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
摘要:在新課標的實施下,隨著新課改教材的投入使用,給初中英語教學也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這不僅是我們初中英語的教育者的幸運之處,也是廣大普通學生之福。在初中英語的教學實踐中,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改革也在趨勢范圍內,而在課堂的高效教學上,為學生自我的充分表現(xiàn)力的發(fā)展和自我水平的發(fā)展留出空間,更是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靈魂所在。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有效渠道。高效教學方法是相同的時間內獲得更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十分有效,恰當?shù)慕虒W方法,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不當?shù)慕虒W方法則使學生不太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英語教師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十分重要。只要能夠讓學生易于接受,符合學生規(guī)律,具有良好教學成效的教學方法就是高效方法。那些與學生實際不符合,與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相違背,實效性差的教學方法均不能稱之為高效的教學方法。
一、實現(xiàn)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議
(一)積極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可或缺,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特別是在當今科技信息時代,新技術#新知識不斷的出現(xiàn),作為教師需要加強相關業(yè)務學習,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能力與知識,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理念,緊密聯(lián)系時代的發(fā)展特點,將先進的科技化信息技術,應用到實際教學理念中,從而科學合理地設計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以此來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教學技巧,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覺性。在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第一人,作為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認識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使得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如,有些學生學習單詞特別快,而部分學生對英語朗誦比較感興趣,其他學生對寫作感興趣。教師需要抓住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優(yōu)點,在課堂中,積極組織趣味性的英語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
制訂教學計劃和設計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兼顧每一位學生,將教學精力應用在具體教學中。同時,要廣泛開展相關教學活動,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學習興趣,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興趣和特點,避免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做到統(tǒng)籌兼顧,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英語成績。
(四)重視學生心理動態(tài)
在制訂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還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特別是初中學生,由于心理還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若兼顧不到容易讓學生產生巨大的心理變化。因此,教師在選擇課堂教學形式時,應該注意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課堂教學應該勞逸結合和快慢適度,使得學生的心理能夠張弛有度,在實際英語課堂中,既能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與壓力,又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五)靈活性與隨機性
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制訂中,要具有多樣性。教師需要掌握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隨機性,課堂活動可能隨時會出現(xiàn)一些突發(fā)情況。因此,教師一定要懂得靈活應變,對于某些特殊情況,可能之前的教學設計完全失去作用,這時候,教師就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自由發(fā)揮。
(六)更新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氛圍環(huán)境
新課程模式主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主要還是倡導體驗與實踐相結合、參與參加并重,注重學生的學習策略的養(yǎng)成,為了終身的學習環(huán)境奠定堅實的基礎?!冻踔杏⒄Z課程標準》強調,初中生就是應該達到學習策略和目標比較明確,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與合作,并且兼顧探究的學習和學習方式的研究。而學習方式方法的轉變也會相應帶來學生的學習反應的改變。在學生過去以及被動的反應機制下,有計劃和有目的性的行動準則,就只是學生學習意識與自學能力的體現(xiàn),這也將促進成績的提高,在增強學生自學意識方面也就顯得很重要。也就是這種意識,廣大學生才會變真正地被動為主動,才會真正養(yǎng)成自學習慣,培養(yǎng)起自學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們對初中英語的理解和學習。
二、打造高效初中英語課堂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英語課堂不管是表演,做游戲還是別的課堂活動,其主體都應是學生,不是老師。教學方法是否有效關鍵在于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生活性原則
教學方式一定要以生為本,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能力實際,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會不可避免地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這一點上,一些英語教師雖然有這個意識,但卻沒有做出真正的努力。
(三)適度性原則
對于教學方法一定要把握度,一是把握課堂活動的尺度,寬嚴適度,動靜適度,所謂過猶不及;二是把握任務的難度,能夠讓學生總是處于“跳一跳能夠到”的狀態(tài)應是我們的教學追求,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總會出現(xiàn)任務下達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現(xiàn)有知識水平,致使學生積極性受挫的例子,而這樣的情形多次出現(xiàn)后,教師再想扭轉自己課堂教學的頹勢就很難了。在這一點上以生為本同樣重要。
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只有采取堅持新課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實際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才能夠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究和總結,著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愿意學習英語,充分整合教材資源,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設計有效的練習模式,合理利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牛津初中英語教材[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2]黃文源.英語新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