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沐 指導專家|房欲飛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 博士) 編輯|嚴芳 插圖|李麗
愛發(fā)脾氣
文|延沐 指導專家|房欲飛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 博士) 編輯|嚴芳 插圖|李麗
琦琦媽:“前兩天,老師又把我叫去幼兒園了,孩子和小朋友吵架,還咬人了。平時在家也性子急,沒耐心,要個什么東西,必須馬上要到,否則就大聲哭鬧。我們都愁死了。”請問專家,我們該怎么辦?
孩子脾氣急,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一般而言,不外乎如下5種。
1 先天氣質類型使然
這里的氣質類型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指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心理活動典型特征,它是人格的先天基礎。如果孩子是性情相對急躁的氣質類型,就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發(fā)脾氣。
2 后天習得
如果家里人相互交流常常粗聲大氣,甚至經(jīng)常吵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容易獲得一種意識:發(fā)脾氣是一種溝通方式。久而久之,就容易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模式了。
3 語言溝通受阻
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尚不充分,遇事很難精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容易被其他小朋友誤解和拒絕,就容易因為受挫而生氣。這是孩子的自然反應,無須擔心。
4 教養(yǎng)方式強化
日常教養(yǎng)過程中,如果孩子需求受阻時,一發(fā)脾氣家長就急于過來滿足,則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發(fā)脾氣是可以讓他受益的,于是,發(fā)脾氣的習慣就被這個后果強化了。
5 突發(fā)事件喚起
如果孩子原本不是那么容易發(fā)脾氣,近期突然變得容易發(fā)脾氣了,就要考慮孩子生活中是否遇到了什么突發(fā)事件,比如在幼兒園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身體有什么不舒服、家庭出現(xiàn)了影響孩子心情的矛盾等。這類事件雖然在成人看來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卻可能令孩子身心不舒服而煩躁。
1 接納,給孩子一個平靜的心境
如果孩子的大脾氣是先天氣質類型所致,家長的接納更容易讓孩子感覺到愛的包容與支撐,進而得到更多情感的滿足,而一個情感需求得到滿足的孩子,他的內心是平靜的,不容易發(fā)脾氣的。
2 家長平時為孩子做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們遇事心平氣和,處理問題冷靜理智,孩子才能開朗陽光而不無理取鬧。如果大人愛發(fā)脾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的。由于脾氣性格是長期養(yǎng)成的,要改起來難度很大,但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氛圍,我們必須努力控制自己。
3 引導孩子理性表達情緒
對一些性格外向、性情剛烈的孩子,強壓著不讓其發(fā)脾氣的做法是錯誤的,一是不可能,二是沒必要。其實,這個年齡孩子的反抗是無意識的,他們開始渴望在精神上體驗自我做主的感覺。或許在我們成年人看來,孩子耍脾氣是一場無趣、無聊、沒有收獲的鬧劇,但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卻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但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加以引導,給孩子示范一些理性的表達方式,比如直接告訴對方你的感受“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你的行為讓我很憤怒”等,或者引導孩子在戶外運動中宣泄自己的情緒,或者把情緒畫在紙面上,哪怕是胡亂地畫一些線條,也會有一定的治愈效果。
4 嘗試延遲滿足
對于愛發(fā)脾氣的孩子,家長可嘗試延遲滿足。因為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就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痛苦。家長在訓練孩子延遲滿足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等待,但最初的延遲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會讓孩子灰心喪氣。如果獲得成功,就要遵循小步遞進的原則,時間由短到長,逐步增加。在訓練的過程中,可采用代幣法、轉移注意力法等來幫助孩子學會等待。
5 排除身心方面引發(fā)脾氣的誘因
如果孩子的大脾氣是突發(fā)事件所致,家長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脾氣上,認真處理引發(fā)孩子情緒的突發(fā)事件才是治本之策,比如,如果孩子的大脾氣是由于近期在幼兒園的不開心經(jīng)歷造成的,家長就不妨就這件事做好家園溝通工作;如果孩子的大脾氣是由于最近父母吵架了,孩子因為擔心父母離婚才變得焦躁不安,家長就要當著孩子的面和好,并就自己不當?shù)募彝_突處理方式跟孩子道歉,讓孩子確認父母不會離開他等等。如果孩子大脾氣是因為生理性的不適,就及時帶孩子治療。孩子的心結或生理的不適解除了,情緒就更容易平穩(wěn)下來,大脾氣自然沒有了心理基礎。
溫馨提示:孩子發(fā)脾氣,家長要冷處理
面對孩子的發(fā)脾氣,如果采取打罵等方式,它不僅會引起孩子情緒上更強烈的反抗,而且表明父母同樣也是不理智的。相反,冷處理恰恰是以冷靜、理智對付孩子的情緒化表現(xiàn),只要父母堅持的合理就不要放棄。對于孩子的亂發(fā)脾氣,簡單的辦法是把孩子單獨放在房間里,做短暫的隔離,冷落他一會兒,讓他有時間冷靜下來重新考慮下一步怎么辦。如此反復幾次,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發(fā)脾氣、哭鬧都毫無意義,慢慢地就不再亂發(fā)脾氣了。同時,注意對孩子改變之后的行為要給予表揚,在建立適應性行為的過程中,積極的肯定和鼓勵都有強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