚。的確,如今的許多小學生寫作文都有抄襲、編造的不良習慣,一旦拿到作文題,便去翻《優(yōu)秀作文選》之類的書,查找類似的文章進行抄襲,實在找不到的就胡編亂造。
提倡真實表達,既是我國道德傳統(tǒng)的要求,也是從古至今為人推崇的教育理念。小學生習作的核心要求就是不拘形式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生活中真實的內容,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雖說習作有寫實與寫虛之分,但就算寫虛作文,也應該有自己的真情實感。失真讓小學生喪失了習作的樂趣,失真讓小學生喪失了習作的個性,失真更讓小學生喪失了誠實的文風。
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總會有意無意地將“立意深刻、材料典型、語言優(yōu)美”等列為小學習作教學的要求,這樣任意地拔高要求,脫離了學生實際,使得小學生覺得習作是那么的高深莫測。為了迎合教師的口味,他們肆意“挖掘”,四處“捕捉”,使得習作充斥著“假、大、空、套”話。就這點來說,學生作文失真,語文教師不能不說是罪魁禍首。我們有必要重構小學生作文的視角,以“真”作為評價小學生習作的首要標準,這樣的標準才能讓學生嘗到寫真話的甜頭,引導學生走上真實表達的道路。
當學生的作文洋溢著生活體驗,當學生的作文充滿著真情實感,當學生的作文散發(fā)著個性與活力,我們也就迎來了作文教學真正的春天!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朱蘊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