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毛澤東影響中國的關(guān)鍵詞

      2017-04-21 19:31:19胡松濤
      美文 2016年13期
      關(guān)鍵詞:筆桿子治病救人孺子牛

      與天奮斗,其樂無窮!

      與地奮斗,其樂無窮!

      青年毛澤東,一介白身。他在日記中寫道:“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與《詩經(jīng)》握手,有《詩經(jīng)》遺風(fēng)。

      這是一個偉大靈魂的歌唱。

      天上一句,地上一句,人間一句,一氣呵成,陽氣充沛。生命可以如此自負(fù),做人可以如此張揚。

      毛澤東的這段話中,有一個主語,就是始終沒有露面的“我”?!拔摇北P坐在歷史的天地之間,面對高天、厚土、眾人。那是一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我”,仿佛高喊一聲“我來也!”天馬行空,在奮斗中,體會到生命的大快活、大喜悅。那個“我”,是一個浪漫而豪邁的大我!是我之強大而飛揚的精神!

      噫兮,毛澤東的這幾句,“從天上一筆一筆往下寫”(李亞偉詩句)——不,它不是寫的,而是天賜的好句子。節(jié)奏感、旋律感很強,朗朗上口,如歌如詩,形成可與天籟媲美的結(jié)構(gòu)。讀起來,上天入地,有一種飛行的感覺。三層意思宛然古詩三章,每章兩句,每句四言,很漂亮。三段反復(fù)回環(huán),體式、句法完全相同,只是每節(jié)中各換一個字,在略加變化中,將要表達(dá)的意思推向深處。三段節(jié)律整齊統(tǒng)一,有排比之妙;采用歌謠般的復(fù)沓形式,反復(fù)強調(diào)“奮斗”及它帶來的“其樂無窮”,表達(dá)的奮斗指向和奮斗精神十分明確。它成為名言,這是必須的。把它收入毛澤東詩詞集中,也是可以的。

      毛澤東發(fā)明的這個格言,最早是《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一書透露出來的。據(jù)說是毛澤東1916年寫在日記中的。1966年7月26日,新華社通訊《毛主席,您給我們增添了無限革命勇氣和力量》中刊載了這句語錄,它得以空前流行。

      “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哲學(xué)家李澤厚在引用了毛澤東這幾句話后評價說:“以不斷運動、頑強奮斗、克服‘抵抗、實現(xiàn)自我表現(xiàn)為人性快樂,是青年毛澤東的思想和行為的主要特征。”李澤厚還說:毛澤東后來的“不破不立、一分為二、斗爭哲學(xué)……在一定意義上正是毛早年的‘與天奮斗‘與地奮斗‘與人奮斗的繼續(xù)”。

      “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這充滿戰(zhàn)斗豪情的名言,成為毛澤東一生的標(biāo)志性口號。

      毛澤東一生強調(diào)“斗”字。他帶領(lǐng)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與國內(nèi)外敵人斗,與錯誤思想斗,與人性之惡斗,與想象中的敵人斗,“同地球開戰(zhàn)”,“向全世界作戰(zhàn)”。真可謂:戰(zhàn)天斗地,批人斗己,生命不息,斗爭不止。他說:“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p>

      毛澤東活了一輩子,斗了一輩子,斗斗斗,斗得歡天喜地,斗得激情澎湃,斗得肌肉歡快,斗得精神昂揚。他還要跟上帝斗。晚年的毛澤東說:“我要上天貼大字報,說上帝不好,因為現(xiàn)在上帝不幫助第三世界,幫助帝國主義?!彼€要斗到地獄里,與閻王斗上一斗。他說:“我要到閻王那里去搞革命了,把地獄中的制度破壞一下?!?/p>

      臨事處世,儒家講“和”,道家講“無為”“道法自然”,佛家講“慈悲”,毛澤東選擇“斗爭”。毛澤東對于世界,除了欣賞,主要是斗爭,是奮斗。他與這個天地人構(gòu)成的世界發(fā)生關(guān)系,主要是斗爭的關(guān)系。正如劉亞洲所說:毛澤東“畢生造反。造父親的反造老師的反造國民黨的反造蘇聯(lián)的反。凡是能造的反他都造遍了。他當(dāng)之無愧是造反專家。他雄文四卷,萬語千言,全部精髓就是一個字:反,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與人斗更加其樂融融?!?/p>

      順便糾正一下,一些文章中,將毛澤東的這段名言寫成“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漏掉一個“奮”字,這是不準(zhǔn)確的。斗與奮斗,可不是一回事,“奮斗”是正能量,是褒義詞,“斗”是一個中性詞甚至包含貶義。

      我記得曾有人將毛澤東的“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重新標(biāo)點為:“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還有人將“與天奮斗,其樂無窮!……”改成“與天奮斗,其悲無窮!……”以及“與天奮斗,后患無窮!……”等等,類似這樣的文字游戲很好玩,它所傳達(dá)出來的意義也很豐富,耐人尋味。哈!如果一段文字,能夠讓人重新斷句、反復(fù)解構(gòu),這樣的文字無疑是著名的,并且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道德經(jīng)》中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有人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庇腥藬嗑錇椋骸暗揽?,道非,常道?!蹦憧催@多么有趣。天下之大,文章眾多,如此讓人玩味不已的文字還真不多呢。

      指點江山

      毛澤東有一首詞叫《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xué)少年,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這是毛澤東的青年之作,寫于1925年,那一年,他30出頭。這一篇,成就甚高。說它“成就甚高”,眾多評論大家都是從詩詞藝術(shù)的角度進(jìn)行評說。王蒙看了,產(chǎn)生的是青春與才華的共鳴。他說,他青年時代讀到這首詞,“找到了青春的感覺,秋天的感覺,生命的感覺”,“我感到的是震動更是共鳴。青春原來可以這樣強健,才華原來可以這樣縱橫,英武原來可以這樣蓬勃,氣概原來可以這樣揮灑。”

      筆者以為,《沁園春·長沙》“成就甚高”的一個重要標(biāo)志是,這一首詞中,鹓動鸞飛般,連綿不斷地打造出一串成語、熟語,是毛澤東的其他詩詞中所罕見的。比如:萬山紅遍。百舸爭流。誰主沉浮。崢嶸歲月。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真是:詞詞生造,字字珠璣,新警之極,不可思議。洪亮,莊重,形象,多聲部,像是詞語的交響樂。

