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朋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數(shù)學知識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小學生在剛接觸到數(shù)學這門學科時,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隨著學習難度的提升,部分學生的興趣會逐漸降低。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是教師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數(shù)字故事來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數(shù)字故事打造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
一、故事情境導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一旦對某樣事物有了興趣,就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具象的階段,要讓他們對抽象的事物深入了解,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他們從具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通過學生熱衷的事物來進行教學。對于剛接受新知識的小學生而言,故事教學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故事導入教學,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比如,在教學《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時,可以設計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故事情境:一天周末,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100塊錢去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然后在結賬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帶的錢不夠,還少了23塊錢,超市只能讓小明退一樣價值相等的商品,但是小明買的東西里沒有23塊錢的商品,于是小明就拿出了一件49塊錢的商品,請問小明最終付了多少錢?通過超市購物的小故事,學生就能自然地聯(lián)想到生活中買東西的情景,在聽到老師講完故事之后,就能夠積極地思考和討論。探索問題答案的興趣上來了,學生就能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這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故事化解難點
數(shù)字故事并不是生搬硬套,教師要掌握即興創(chuàng)造的技巧,讓故事更靈活,這樣才能維持學生在課堂中的良好狀態(tài)。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自制力較差,很難將精神和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課堂上。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難度會隨著年級的上升而加大,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開始下降,如果老師不注重,那么學生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學生一旦成績不好,很可能就會對數(shù)學這個科目喪失興趣。教師要有技巧地將教材中的知識化難為易,將難以理解的數(shù)學原理轉(zhuǎn)化成為生活中的小道理,促使學生能夠更快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提高效率。
比如,在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通過小學生最近愛看的喜羊羊和灰太狼這個動畫片中的角色來進行故事的設計:中秋節(jié)快到了,村長慢羊羊給羊羊們分發(fā)月餅,原本每只羊能分到一個月餅,但是灰太狼搶走了5個?,F(xiàn)在一盒月餅里只有5個月餅,而青青大草原中一共有十只羊,怎么分發(fā)月餅呢?村長就讓羊羊們自己商量怎么分法才能公平,大家各抒己見,美羊羊說誰最漂亮應該分一個;懶羊羊說誰最胖吃的越多;沸羊羊說應該給最勤勞的人分最多……后來喜羊羊說:“你們這樣說都不公平,我有一個法子,將每個月餅對半切成兩半,每只羊分半個月餅,就是二分之一,這樣就公平啦!”通過這樣耳熟能詳?shù)膭赢嬈瑢W生就會想象動畫片中的場景,然后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也更容易去理解十分之五也就是二分之一了。
三、故事啟發(fā)思考
小學數(shù)學具有一定的嚴謹性,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問題,不能單純地依賴老師的解答。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自主解答問題,利用故事來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思考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時,老師在講解完軸對稱圖形之后,可以向?qū)W生講這樣的故事:在森林中有一只毛毛蟲,大家都說它長得丑,都不愿意與它做朋友,為此它很自卑,有天它看到一只蜻蜓停在附近的小草上歇息,它就問蜻蜓愿不愿意與它交朋友。蜻蜓說看我有一對一樣的翅膀,能夠自由飛翔,你只能在地上爬,我們不是同類,做不了朋友。后來毛毛蟲說:“那等我變成和你一樣有翅膀的時候,你愿意成為我的朋友嗎?”蜻蜓不以為然。后來毛毛蟲化繭成蝶后,果然有了一對一樣的翅膀,蜻蜓總算接納了它。教師在講完這個故事后,再讓學生回憶平時見到的蜻蜓和蝴蝶的樣子,思考它們有哪些相似點,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最后得出蜻蜓和蝴蝶都是軸對稱圖形。然后再讓學生聯(lián)想下,哪些數(shù)字的組合像蝴蝶,比如1可以作為蝴蝶的身子,3正反方向可以作為蝴蝶的兩對翅膀,所以1和3也是軸對稱。通過這樣循循善誘的引導方式,學生就跟隨著教師的節(jié)奏思考問題,并獨立地探索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幫助學生提高數(shù)學成績。
總之,講故事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方法,是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實施的。教師要巧妙地利用這些數(shù)字故事融合到數(shù)學教學中,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合理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對聽故事的興趣來探索這些問題,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輕松愉快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