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強大、人民安居樂業(yè)本是很好理解、互為表里、相輔相成的普世價值,本無可爭議。但在網(wǎng)上,時??吹揭恍┻@樣的人,當中國有什么好事、喜事,他們立刻就會甩上一句“浪費納稅人的錢,中國還有多少人上不起學、吃不上飯?這些關我們P民何事?多關心關心民生吧!”每每看到此種“神論”,都禁不住搖搖頭,人愚癡到此而不自知,豈不是人生悲哀和生活悲???
然而,恰恰是這種很無厘頭的言論在網(wǎng)上卻有著較為普遍的市場。很多人或許本沒這種情緒,但由于不通其中之理,當受過此種負面影響多了,當在生活中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就很可能突然極端起來,真的就認為國家強大與己無關了。
那么,國家強大到底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呢?對我們每個人到底有什么好處呢?我認為,好處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自豪感與幸福感
人生命中的意義,自豪感和幸福感應是排在最靠前的兩種心理感受,這兩種感受最能讓人心情愉悅,一個心理健康和陽光的人都會追求這兩種感覺,它的確很奇妙。
舉個簡單例子,當你通過努力取得學業(yè)、事業(yè)上的成就,是不是會有自豪感和成就感?父母康健、夫妻恩愛、子女健康陽光,日子過得舒心,是不是很有幸福感?一個國家、民族這個大家庭在科技、軍事、經濟等等領域取得卓越成就,那是這個國家、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果(譬如,兩彈一星既是科學家的成果,也是領導者的高瞻遠矚,更是當時中國用剪刀差以農業(yè)扶持工業(yè)才推動中國進步的,所以不要認為工業(yè)僅僅是工人的事情,中國頭三十年是農民養(yǎng)育了工業(yè)),這種成就感、愉悅感、自豪感、幸福感是不是會很強烈?如果還沒有,那大概只有兩種可能了:一是身體或心理不太良好;二是事業(yè)家庭比較失敗。所以,國家、民族的強大、向好本身就是能帶來愉悅感的好事,人因此感到高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高興恐怕才不正常。
如果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那么這個層次應該是屬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一國的強大不但能在世界上贏得更多尊重,同時也是自己作為一份子在國家層面自我實現(xiàn)需求的心理需要,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2、安全利益
對一國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沒有安全就談不上民生,沒有民生就談不上安居樂業(yè)。那么,國家的安全利益與什么有關呢?與綜合國力有關,與軍事與科技有關,與經濟實力和工業(yè)實力有關……譬如,中國有了“兩彈一星”,美蘇就不敢再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了,中國的國家安全就有了保證,由此可看出“兩彈一星”在國家安全中的意義。
如今,安全的層次可不僅僅只限于國家的軍事安全,還有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網(wǎng)絡安全……這些安全當然與科技、軍事有關。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有了反衛(wèi)星、反導彈武器,就不怕敵人的威脅,因為我們能對威脅我國的國家進行反擊。想想看,中國遭遇百年凌辱,一兩億人非正常死亡,日本人占領南京直接屠城死亡30萬同胞,當時為何人民安全利益難以得到保障?不就是因為國家工業(yè)、經濟、科技、軍事落后嗎?如今,中國成了工業(yè)、軍事、科技強國,當然也就沒人再敢對我國怎樣了。不過,再看看過去一二十年的南聯(lián)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烏克蘭,難道這些近在眼前的例子還不能讓人理解國家強大對自己的好處?
3、民生利益
很多人把國家強大、科技進步與民生對立起來,動不動就以所謂“民生”借口來貶低或抹黑中國在工業(yè)、科技、軍事等領域取得的偉大進步。難道這些利益與民生利益真的相悖嗎?事實恰恰相反,這些利益與民生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可以說是民生的基礎。
沒有工業(yè)哪有經濟的良好發(fā)展?沒有工業(yè)和經濟哪有寬闊的馬路?哪有飛馳的高鐵?哪有飛來飛去的航班?哪有好的基礎設施和基礎服務?沒有經濟和工業(yè),農業(yè)社會的效率怎能和工業(yè)社會的效率競爭?沒有這些作為基礎,何談民生?想想看,如果沒有經濟和工業(yè),想從北京到海南旅游坐著牛車恐怕得大半年吧?若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這樣的日子就民生好了嗎?國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想想我們的過去,想想現(xiàn)在的非洲和中東的一些混亂中的國家,難道還不能理解國家強大就是民生利益?沒有國家強大根本無從談民生的道理?發(fā)展科技就是發(fā)展經濟,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自然民生就上來了,這是相輔相成的發(fā)展過程,對立起來實在是毫無道理。
4、經濟利益
說了上述三點,如有童鞋還不服,那咱就上點專業(yè)“眼藥”,談談國家強大與世界經濟收入分配的關系,這個搞清楚了恐怕就再也不會犯迷糊了。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有一套看似不公平但卻很現(xiàn)實的分配邏輯。簡單說,就是越發(fā)達的國家就越能得到更多好處,越落后的國家就越吃虧,這就像在一國之內越富有的人越得利,越窮的人越吃虧一個道理,這是當今人類世界的經濟發(fā)展規(guī)則和邏輯,是不得不承認的現(xiàn)實。
那么,在世界上發(fā)達國家是如何獲得更多利益分配的呢?首先,強大國家在世界規(guī)則制定權上有更大話語權和主導權,規(guī)則背后就是經濟利益的分配。以美國為例,二戰(zhàn)后美國成了最大贏家,確立了自己領導者的地位,于是它就和已經衰落的英國密謀制定了戰(zhàn)后世界經濟游戲規(guī)則。這一規(guī)則就是美國主導確立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稅及貿易總協(xié)定,由此美國的主權貨幣也成了準世界貨幣,其它國家的貨幣都盯緊美元。一國主權貨幣成了準世界貨幣,印美元就能買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全世界的貿易結算主要都是美元,想想看這是多大的利益?這就是國家強大的好處啊!如今,中國也強大了,我們也主導成立了亞投行,亞洲金融合作協(xié)會等國際組織,那么未來人民幣將會越來越受歡迎,越來越多的國家接納人民幣,我們是不是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了?