      若干年后,毛澤東在解釋這首詞中的“中流擊水”時,還隨手寫下當(dāng)年寫作、如今失傳得只剩下兩行的殘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dāng)水擊三千里?!边@又是一個名句。

      前輩詩人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毛澤東則“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不僅不“摧眉折腰”,還要把權(quán)貴當(dāng)糞土,這才是“指點江山”。

      毛澤東這些指天劃地、驅(qū)山走海的詞語,干凈、闊大、美哉洋洋、好意象,眩目、流暢,似波濤涌動,具有原創(chuàng)性,是開山之作。再加上毛澤東的話語是主流話語,曾在數(shù)十年間廣泛宣傳,反復(fù)重復(fù),所以家喻戶曉,著在人口,成為廣大人群中使用最為頻繁的“詞”。

      毛澤東創(chuàng)造的這組詞語,有入畫的,比如李可染先生曾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畫,1962年至1964年間,李可染畫了至少七幅《萬山紅遍》。有作為報刊名稱的,如《指點江山》《萬山紅遍》曾被作為報刊的名稱。有作為文章題目、社論標(biāo)題的。有作為電影、電視、小說、歌曲名字的……足見其影響之大。

      詩詞中的好句子被人反復(fù)使用,漸漸成為成語,在中華文學(xué)的長廊中不乏其例。但是,一首詩詞中能夠出現(xiàn)數(shù)個大家認(rèn)可的詞語、認(rèn)可的警句、認(rèn)可的格言,這樣的詩詞也是比較罕見的。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例。像“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宛轉(zhuǎn)蛾眉”,它最初是寫楊貴妃的,如今成為中國描寫女子美麗的經(jīng)典句子。像“梨花一枝春帶雨”,濃縮為成語“梨花帶雨”,一千多年前為哭泣的楊貴妃定格;現(xiàn)在你看到一個年輕女子在哭,你想不起來比這更好的句子了,它為所有哭泣的美女定義。再比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是生命中最深情的部分,成為中國夫婦最常用的誓言,成為中國人對愛情的最高祝愿。一首詩中出現(xiàn)那么多美妙的詞句,宛如遠(yuǎn)夢里的盛大花開,富麗繁華,給人以驚艷之感。

      槍桿子,筆桿子

      看透了槍桿子,了解了筆桿子,歷史的真相就八九不離十了。

      1927年之前的中國共產(chǎn)黨,懵懵懂懂的,是幼年的共產(chǎn)黨,它不太了解“槍桿子”的重要性,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它沒有任何應(yīng)對準(zhǔn)備。結(jié)果,在國民黨“槍桿子”的鎮(zhèn)壓下,共產(chǎn)黨人血流成河,一敗涂地。慘痛的教訓(xùn),引起毛澤東的思索。

      1927年6月,首先覺悟了的毛澤東提出“以槍桿子對付槍桿子”。

      1927年8月7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漢口緊急會議(通稱八七會議)上說:“須知政權(quán)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p>

      毛澤東聞名中外的名言“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由此而來。

      毛澤東用八個大字,對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的基本手段,進(jìn)行了最精辟最深刻最高度的概括。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毛澤東的這一聲,帶著同志的血跡,在一個最關(guān)鍵的時刻,用最通俗最尖銳的話說出來,喚醒了黨人,打醒了歷史,打響了天地。所謂“一言興邦”之言,就是這樣的話語。

      “1927年,我在武漢時還是個白面書生?!泵珴蓶|說,“在1927年以前,我是沒有準(zhǔn)備打仗的?!麄冇每植赖臍⑷宿k法,逼得我和許多同志向敵人學(xué)習(xí),蔣介石可以拿槍殺傷我們,我們也可以拿槍殺傷他們。”他又說:“像我這樣一個人,從前并不會打仗,甚至連想也沒想到過要打仗,可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強迫我拿起武器?!?/p>

      “白面書生”毛澤東就這樣帶領(lǐng)農(nóng)民武裝走上了井岡山。

      毛澤東提出“槍桿子中奪取政權(quán)”,與中央的主張有些不同,因此受到責(zé)難。毛澤東回憶說:“他們在湖南弄到一個小冊子,里面有我說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這樣的話,他們就大為惱火,說槍桿子里面怎么能出政權(quán)?于是把我的政治局候補委員撤了?!薄澳莻€時候,給我安了一個名字叫‘槍桿子主義,因為我說了一句‘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他們說政權(quán)哪里是槍桿子里頭出來的呢?馬克思沒有講過,書上沒有那么一句現(xiàn)成的話,因此就說我犯了錯誤,就封我一個‘槍桿子主義?!?/p>

      盡管受到方方面面的批評,毛澤東并沒有止步,他堅定不移地實踐著用“槍桿子”改造世界的信念。

      真主穆罕默德說:“我?guī)е鴦汀豆盘m經(jīng)》來。”一方面,毛澤東深諳“槍桿子”的重大意義,“槍桿子里出農(nóng)會、出工會、出政權(quán)、出共產(chǎn)黨, 槍桿子里出一切,這是真理”。另一方面,他并沒有局限于“槍桿子”,沒有在“槍桿子”面前止步。

      1939年12月,毛澤東在延安各界紀(jì)念一二·九運動四周年大會上說:“如果知識分子跟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結(jié)合起來,就是說,筆桿子跟槍桿子結(jié)合起來,那末,事情就好辦了。拿破侖說,一支筆可以當(dāng)?shù)眠^三千支毛瑟槍。但是,要是沒有鐵做的毛瑟槍,這個筆桿子也是無用的?!?/p>

      毛澤東還說,“武化和文化不結(jié)合,武裝斗爭也不能成功”。“要能打文仗,也能打武仗?!泵珴蓶|把”筆桿子”放在跟“槍桿子”并重的位置。

      文武之道,大權(quán)之要。對此,前人都有認(rèn)識,并且用種種話語和不同方式表達(dá)這種思想。毛澤東將文與武這對老問題,形象地用“筆桿子”“槍桿子”這種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話表示出來,是個創(chuàng)造。這下子,大家都聽懂了,連沒有文化的老百姓都聽懂了。隨后,“筆桿子”“槍桿子”就流行起來。

      1940年6月9日,朱德在延安魯藝舉行的建院二周年紀(jì)念大會上致辭,他說:“在前方,我們拿槍桿子的打得很熱鬧,你們拿筆桿子的打得雖然也還熱鬧,但是還不夠。這里,我們希望前后方的槍桿子和筆桿子能親密地聯(lián)合起來?!?/p>

