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勁松
摘 要 隨著人類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新最有價值的新聞。在第一時間對新聞進行采訪與報道,是現(xiàn)今新聞傳媒行業(yè)的重要職責與任務。在新聞采訪報道中,記者的采訪技巧關系到新聞的質量,在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要靈活運用各種技巧與手段,在保證新聞內容真實性的同時,也要保證新聞內容的價值,要確保在第一時間做出報道。文章通過各種新聞采訪過程中的經(jīng)驗總結出記者的采訪技巧,嫻熟地運用各種采訪技巧,是每一位記者應該重點掌握的工作技能。
關鍵詞 記者采訪;采訪技巧分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5-0151-02
采訪是新聞素材來源的一個重要方式,作為新聞制作的一個關鍵部分與基礎環(huán)節(jié),采訪的質量決定了新聞的質量。采訪對記者的專業(y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會運用采訪技巧,應對采訪過程中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與幫助采訪對象完成采訪工作,同時體現(xiàn)出采訪記者個人的采訪特色,為新聞制作提供有價值、可參考的采訪信息,以上這些都是一個專業(yè)的采訪記者應該必備的技能。不斷改進自身的采訪技巧,提高采訪工作的質量,是每一位新聞采訪工作者的工作職責。本文就采訪前的準備工作,采訪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對采訪技巧進行分析。
1 采訪開始前的準備工作
在采訪工作開始之前,記者自身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尤其是面對一些重大專題采訪或者是新聞熱點人物采訪的時候,要對相關新聞的知識背景或者是熱點人物的資料進行搜集??梢酝ㄟ^上網(wǎng)搜索或者是圖書館查詢的途徑,盡可能多地搜集到有助于開展采訪工作的資料與信息。對收集到的資料中涉及到采訪內容的信息重點標注與理解,最好列出相應的采訪提綱。如果采訪對象是名人的話,還可以上網(wǎng)搜索以往的名人采訪,揣摩受訪者的心態(tài)與性格,在實際采訪的時候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出采訪問題,達到預期的采訪效果。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與對受訪者的了解,記者需要簡單的設計采訪時的問題,合理運用各種采訪技巧,斟酌好采訪過程中的用詞,找好采訪切入點,保證采訪內容的深度,掌控整個采訪的節(jié)奏。在短時間內獲取受訪者的信任,順利完成采訪活動。只有在采訪之前做好充分的信息收集與準備,才能夠沉著的應對采訪過程中的突發(fā)情況,拓展采訪內容的范疇,獲取到更多有價值的采訪信息。如果準備不充分,對采訪對象或者是新聞事件不夠了解,采訪切入點選擇錯誤,采訪問題問不到點子上,導致采訪過程尷尬,獲取不到有價值的采訪信息,進而影響到新聞的制作。
在進行新聞背景資料收集的時候,新聞記者不能將自己局限在網(wǎng)上與圖書館中。更多的新聞資料需要記者親身深入到新聞事件中進行觀察。記者需要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基層中,來到新聞現(xiàn)場,盡可能多地與群眾進行接觸與溝通,擴大信息的收集范圍。對收集到的資料與信息保持冷靜態(tài)度,不過于依賴信息。為了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記者要學會對信息進行分析與驗證,不采用不可靠的、真實性有待商榷的采訪信息。由此才可以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2 采訪技巧的應用
2.1 營造良好氛圍,學會提問
對于受訪者而言,好的采訪環(huán)境會有助于他們?yōu)椴稍L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新聞記者在開始采訪以前要為受訪者營造出良好的采訪環(huán)境,減少受訪者的緊張感,拉近自身與受訪者的距離。開場白或者是第一個采訪問題尤為重要。精心準備的開場白可以提高受訪者對記者的信任感與好感,第一個采訪問題的難度一般要簡單、輕松很多,幫助受訪者打開話題,提高受訪者的參與性,進而循序漸進的引導受訪者深入?yún)⑴c到話題中來,適當?shù)靥岢鲫P鍵性的問題,升華整個采訪主題。在采訪過程中要學會追問受訪者,由此使得采訪話題不斷深入,進入到深度訪談中來。這對收集到有效信息十分重要。如果出現(xiàn)受訪者回避問題的情況,就要適當?shù)馗牟稍L技巧,以圓融的方式進行提問??偠灾?,良好的采訪環(huán)境是開展采訪工作的基礎。好的提問技巧,可以提高采訪內容的質量。
2.2 學會傾聽與觀察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不光要學會提問,還要學會傾聽,給予受訪者更多說話的權利。在傾聽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受訪者的反應,揣摩受訪者的心態(tài),感悟受訪者的想法,甚至抓住受訪者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紕漏,通過各種細節(jié)獲取采訪信息,這些信息都對記者在進行后續(xù)的采訪報道寫作時會帶來幫助。由此獲取進一步采訪的線索,根據(jù)受訪者的表現(xiàn)設計接下來的問題。在傾聽的過程中,記者可以對受訪者有另一個角度的認識,可以將自身的認識與理解作為參考放置到訪談的過程中。
