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達
一、以生為本,從學生角度出發(fā)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被喜歡的感覺,這是很多教師很難做到的。因為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能會因為孩子們的情緒和學習態(tài)度變得無可奈何,甚至于大發(fā)雷霆,因此產生的化學反應就是孩子們覺得教師并不喜歡他,從而在學習上也產生消極情緒,所以教師的“行為”是“師愛”的體現(xiàn)。對于學生來說,擁有好的教育才能夠建立起以后成才的橋梁,而現(xiàn)代教育實行的就是能力培養(yǎng),這個階段的教育也正是培養(yǎng)小學生道德素質和意志的時候,因此抓住能力方向的教育,就能為教育的發(fā)展找到一個合適的根基。
例如在教學《燕子》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視頻來展示燕子的體態(tài)和飛行,運用樸實的語言以及略顯夸張的描述來讓學生們感知到大自然的魅力。蔚藍的天空和穿著一身黑白燕尾服的燕子,能讓孩子們清楚地記憶燕子的特點,并結合著老師的表述,取得良好的認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產生正確的思維意識,然后主動地融入課堂,感受活躍的課堂氛圍,積極配合老師,形成善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的良好學習習慣。只有通過形象而直觀的教學方式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配合教師進行課堂書本的學習,努力認可自我并尊重師長。
二、針對性強,緊密結合書本知識
由于學生特定階段的思維和想象能力都會受到老師的影響,因此在課堂輕松氛圍的營造中,教師的影響力很重要,而其中最具表現(xiàn)力的就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在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學心情、表情、體態(tài)動作都是開展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小學生會通過這樣親切的教育方式,更好地跟隨老師學習相關的知識,在課堂上學生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來仔細地關注老師教課的姿態(tài)。微課資源的優(yōu)勢與特點就是通過短小精悍的錄制過程,將課堂全部內容傳遞到學生的視線范圍之內。課堂上老師與學生的狀態(tài)都會被記錄在內,針對性較強。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整合錄制,從而更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
例如在學習某些生字的時候,完全可以將筆畫較多與難以掌握的字進行對比講解,在進行視頻講解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趣味性的資源,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充分展示據(jù)題發(fā)揮的創(chuàng)造力。之后通過教師的評判,讓學生掌握微課教學的積極意義,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優(yōu)化性強,適于多種情況
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知識的主體,伴隨著新課標的指引,微課資源已經融入現(xiàn)代小學教育中,在傳統(tǒng)的教學氛圍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常常只能在課堂上體現(xiàn)出來,教師課后也很少會主動去聯(lián)系詢問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此學生對老師始終抱有嚴厲難以親近的感覺。微課資源可以優(yōu)化整合教學內容,豐富教學過程,幫助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成果。教師在設計與運用的過程中應該主動將學生作為接受知識的主體,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進行靈活改善,做到實際問題具體分析,保證正確使用微課資源。微課資源作為眾多微課視頻的整合,教師通過某些知識點的講解,通過靈活的時長分割,將課上與課下資源有機結合到一起,幫助同學更好地自主學習,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主動意識,反復記憶生動形象直觀的課本知識。
例如在《一株紫丁香》的課文中,微課資源的出現(xiàn)大大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作為新型的教學產物,老師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及時通過微課資源來進行交換學習,積極進行互動。在文本類的《一株紫丁香》中,進行識字訓練時,教師可以采用最先進的網絡或者是他人的微課資源,根據(jù)班級情況進行改良和完善,優(yōu)化整個教學過程,這樣便更貼近具體教學的實際意義,由此讓學生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方式。
綜上所述,在人際交流的過程中,微笑是一種最好的行為語言,特別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在老師面帶微笑并伴有生動語言的指導時,小學生喜歡生動而富有親切感的老師,可以擺脫以往生硬、冷漠的課堂氛圍。在微課資源的設計與運用基礎上為學生建立一個可以輕松融入的環(huán)境,形成一種“互教互學”的課堂,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無拘無束地發(fā)表看法,和教師進行最真實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