      毛澤東是將槍桿子和筆桿子結(jié)合得最好的一個人。他一手拿筆,一手持劍,兩手都很硬。他以文武兩手,打倒國民黨,建立新中國。

      可以說,毛澤東通過蔣介石的槍桿子認(rèn)識了蔣介石,蔣介石通過毛澤東的“兩桿子”見識了毛澤東。

      毛澤東領(lǐng)導(dǎo)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勝利,是筆桿子和槍桿子的勝利。

      毛澤東這一輩子,對“槍桿子”有著最尖銳最深刻的理解——

      他在革命年代說:“中國革命沒有槍桿子不行?!薄爸袊氖?,歷來是有槍為大。我們要干革命,沒有槍是不行的?!?/p>

      他在執(zhí)政之后說:“什么叫政權(quán)?主要是軍隊。沒有軍隊,就沒有政權(quán)。什么叫獨立?就是軍隊。沒有軍隊,就沒有獨立。什么叫自由?自由也是軍隊。沒有軍隊,就沒有自由,人家就要壓迫你們。什么叫平等?沒有軍隊,誰同你們講平等?!薄笆裁唇姓?quán)?什么叫力量?沒有別的,只有軍隊?!泵珴蓶|自問自答,問得尖銳,答得有力。可以說,設(shè)問作答,直奔要害,抓住本質(zhì),斬釘截鐵。

      毛澤東類似的話還很多。他的這些話,深刻地揭示了軍隊的極端重要性,何其有力!何其坦率!

      1958年9月,在最高國務(wù)會議上的第一次講話中,毛繼續(xù)講述他的“兩桿子”理論:“單拿筆桿不行,一手拿筆桿,一手拿槍桿,又是文化,又是武化?!?/p>

      “兩桿子”理論,讓人印象深刻。

      1961年9月,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訪華,他問毛澤東:“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這句話,不知應(yīng)怎樣理解?毛澤東回答說:就是說革命要經(jīng)過戰(zhàn)爭。

      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央政治局?jǐn)U大會議上說:“資產(chǎn)階級搞顛覆活動,也是思想領(lǐng)先,先把人們的思想搞亂。另一個是搞軍隊,抓槍桿子。文武相配合,抓輿論,又抓槍桿子,他們就能搞反革命政變?!薄皹寳U子,筆桿子,奪取政權(quán)非這兩桿子不可。”林彪的這些話很有名。5月21日,周恩來也在會上說:“修正主義搞政變,基礎(chǔ)是一文一武,掌握筆桿子、槍桿子,兩個都占領(lǐng)了,就動手……”周恩來和林彪的話,它與毛澤東的思想一致,是毛澤東“兩桿子”理論的另一種表達(dá)。

      槍桿子是物質(zhì)力量,筆桿子是精神力量。

      是槍桿子服從筆桿子?或是筆桿子服從槍桿子?

      從某種意義上講,歷史上的任何爭紛都是槍桿子和筆桿子的爭紛,都是槍桿子和筆桿子掌握在誰手中的爭紛。正所謂:筆桿子與筆桿子、槍桿子與槍桿子、槍桿子與筆桿子,一場混戰(zhàn)幾千年,地上紙上都是血?!恳粓龃髞y,就是槍桿子和筆桿子攪和的。

      “槍桿子,筆桿子,奪取政權(quán)非這兩桿子不可。”當(dāng)然,光有這“兩桿子”,沒有時運,沒有天時、地利、人和,也不成。或者說,薄地凡夫,沒有福報,天不允許,自己承受不了,也不成。不僅不成,弄不好,還容易把自己的小命玩進(jìn)去。玩了一輩子“槍桿子”的林彪,就把自己的小命玩丟了。

      當(dāng)然,還要防止槍桿子命令筆桿子,筆桿子變成槍桿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底,毛澤東引兵井岡,點燃星火,在偏僻貧窮的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jù)地。根據(jù)地在敵人的封鎖下,缺吃少穿,不少人看不到希望,對紅軍的前途有些悲觀。1929年12月底,深得毛澤東喜愛的下屬林彪給毛澤東寫信,反映部隊的這種情緒。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給林彪回信,信中說:“這里用得著中國的一句老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就是說,現(xiàn)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fā)展會是很快的。”

      毛澤東在這封信中還精彩地寫道:“中國是全國都布滿了干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話,正是時局發(fā)展的適當(dāng)?shù)拿鑼憽V灰匆豢丛S多地方工人罷工、農(nóng)民暴動、士兵嘩變、學(xué)生罷課的發(fā)展,就知道這個‘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時期,毫無疑義地是不遠(yuǎn)了?!ǜ锩叱保┧钦驹诤0哆b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yuǎn)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話, 很形象,既表明毛澤東是堅定的革命樂觀主義,又鼓勵了革命者、追隨者的信心。

      毛澤東是戰(zhàn)略大師?!靶切侵?,可以燎原”這個戰(zhàn)略預(yù)見,使人們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迷茫中看到方向,在失敗中看到勝利的希望。

      果然,中國共產(chǎn)黨以燎原之勢發(fā)展。不久之后,建立了一個新中國。

      全國解放前夕的1948年2月,林彪向中央提出,公開刊行毛澤東當(dāng)年的這封信時,不要公布他的姓名——他怕影響他的形象。此時的林彪,已是國內(nèi)外著名的將領(lǐng)。毛澤東同意了林彪的這個要求。

      1950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出版的時候,毛澤東給林彪的這封信,被毛澤東改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中批評林彪的話,也進(jìn)行了刪改。

      文章起什么題目,很重要。一個好題目,可以奪人的眼球子,足以把那些平庸的題目甩得遠(yuǎn)遠(yuǎn)的。一個讀書人,見一本書,先看目錄,那些好的文章題目,就像一個出色的女子一樣會脫穎而出,誰也擋不住。讀書人往往會徑直翻到好題目的那一頁,如同舞會的主賓從舞池里挑出最漂亮的舞伴一樣。

      毛澤東在1958年初的南寧會議上說:“辦報的不但要會寫文章,而且要選好題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聞也得有很醒目的標(biāo)題?!焙翢o疑問,作為文章題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為概括和響亮,既彰顯了觀點主張,又醒目了標(biāo)題,是好題目。這樣的標(biāo)題,體現(xiàn)了他一貫提倡的:文章要有“中國氣派,不要歐化,不要洋八股,不要刻板,要生動活潑”。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的題目,就想看文章的內(nèi)容。