2.3 適當引導,與受訪者展開互動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學會掌控整個采訪的節(jié)奏,因此學會引導受訪者也很重要。如果受訪者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出現(xiàn)偏頗或者是言語、思維表達不清楚的情況,就可以適當?shù)貙κ茉L者進行引導。減少受訪者的緊張感,幫助受訪者理清思路,引入正軌,回到問題當中來,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必要情況下,記者可以打斷受訪者,進而保證采訪活動的順利進行。
選擇采用技巧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根據(jù)受訪者的工作、性格與社會地位等來選擇采訪的方式。比如對于普通的民眾,采訪的問題要盡量簡單、直接,在采訪的過程中也要盡可能多的引導。在采訪公眾人物的時候,提問的問題要直擊要害。采訪對象是專家學者的時候,要站在人民的角度,提問大家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記者其實代表了廣大收看新聞的觀眾,在提問問題的時候也要站在觀眾的位置進行考慮。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學會與受訪者展開良性的互動。進行溝通與交流,可以獲得受訪者的信任。在這種良好的互動下,營造出輕松的采訪氣氛。
2.4 做好采訪內容的記錄
在新聞采訪的過程當中,可以采用各種方式來對采訪內容進行記錄。一般而言,主要采用的記錄方式是錄音錄像。在采訪的過程當中,記錄工作不應該影響到訪談工作的正常進行。在記錄采訪內容的時候,不管通過何種方式,都要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在關鍵的采訪部分尤其要重點記錄,在采訪結束之后,要做好采訪內容的保管工作。記者要時常回顧這些采訪記錄,總結經(jīng)驗,找出不足,由此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采訪水平。
2.5 以事件為中心,找準角度
在我們就新聞事件采訪的時候。所有采訪問題的設置都要緊緊圍繞在事件周圍,但是在面對不同身份的受訪者的時候,提問時要找準采訪的角度。比如就同一新聞事件而言,在采訪群眾時,問題主要集中在群眾對該事件的看法。在采訪專家學者的時候,就需要專家學者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在采訪新聞當事人的時候,要學會引導,還原事件發(fā)生的時候當事人的心理,真實地記錄新聞當事人的看法。新聞事件涉及到的社會群體有許多,采訪的角度也有許多,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就可以獲取不同的新聞信息,由此可以更加深入地就新聞事件進行討論,引發(fā)社會上的關注,產(chǎn)生一定的輿論效應,提高新聞報道的內容價值與新聞事件的社會價值。
3 提高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方法
3.1 加強語言訓練
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寫作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要達到專業(yè)要求。記者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與文化水平,要想保證采訪的質量,記者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豐富知識儲備,加強語言訓練。在進行新聞采訪的時候,可以簡明扼要地提出問題,使問題具有價值性。在對采訪稿件進行整理的時候,可以用精準的措辭還原新聞事件,用生動的語言做出新聞評論,也防止在采訪過程中出現(xiàn)遣詞造句方面的錯誤,提高采訪報道的文學價值性。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要多讀新聞報道,多看新聞采訪方面的書籍與資料。
3.2 提高道德素養(yǎng)
記者代表著一個社會的良知。采訪記者不僅要在專業(yè)水平上有所造詣,更要學會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嚴以律己,具備社會責任心。要堅定自己作為一個中國公民的政治立場,堅持事實求是,不寫虛假新聞,不誹謗社會人物,客觀地進行新聞采訪,想人民之所想,不收錢辦事。堅持為百姓代言,為人民發(fā)聲。
3.3 要有不怕艱苦的意志
新聞采訪需要深入到新聞發(fā)生地進行實地報道。工作過程中存在著各種不可預知性與危險性。但是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fā)布新聞是我們的職責,因此,記者也需要在第一時間趕往新聞發(fā)生地點。這就需要采訪者有不怕艱苦的意志。不怕苦,不怕難,敢于應對各種危險情況與突發(fā)現(xiàn)象,在相對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中,也能順利地完成采訪工作,為群眾及時地報道新聞。
4 結束語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在采訪過程中,我們要講究技巧與辦法,不斷豐富自身的閱歷,深入到新聞事件當中,學會觀察與積累,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嫻熟地運用各種采訪技巧,出色地完成采訪工作,這樣才能采訪出具有價值的新聞資料,貢獻出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孟冬玲.記者采訪技巧分析[J].華章,2014(11):348.
[2]楊旭.新聞記者的采訪風格與技巧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15):166.
[3]姚紅松.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的采訪策略方法分析[J].科技傳播,2015(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