規(guī)則利益還有這樣的好處,通過知識產權保護來獲得超額利潤。國家強大、科技發(fā)達,相應創(chuàng)造能力也就更強,通過對知識產權保護,誰使用相關技術或服務就得付高昂費用,這就是規(guī)則好處。譬如,我們都知道,微軟公司過去很長時間一直是世界第一的公司,比爾·蓋茨長期是世界首富。一家做軟件的公司為何這么厲害?做個軟件就能賣那么多錢?歸根結底就是他們的技術先進,通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高價出售其軟件服務,就能取得非常高的收入。這些收入,既屬微軟公司,更屬美國國家。另外,擁有一些技術專利還可通過對其它廠商進行授權或轉讓來獲得高額利潤,這些規(guī)則到后來就是“不勞而獲”。你說,國家強大、科技發(fā)達是不是很好?
國家強大、科技發(fā)達,在世界商品經濟中就擁有更強定價權,通過獲得定價權自然就可將人類大部分經濟發(fā)展成果賺到自己手里。譬如,我們曾經需要用8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波音747飛機。想想看,8億件襯衫需要多少工人做多長時間?一架波音747又需要多少工人做多長時間?為什么襯衫定價那么便宜而波音飛機定價那么貴?根本原因在于,襯衫滿世界誰都能做,而能做那么大客機的國家和企業(yè)卻寥寥無幾,物以稀為貴,誰掌握著稀有之貨當然誰就更擁有定價權。所以,人家只需生產一架波音747就能買你8億件襯衫,人家人均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當然就比我們強,收入當然就更高,生活水平當然就更好。你說,國家強大、科技發(fā)達與你的利益是否有關呢?
當然,如果你還要問,國家強大、科技發(fā)達,國家賺錢多了,這又和我有什么關系呢?那好吧,咱就在往下說。世界范圍內有個收入分配規(guī)則,一國之內也有個分配規(guī)則,整體上其實規(guī)則邏輯一樣,不同的是在一國之內有個政府作為轉移支付的調節(jié),世界范圍內則完全是叢林法則,但這并不能改變基本的經濟運行邏輯。有這點作為基礎,很顯然發(fā)達國家能夠在世界收入分配中獲得更多好處。也就是說,國家越強大、科技越發(fā)達,國家在世界收入分配中就能獲得更多好處,誰強大、誰科技發(fā)達誰就能在世界收入分配中獲得更多好處。正所謂大河不滿小河干,國家在世界經濟發(fā)展中如不能獲得好的分配,那么能分到一國之民手里的自然就少;反之,如果國家在世界收入分配中獲得更多,分到個人手里當然就多。這就是為何落后國家的人力報酬比發(fā)達國家的人力報酬要低得多的根本原因,人力也有市場價格,而一國的總體市場價格取決于該國的經濟綜合競爭力。由此我們也應該可以理解,只要是國家的一份子,不管干什么,發(fā)達國家都能要比落后國家獲得更多,這就是國家強大與個人之間利益關系的基本邏輯關系。
當然,并非說國家強大就意味著人可以躺著啥也不干就獲得很好的收入,這種思維一定是錯誤的,畢竟國家強大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干出來的。在一個國家之內,誰干得好誰就能獲得更多收入的分配,假如是在一個擁有很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公司的重要崗位上工作,那么顯然你就能獲得更好的收入;相反,如是在很普通的公司當一個小職員,那一定無法獲得高收入。一國之內,若想獲得合法高收入,就需要通過努力做得更加卓越,讓自己站在一國收入分配的更高層次,自然就能獲得更好收入。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強大、科技進步真的和“P民”密切相關,以后可不能亂評國家強大、科技發(fā)達與“P民”無關的觀點了,會被人笑話!更何況,若自己就認為是個“P民”,那人家就真把你當P了;相反,若自己認為自己是主人,發(fā)揮主人翁精神,那也就真的有主人的架勢。人要想獲得他人尊重,首先就是要自己學會尊重自己。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國家強大需要你我自強不息,我們的生活、人生體驗更需我們自己自強不息。無論何時何地,只有那些自強不息、不斷追求卓越的人才能活得更好,更踏實,更有成就感,更精彩,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