      正因為有個好題目,毛澤東的這篇文章,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老話,得以更為廣泛地流傳。

      1962年8月8日,遙遠(yuǎn)的厄瓜多爾的“人民行動運動”領(lǐng)導(dǎo)人阿勞霍在受到毛澤東接見時說:“我們那里有毛主席的著作,像《矛盾論》《實踐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把它們當(dāng)作我們斗爭的指南?!?/p>

      毛澤東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中國的一句老話”。

      “星火燎原”的意思,可以追溯到《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原,不可向邇?!薄逗鬂h書》也有“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的話。明人張居正在《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中說:“究觀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職、貪賭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gòu)扇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清代嚴(yán)有禧的《漱華隨筆·賀相國》也說:“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蟻穴潰堤?!薄段饔斡洝分姓f:“星星之火,能燒萬頃之田邊?!泵珴蓶|十分善于用民族的言語、民間的老話,講他的革命的道理、嶄新的理論。

      明朝朱國楨的《涌幢小品》有一句話:“星星之火,勺水可滅?!泵珴蓶|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其道而用之。兩則話語放在一起品,亦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老話,因為毛澤東的使用而得以在更大范圍內(nèi)傳播。解放軍出版社1959年底開始出版的《星火燎原》叢書10卷,是中國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回憶錄。這個書名,源自于毛澤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名“星火燎原”四個字,也是請毛澤東專門題寫的。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人,可以自己完善自己,自己提高自己。

      人,更需要外援?!皯颓氨押螅尾【热恕?,就是來自外面的援助。

      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毛澤東治病救人。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救人,亦是“補人”——通過外面的力量,修補思想上的漏洞與缺點,使人的思想品質(zhì)更健康、更高尚一些。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這兩個詞,都是老詞、老話。

      懲前毖后,典出《詩·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后患?!睋?jù)說是周成王的自警之詞。意思是說,我當(dāng)從所受的懲罰中吸取教訓(xùn),小心謹(jǐn)慎,以免再遭其他禍患。后來,人們將這兩句詩凝簡成“懲前毖后”一句成語,成為勸戒的話語,意思是吸取以前的教訓(xùn),以后謹(jǐn)慎小心,不重犯錯誤。

      治病救人,典出晉代葛洪的《神仙傳》:“沈羲,吳郡人,學(xué)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敝尾【热?,就是治好病,起死回生,把人的生命挽救過來。

      毛澤東把“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兩個詞拿過來,整合到一起,作為整風(fēng)的一個方法??芍^,仁心妙手,渾然天成。

      在運用語言方面,“舊”中出“新”、“淺”中出“新”、“俗”中出“新”,這都是毛澤東的拿手好戲,他使用得得心應(yīng)手。

      1942年2月1日,毛澤東在中央黨校開學(xué)典禮上發(fā)表演說《整頓黨的作風(fēng)》,其中說道:

      我們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有兩條宗旨是必須注意的:第一是“懲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fā),不講情面,要以科學(xué)的態(tài)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后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這就是“懲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們揭發(fā)錯誤、批評缺點的目的,好像醫(y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而不是為了把人整死。一個人發(fā)了闌尾炎,醫(yī)生把闌尾割了,這個人就救出來了。任何犯錯誤的人,只要他不諱疾忌醫(yī),不固執(zhí)錯誤,以至于達(dá)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而是老老實實,真正愿意醫(yī)治,愿意改正,我們就要歡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變?yōu)橐粋€好同志。這個工作決不是痛快一時,亂打一頓,所能奏效的。對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決不能采取魯莽的態(tài)度,必須采用“治病救人”的態(tài)度,才是正確有效的辦法。

      從此以后,“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成為中共詞典中最流行、最常用的詞語之一。毛澤東說:“今后應(yīng)當(dāng)繼續(xù)這種工作,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更大地展開黨內(nèi)的思想教育。”

      毛澤東的“治病救人”,已經(jīng)不是古語原意中醫(yī)生“治病救人”的意思了。

      從詞語的角度來講,毛澤東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流”不是“源”,但是通過毛澤東的改造,保有古典文字,裝入新的內(nèi)容,已經(jīng)脫胎換骨。雖然一字不移、殼子依舊,卻是內(nèi)容置換、面貌一新,可謂舊瓶裝新酒——新的美酒把那舊瓶的光彩也提高了許多。

      毫無疑問,經(jīng)過毛澤東之手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已經(jīng)由一個具體意義的詞變?yōu)橐粋€內(nèi)涵更豐富的詞,由一個沒有顏色背景的詞變成一個具有紅色背景的詞。

      不能不承認(rèn),毛澤東把“治病救人”這個治療身體疾病的詞,拿來用于解決思想上的“病”——認(rèn)識上的分歧、是非上的問題、非對抗性的矛盾——很形象,很貼切,容易為人們所接受?!爸沃尾 钡脑捳Z,也讓許多身體上得過病得到及時醫(yī)治的人感到親切。

      中共歷史上,“黨內(nèi)斗爭有正確的與錯誤的兩個傳統(tǒng)”(劉少奇)。錯誤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為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取消黨內(nèi)斗爭,這是右的傾向;一種是“殘酷斗爭,無情打擊”,這是左的傾向。特別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王明路線統(tǒng)治時期,在黨內(nèi)斗爭中進(jìn)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對同志一有懷疑,拉出去就殺,使中共損失慘重,許多人是親歷者、受害者。毛澤東說:“人總是有情的,何況是對同志呢?‘無情打擊只會在黨內(nèi)造成對立,鬧不團(tuán)結(jié),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打來打去弄得大家不和氣,黨的事業(yè)不興旺、不發(fā)達(dá),同志們大家都不高興?!?/p>

      毛澤東說:“遵義會議以前,在黨內(nèi)關(guān)系問題上,主要偏向是過火的斗爭。遵義會議以后,黨內(nèi)的主要偏向是自由主義?!毖影舱L(fēng)中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對以上兩種“主要偏向”的扭轉(zhuǎn),是一個全新的思路。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讓許多從殘酷政治斗爭中活過來的人,感到友好與溫暖。延安時期,毛澤東還提出了“一個不殺,大部不捉”的八字方針。就是說,即使證據(jù)確鑿的特務(wù),也不殺一個,更不要隨便抓人?!耙粋€不殺,大部不捉”這句話,至今仍使用著。

      毛澤東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達(dá)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團(tuán)結(jié)人的目的。

      1962年7月15日,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拉希迪贊揚毛澤東的“治病救人”,他說:毛澤東是一位診斷了并且治好了中國社會疾病的偉大醫(yī)生,所作的診斷和治療具有偉大的世界意義。毛澤東回答說:“如果拿醫(yī)生作比喻,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醫(yī)生。我和我們的黨在一起, 治好了中國社會的一些病。但是,也還有一些病,發(fā)現(xiàn)了還沒有治好,也有一些病,我們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p>

      古語說“上醫(yī)醫(yī)國,中醫(yī)醫(yī)人,下醫(yī)醫(yī)病”,毛澤東的治病救人,是醫(yī)病,是醫(yī)人,也是醫(yī)國。

      再說幾句題外話——

      延安時期,是毛澤東話語的塑造和構(gòu)建時期,那個時期的許多詞語成為以后幾十年間使用最頻繁的基本詞匯,比如“整風(fēng)”“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評與自我批評”“團(tuán)結(jié)—批評—團(tuán)結(jié)”“擁軍優(yōu)屬,擁政愛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等,由這些紅色詞匯構(gòu)成的思想與方法,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鬧革命、搞建設(shè)的基本工作指導(dǎo)和基本套路。

      據(jù)說,河北的邯鄲是中國出成語最多的地方,有人甚至說這里出了1500多條成語。毫無疑問,延安是盛產(chǎn)革命話語、革命詞語的地方。在二十世紀(jì)三四十年代,中共中央在延安“定都”十三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的豐富多彩的革命詞語,影響了全中國人民的語言習(xí)慣,若有人統(tǒng)計一下中共在延安時期創(chuàng)造的革命詞語,那將是很有意思的……

      孺子牛

      孺子牛,此牛不是凡牛。

      它從大戶人家左丘明府里出生,經(jīng)大手筆魯迅調(diào)養(yǎng),由駕車人毛澤東御筆點睛,神鞭趕出,于是乎,這頭兩千多歲的牛就不同凡響了。且聽我慢慢道來——

      “孺子?!币辉~,最早見于《左傳·哀公六年》。說的是:齊景公溺愛兒子,自己四肢著地,做牛狀,讓兒子騎在上面,口里還銜著一根繩子,讓兒子像牽牛一樣牽著,兒子不小心從他背上掉下來,繩子一緊,把他的老牙扯斷了。

      “孺子?!边@個典故,比喻的是如何疼愛兒女。

      這件事情過去了一兩千年,人們幾乎把它忘記了。但是,事情忽然因為一個大人物發(fā)生了變化。——所謂大人物,就是那些能夠使平凡事物忽然起變化并且使那個不為人注意的事物變得引人注目的人。

      1932年10月5日,那天晴,或是陰,不知道了。郁達(dá)夫和王映霞邀魯迅夫婦于聚豐園話別。席間,魯迅哼成七律《自嘲》,其中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句。魯迅將一個沉默一千多年的“老牛”牽到當(dāng)代人面前。同月12日,魯迅將自己的這首詩書成條幅贈柳亞子,詩后題有跋語:“達(dá)夫賞飯,閑人打油,偷得半聯(lián),湊成一律,以請亞子先生教正?!笨梢?,魯迅對這兩句詩多么滿意。

      這兩句詩傳到了毛澤東那里,毛澤東也喜歡。毛澤東沉吟再三,并且將“孺子?!币辉~推向更加遼闊的境界。1942年5月23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

      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yīng)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千夫”在這里就是指敵人,對于無論什么兇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叭孀印痹谶@里就是說無產(chǎn)階級和人民大眾。一切共產(chǎn)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yīng)該學(xué)魯迅的榜樣,做無產(chǎn)階級和人民大眾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當(dāng)時,許多黨人,包括知識分子,騎牛騎慣了,是不愿意做“?!钡?。毛澤東號召“做無產(chǎn)階級和人民大眾的?!保槍π允呛軓姷?。

      魯迅的得意門生蕭軍當(dāng)時在延安,他參加了毛澤東的文藝座談會,并且聽到了毛澤東的講話。蕭軍后來說:為孺子牛是可以的,但是把我這條“?!睔⑷獬?,我卻不干。這話毫無疑問是聽了毛澤東的“牛論”后發(fā)生的。蕭軍的夫人私下里對蕭軍說:“我并不想做無產(chǎn)階級的牛,而只是想騎在牛的身上……”這句說給丈夫的悄悄話,也說出了許多知識分子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詩人森子在《面對群山而朗誦》一詩中說:“每一個詞都渴望消失,離開字面上的意義/每一個詞都不甘于搬運工的角色/每一個詞都渴望嘴巴爛掉,置入空氣/……”毛澤東使“孺子牛”一詞實現(xiàn)了詞語的“渴望”。

      毛澤東的“孺子?!保菫樾∪宋锓?wù)的牛,是堅韌耕作的牛,是善良勤勞的牛,是犧牲自我的牛。

      有人認(rèn)為,毛澤東的話,曲解了魯迅的詩意。曹聚仁說:毛澤東“是引詩人的意思,并非‘曲解。詩,有作為詩人的本意,有引詩人的新義,也有斷章取義。”“境界比魯迅原意廣大得多,但也是引詩,和魯迅的本意并不相同?!迸c魯迅關(guān)系密切的馮雪峰說:毛澤東的解釋是“一個天才的解釋”,因為魯迅詩中“孺子”的本意只是指兒子海嬰。

      多虧魯迅的詩句傳到毛澤東那里,使“孺子?!币辉~實現(xiàn)了意義上的縱深。不然,“孺子牛”僅僅是圈養(yǎng)在一個家庭里的一頭平凡之牛而已。正是因為毛澤東,它才成為中國大地上一匹優(yōu)良品種的“孺子牛”。

      毛澤東的“孺子牛”,這頭牛,這個牛詞,挾兩千余年積蓄之大力,經(jīng)諸位文化大家之哺育,在毛澤東的點化下,得了神氣,帶著使命,一頭撞進(jìn)中國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這時候的“孺子牛”,它已不是家畜,它已變化為人,或者說,亦牛亦人,是物又是精氣神。

      “孺子?!保钟小盁o風(fēng)自長”“迎風(fēng)而長”的特性。毛澤東號召中國共產(chǎn)黨人做人民大眾的牛。周恩來接過毛澤東的話說:我們“應(yīng)該像條牛一樣努力奮斗,團(tuán)結(jié)一致,為人民服務(wù)而死”。郭沫若說,我愿為牛的尾巴。茅盾說,我愿為牛尾上的毛,幫助牛把吸血的大頭蒼蠅和蚊子掃掉。更多的人表示,要做“孺子?!?,為人民大眾奉獻(xiàn)服務(wù)。一時間,“孺子?!背蔀槿珖嗣竦墓餐掝}。

      2014年10月15日,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他說:“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地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這里的“孺子?!迸c當(dāng)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上的“孺子?!?,一脈相承,遙相呼應(yīng)。

      “孺子?!辈凰?,中國人有福。

      為人民服務(wù)

      如果說到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題詞,我會首先想到“天下為公”四個字。說到毛澤東,我印象最深的是“為人民服務(wù)”。

      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政黨、每一個集團(tuán),都有一個為誰服務(wù)的問題。中國漫長的歷史上,每個王朝都是為少數(shù)人服務(wù)的。近代以來的許多政黨或團(tuán)體,盡管巧于裝扮,嘴里、口號里說是為大多數(shù)人,但實際上仍是為自己、為少數(shù)人謀利益。只有毛澤東領(lǐng)導(dǎo)的共產(chǎn)黨,超越了一般的集團(tuán)利益,摒棄自私自利之心,以更加宏大的視野、更加寬闊的心胸,更加偉大的器局和前所未有的境界,選擇了平民立場,鮮明地提出和施行“為人民服務(wù)”。

      “為人民服務(wù)”的思想,在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話語中早有體現(xiàn),但直接明確地提出“為人民服務(wù)”一詞,是毛澤東的創(chuàng)造。

      1939年2月20日,毛澤東在給張聞天的信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為人民服務(wù)”的概念。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衛(wèi)團(tuán)戰(zhàn)士張思德在燒炭時,因炭窯崩塌,不幸殉職,年僅29歲。張思德戰(zhàn)時是英雄,平時老實又勤勞,有很好的口碑。毛澤東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后,要求給張思德召開追悼會。8日下午,在延安鳳凰山腳下的棗園操場上,中央警衛(wèi)團(tuán)舉行張思德追悼會。毛澤東作為人民領(lǐng)袖和軍隊統(tǒng)帥,鄭重地參加了這個士兵的追悼會并作即興演講:

      我們的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黨所領(lǐng)導(dǎo)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覀兿氲饺嗣竦睦?,想到大多數(shù)人的痛苦,我們?yōu)槿嗣穸?,就是死得其所?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wù)的,所以,我們?nèi)绻腥秉c,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多,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只要我們?yōu)槿嗣竦睦鎴猿趾玫?,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參加追悼會的中共辦公廳速記室主任張樹德記錄了毛澤東的講演。時任中央政治局秘書的胡喬木根據(jù)毛澤東演講記錄稿,做了一些文字上的整理。毛澤東稍事斟酌,隨即在整理稿上一揮而就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wù)”。《為人民服務(wù)》這篇著名演講誕生。

      毛澤東用“為人民服務(wù)”五個大字,完整準(zhǔn)確地概括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宗旨。中共的宗旨憑著《為人民服務(wù)》一文得以廣為流傳。

      有人認(rèn)為:中國從古至今,內(nèi)容形式都好,以一篇文章而影響中華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為和文化思想的文章為數(shù)不多,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wù)》是其中九篇中的一篇?!搜陨跏恰!稙槿嗣穹?wù)》以政論立題,不經(jīng)意間,達(dá)到了文學(xué)經(jīng)典的境界。

      毛澤東隨機施設(shè),以小見大——用小人物說大事,用平凡事講大道理,用死去的人說給活著的人。他通過一個小人物的死,提醒和挖掘生的意義,講出了一篇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大思想。言說如此之重大宗旨,而發(fā)起于尋常之事,晚近稀有,于中共之中,蓋第一人也。正所謂:極平凡的事,與極高深的理,具有密切聯(lián)系。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進(jìn)一步論述了“為人民服務(wù)”的思想。他在開幕詞中他號召全黨“謙虛謹(jǐn)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他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指出:“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wù),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wù),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tuán)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fù)責(zé)和向黨的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負(fù)責(zé)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p>

      為人民服務(wù),作為中共的根本宗旨,寫進(jìn)了“七大”報告。

      之后,毛澤東反復(fù)強調(diào)“為人民服務(wù)”,多次題寫“為人民服務(wù)”。

      據(jù)說,毛澤東晚年,一次在河邊看到嬉戲的魚兒,笑著對護(hù)士長吳旭君說:毛澤東平生愛吃魚,我死了之后,你們就把我火化成灰,然后撒到長江里喂魚。你們告訴它們,就說魚兒們哪,毛澤東對不住你們啦,他生前吃了不少魚,這回你們就盡情地吃他的骨灰吧,吃肥了,長壯了好去為人民服服務(wù)。這也是他“為人民服務(wù)”心結(jié)的自然流露。

      毛澤東鮮明提出“為人民服務(wù)”的命題。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全在這五個字。全黨宗旨,系于這五字真言。平實的五個字,勝于千言萬語萬卷書。青年毛澤東說:“什么都可以犧牲,惟宗旨絕對不能犧牲?!薄@一輩子,正是這樣做的。

      哲學(xué)家金岳林說:“每一文化區(qū)有它底中堅思想,每一中堅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動力?!薄盀槿嗣穹?wù)”就是毛澤東思想的最高概念。

      佛家講,依文字起觀照,依教奉行,奉持而行。行,一個是自行,一個是勸他人行。毛澤東發(fā)大愿,行大行,帶領(lǐng)共產(chǎn)黨人親力親為,做人民的勤務(wù)員和公仆,模范地踐行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一屁股坐在老百姓那里,為老百姓著想,替老百姓說話,為老百姓干事,使人人平等,讓“大家都沒有痛苦,大家有飯吃,大家有衣穿,大家有工做”。為了人民,可以“犧牲升官,犧牲發(fā)財,犧牲生命”,從而贏得了中國人民的支持和愛戴。連美國紐約《先鋒論壇報》記者斯蒂爾在訪問延安十天后也感慨地說:“我覺得在延安的訪問中,真正體會到了共產(chǎn)黨常常說的‘為人民服務(wù),真的,要是我在延安住上十一天,那我一定也會成為一個共產(chǎn)黨主義者?!?/p>

      “為人民服務(wù)”,這是中共歸根得旨之處。

      一個詞,規(guī)定了一個政黨的使命,成就了一個政黨的大業(yè)。

      得天下只此路,守江山惟此門。

      毛澤東說:“不管刮多大的風(fēng),我看人民政府、共產(chǎn)黨、老干部、新干部,只要是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吹不倒;半信半意為人民服務(wù)的,那就吹倒一半;一點心思都沒有,跟人民敵對的,那末就該吹倒?!边M(jìn)一步強調(diào)了黨的宗旨重要性。

      毛澤東還說:“我們黨為什么能取得政權(quán)呢?為什么能和有外國援助的軍隊打仗呢?就是因為有人民?!袊伯a(chǎn)黨是一個力量很大的黨,如搞不好,人民就怕我們。一個黨使人民怕,這個黨就不好了,就危險了。”如何才能不讓人民怕呢?不外乎:一是黨要怕人民,二是黨要為人民服務(wù)。

      “為人民服務(wù)”,成為中國革命史上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深受歡迎的一句話。

      “為人民服務(wù)”,成為中共歷史上最為響亮、最為精彩、最為持久的一句話。習(xí)近平總書記在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采訪時說:“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wù),擔(dān)當(dāng)起應(yīng)該擔(dān)當(dāng)?shù)呢?zé)任?!?/p>

      基督教不是有《圣經(jīng)》嗎,《為人民服務(wù)》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圣經(jīng)”。佛教不是有《心經(jīng)》嗎,《為人民服務(wù)》是共產(chǎn)黨人的“心經(jīng)”。佛家不是說《金剛經(jīng)》能破能斷一切“迷”嗎,學(xué)習(xí)、堅持和實踐“為人民服務(wù)”宗旨,就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戰(zhàn)勝一切妖魔鬼怪。

      毛澤東的文字,如海如云,已發(fā)表的,有二千萬字之多,洋洋大觀。我們不必望洋興嘆。尋龍問穴。抓住“為人民服務(wù)”這個詞,就找到了毛澤東理論與實踐的“點睛結(jié)穴”之處。中國共產(chǎn)黨這條巨龍,有了“為人民服務(wù)”這個“點睛”之筆,“潛龍”成為“飛龍”,一飛沖天,龍行天下;中國共產(chǎn)黨“結(jié)穴”于“為人民服務(wù)”這個“風(fēng)水”絕佳之處,從而根深蒂固,開花結(jié)果,綿延長久。

      “為人民服務(wù)”這個詞語,派生出的話語還有“為人民幣服務(wù)”“為人民服霧”“你為人民服務(wù)”“人民為我服務(wù)“等,意思你懂的,都已誤入歧途……

      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

      1940年4月,毛澤東為“四四”兒童節(jié)題詞:“天天向上?!边@個題詞刊登在4月12日出版的《新中華報》上。

      1949年9月10日,毛澤東為《中國兒童》創(chuàng)刊號題詞:“好好學(xué)習(xí)?!?

      1952年,北京育英學(xué)校委托在該校讀書的毛澤東的女兒李訥,請求毛澤東為學(xué)校題詞。毛澤東在“六一兒童節(jié)”這天,為北京育英學(xué)校題詞“好好學(xué)習(xí)”。大概是題詞之后,毛澤東或家人吃飯時滴了菜湯在題詞上面,毛澤東發(fā)現(xiàn)后又在原來題詞的下邊重寫了一遍“好好學(xué)習(xí)”。

      如今,“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作為“毛主席語錄”,多是連在一起使用的。

      毛澤東是啥時候?qū)ⅰ昂煤脤W(xué)習(xí)”、“天天向上”兩個詞聯(lián)在一起的?我聽到有兩種傳說:

      其一:1951年9月底,毛澤東接見安徽省參加國慶代表團(tuán),代表團(tuán)成員中有渡江小英雄馬三姐,毛澤東關(guān)切地詢問她念書的情況,送給她一個筆記本,并在扉頁上題詞:“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边@八個字的題詞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

      還有一種傳說是:1951年5月3日,蘇州少年、8歲的陳永康在學(xué)校周圍玩耍時,一個青年給他糖吃,讓他將一包“面粉”放在老師的辦公桌上,陳永康感到這個人可能是壞人,就應(yīng)付著那個青年,當(dāng)看到巡邏的解放軍戰(zhàn)士時,他一把抱住那個青年的腿,大聲喊到:“解放軍叔叔,快來抓壞蛋。”那個青年氣急敗壞,用拳頭擊打陳永康,把小陳打得血流滿面,小陳死不松手,后來解放軍制服了那個青年。經(jīng)查,那包所謂的“面粉”是一種易燃易爆的炸藥,那個青年是個特務(wù)。陳永康的事跡為毛澤東知道后,毛澤東親筆題寫了“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并派人制成錦旗贈給陳永康。當(dāng)時,全國剛解放,敵對分子經(jīng)常制造恐怖事件,出于保護(hù)小英雄人身安全的考慮,毛澤東給他題詞一事,一直沒有公開。

      以上兩種說法,都不太可靠。我查了《毛澤東年譜(1949—1976)》,其中沒有記載上述兩件事情。如果不是毛澤東將“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兩個詞聯(lián)在一起,那么是誰把毛澤東的這兩句話捏合在一起的?這還有待于考證。

      “××學(xué)習(xí)”的句式,是一種很古老的句式,《逸周書·詩訓(xùn)解》中就有“鷹乃學(xué)習(xí)”之說,這也是“學(xué)習(xí)”一詞的最早出處?!苞椖藢W(xué)習(xí)”是說,蒼鷹通過反復(fù)扇動翅膀?qū)W習(xí),最后搏擊長空。《說文解字》解釋,“習(xí),數(shù)飛也,從羽”。

      毛澤東的“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這兩個詞,明白如話,干干凈凈,淺的語言中包含很深的道理,深刻的道理講得極為淺顯,可謂言淺意長。

      毛澤東具有語言學(xué)的深厚功底和技巧,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他十分善于用樸素、簡單、平實的字組詞造句,卻能做到素樸而智慧。這很難,簡單平實的,很容易平庸膚淺,平庸膚淺則不能傳揚,不能傳揚的詞就不是好詞了。“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素樸,簡潔、上口、含義清晰、豐富而深刻,只要認(rèn)識字,就能明白它的含義,即使不識字,也能聽懂它的意思,這還不是好詞嗎?這樣的好詞,不流行才怪。

      毛澤東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虛心使人進(jìn)步,驕傲使人落后”、“艱苦奮斗”等等,要言妙道,字字金玉不足喻,任弘引導(dǎo)在字里行間,提撕警策于日常生活,可以彌補我們自身的缺點及漏洞,都是對人的拯救。倘在尋常日用之間,處處奉持,時時觀照,念念不忘,精進(jìn)勇猛修行而不退,足以養(yǎng)人、養(yǎng)人品,足以明心見性,把人照亮,把人指引。這些嘉言章句,學(xué)到一分,長進(jìn)十分;潛移默化,融于血液里,可以悄悄地修正我們的生命密碼,讓我們的命運一直向好的方面發(fā)展。毫無疑問,這樣的絕妙好詞,必然流遠(yuǎn)。我們有福,得以聞是章句,一定不能讓它從另一個耳朵里流走。這樣的好句子,要背誦;這樣的好思想,要踐行。于此章句,久久薰習(xí),從生到熟,自淺入深,處處用心,時時用力,歷事煅心,攝念觀心,積以時日,天長日久,別舊我,做新人,我們就進(jìn)步了,我們就有希望了。

      只爭朝夕

      毛澤東1963年1月創(chuàng)作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先生》(小小環(huán)球,有幾個蒼蠅碰壁)中,有“只爭朝夕”的詩句。

      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曾多次引用這句詩。

      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在書房里會見尼克松。尼克松說:“主席先生,在結(jié)束的時候,我想說明我們知道你和總理邀請我們來這里是冒了很大風(fēng)險的。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不容易做出的決定。但是,我讀過你的一些言論,知道你善于掌握時機,懂得‘只爭朝夕?!泵珴蓶|聽到尼克松引用自己的詩句,露出了笑容。

      當(dāng)天晚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宴上,尼克松在答謝詞中的結(jié)尾,又一次引用了毛澤東的詩句,他說:“毛主席寫過:‘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F(xiàn)在就是‘只爭朝夕的時候了,是我們兩國人民攀登那種可以締造一個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偉大境界的高峰的時候了……”

      1976年9月,毛澤東逝世。已從總統(tǒng)寶座上走下來的尼克松發(fā)表聲明說:“毛澤東是一代偉大的革命領(lǐng)導(dǎo)人中的一位出類拔萃的人?!舾赡暌郧?,他寫了一首詞,這首詞說:‘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歷史學(xué)家會對他的事業(yè)和他對中國人民和世界的影響做出估計。毫無疑問,他只爭朝夕地為了他所看到的前景和他那樣強烈信仰的原則而努力?!?/p>

      尼克松在很短的時間里,連續(xù)引用毛澤東的同一句話,既是出于對毛澤東的尊重,也可能是因為他掌握的毛澤東詞匯還不夠豐富,更重要的是,他確實贊賞“只爭朝夕”這個詞,并為毛澤東的“只爭朝夕”精神所震動。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毛澤東這首詞的最后一句是:“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其中的“害人蟲”——毛澤東“只爭朝夕”要掃除的“害人蟲”,是包括尼克松所領(lǐng)導(dǎo)的美帝國主義的。

      尼克松第二次訪華時,還引用毛澤東詩詞中另外一個名句“世上無難事,只有肯登攀”。

      時間是在一朝一夕、朝朝夕夕中流逝的?!爸粻幊Α钡囊馑际钦f,立即行動起來,爭取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某項事情或事業(yè),比如“掃除一切害人蟲”。盡管許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只爭朝夕”的精神我們是需要的。只爭朝夕,這是一個具有很強時間觀念、責(zé)任感的詞。

      毛澤東后來專門解釋了“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幾句。他說:“你要慢,我就要快,反其道而行之。你想活一萬年?沒有那么長。我要馬上見高低,爭個明白,不容許搪塞。但其實時間在我們這邊,‘只爭朝夕,我們也沒有那么急?!?/p>

      以前,我以為“只爭朝夕”是個老詞,查了查,不是老詞。經(jīng)我初步考證,它是毛澤東的詩句,在流傳中得到廣泛認(rèn)可,成為一個成語,廣為人知。中國詞語史上,發(fā)源于詩歌中的成語特別多,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源于李白的詩,“車水馬龍”、“一江春水”、“流水落花”、“不堪回首”源于李后主的詞。文學(xué)作品中的好句子可以變成成語。成語是對詩句的褒獎。

      “只爭朝夕”這個詞,使用的頻率很高,我印象中從前還有名為《只爭朝夕》的報和刊。

      “只爭朝夕”應(yīng)該成為我們重要的精神財富跟實際行動。

      只可惜:天地轉(zhuǎn),光陰迫,多少事,都忘了,惟有功名富貴忘不了,人們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廢寢忘食,只爭朝夕……

      胡松濤 河南省西平縣人。學(xué)者、作家。著有《民間的陽光》《嚼雪錄》《毛澤東影響中國的88個關(guān)鍵詞》等。

      猜你喜歡
      筆桿子治病救人孺子牛
      有魔法的手
      筆桿子·槍桿子(外一首)
      都市(2021年7期)2021-08-21 06:00:16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西部論叢(2020年13期)2020-12-09 05:30:32
      “孺子?!钡挠蓙?/a>
      甘為孺子牛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內(nèi)在邏輯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人民論壇(2020年21期)2020-08-13 14:02:05
      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審查調(diào)查全過程
      筆桿子里出英雄——如何選擇新聞角度
      筆桿子為什么歇不得
      廉政瞭望(2016年19期)2016-11-15 07:20:08
      父與子
      北方人(2014年9期)2014-12-04 11:06:01
      息烽县| 千阳县| 黔南| 芦溪县| 和静县| 乐山市| 即墨市| 丹阳市| 怀仁县| 刚察县| 芦山县| 龙游县| 唐河县| 天峨县| 瓮安县| 达日县| 怀化市| 永福县| 大化| 丹江口市| 罗田县| 定安县| 新竹市| 张家口市| 吴旗县| 精河县| 德州市| 盐城市| 丰县| 泗洪县| 东安县| 惠水县| 加查县| 潮安县| 钦州市| 广平县| 平乡县| 深州市| 方山县| 鹤庆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