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溪 專家支持┃薛燁(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大學教育心理學與研究系副教授) 編輯┃柳佳
幽默大師0歲養(yǎng)成記
文┃李小溪 專家支持┃薛燁(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大學教育心理學與研究系副教授) 編輯┃柳佳
幽默一詞最初指體液,即動植物中起潤滑作用的汁液。事實上,幽默在人際關(guān)系中,就有潤滑劑的作用。日常,父母觀察啟發(fā)孩子時,幫助孩子借用幽默化解窘境,對付難題,不僅可以為孩子排除人際關(guān)系的緊張和困擾,還可使孩子受用一生。
在你身邊,什么樣的人最受歡迎?很多人一定會回答:有幽默感的人。
有幽默感的人更善于與其他人溝通,即便表達反對意見也不讓人反感;有幽默感的人會在聚會中穿梭自如,人人都愿意和他聊上幾句;有幽默感的人尷尬時刻會用幽默話語機智解脫,在正式場合一個趔趄,有失體面,但有幽默感相助,也能一笑化解……
幽默不僅帶來歡樂、消除敵意,也能維持身心健康,因為幽默感常體現(xiàn)了一個人對于這個世界持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幽默如此重要,父母不禁會問,小朋友們對幽默的理解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隨著年齡不同,孩子的幽默能力會有怎樣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需要給予怎樣的培養(yǎng)?
人的幽默感在成長中起步比較晚。嬰兒的微笑是天真的,流露出的是友善、開心、快樂、舒服,而沒有太多的詼諧成分。并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大肌肉發(fā)育剛開始,漸漸學爬行和跌跌撞撞練走路,此時,一兩歲的寶寶,雖還說不上幽默感,但已會逗弄、開玩笑,并從中體驗輕松愉快的感覺。對于感知上的新發(fā)現(xiàn),他更多的是對一些新鮮事的好奇反應(yīng)。
例如,一位媽媽怕寶寶嘬手指成習慣,就把孩子最喜歡嘬的右手拇指用布包起來,孩子見右手拇指包好后,馬上把左手拇指也伸給媽媽。兩人都笑了。媽媽覺得寶寶特幽默,而孩子可能只覺得新鮮好玩。但笑是要有聽眾的,這也是幽默的基本要素。父母喜歡笑,和寶寶一起尋笑料、找樂趣,以此可以慢慢開啟寶寶的幽默按鈕。
培養(yǎng)方案:
豐富寶寶感知,提升趣味感 幼兒感知周圍可樂的事情,多是通過肢體活動和感官。比如,很多嬰兒看到撕報紙的情景會大笑不止,這對孩子來說會牽扯視聽覺、身體動作,是親子互動的新鮮事,又是他自己也能做并且還能反復(fù)做的事情。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努力發(fā)掘讓孩子發(fā)笑的話語、動作或共同活動,從而讓寶寶發(fā)現(xiàn)、擴展其中的趣味。
借親子互動發(fā)現(xiàn)趣事 寶寶3個月后,身體各項機能有了更多的發(fā)展,此時,媽媽可以適當和寶寶做一些有趣的動作,讓寶寶感受趣味。比如,經(jīng)常和寶寶舉高高,給寶寶小腳丫套上好幾雙顏色各異的小襪子,形成“長鼻子襪”,之后舉起寶寶小腳丫讓他看看,寶寶會因為感覺有趣而笑聲不斷。也可以將寶寶抱到鏡子前,依樣給寶寶戴上數(shù)頂小帽子,之后示意寶寶搖頭,將小帽子一一甩下,寶寶也會覺得非常有趣呢!
雖然我們認為,最上乘的幽默不是調(diào)皮搗蛋,它展現(xiàn)的是心靈的光輝與智慧的豐富。不過,孩子對幽默的理解確實是從滑稽等諸種不和諧事物的感知開始的。這是因為寶寶在這個時期已開始玩假裝游戲了,如把尿不濕當帽子,把爸爸的皮鞋當汽車推。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社會性逐步發(fā)展,他會模仿父母,好奇心爆棚。由于動作和語言發(fā)育迅速,他們開始能從動作和語言中找樂子,一點點小意外,比如,杯子倒了、玩具掉了、餅干灑了一地、面條掛在鼻子或耳朵上,他都會感覺很新鮮。父母要注意拓展孩子的興趣、增添幽默的情境。
2歲時,寶寶的幽默能力還很稚嫩。當他看到不一致、不協(xié)調(diào)的事物時,如發(fā)現(xiàn)今天的午餐是幾只奇形怪狀的小怪物包子,或者看到路上一個阿姨背著一只紅色蜥蜴背包,他會表現(xiàn)得很興奮,很開心。再如,看到了一個人手指頭上戴著奇怪的裝飾品時,他會感覺很好笑,同時還會感覺很困惑。有時候,大人突然打一個噴嚏,由于少見又常常突如其來,而且有不同聲調(diào),再加點戲劇性動作,就會惹得孩子樂翻天。
2歲半,孩子幽默感萌生,會有更多的培養(yǎng)契機。此時,他會對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如在衣櫥里睡覺,倒騎玩具馬,把衣服反過來穿等都特別感興趣。對于小意外,比如故意從椅子上出溜下來,把自己困在椅子里,騎兒童車翻倒,只要他感覺不疼痛,他就會樂此不疲。但最突出的是假裝游戲。比如,一個2歲半的小女孩,吃炸醬面時,一口咬住很多根面,掛在嘴上,裝作老爺爺?shù)臉幼?,她的臉上會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
培養(yǎng)方案:
在動作中發(fā)現(xiàn)趣味 通過對自己寶寶細心觀察,記住那些孩子喜歡的自娛自樂的事。比如寶寶喜歡用玩具話筒唱歌,話筒可以改變聲音,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輪流用話筒唱歌,有意不斷加入戲劇性的聲調(diào)使孩子大笑。
幽默感是從平常事件中看到笑料和笑點,和孩子在他喜歡做的事情中找樂子,是幽默感的起點之一。比如,媽媽趴在地上,背上放一個枕頭,慢慢爬行,一起玩烏龜賽跑,讓寶寶有樣學樣,看誰的枕頭先從身上掉下來。媽媽可以一邊扭動身體,一邊爬一邊說:“小烏龜累趴了?!?/p>
和寶寶一起玩布偶戲 父母可以用襪子、水果、蔬菜、或邊角布料做人、動物或怪物,和寶寶一起自編自導(dǎo)來演戲。不妨跟寶寶一起編故事,大人一句,孩子一句,添加可笑情節(jié)、動作或故事。比如,拿著布偶小兔子的寶寶和拿著布偶小熊的媽媽一起玩布偶戲。媽媽說:“快看,小兔子,這里有蜜蜂!”寶寶說:“小熊,快飛過去堵住它們?!眿寢專骸鞍?!有炮彈飛過來了!哎喲,我中炮彈啦。”寶寶正驚訝地看著媽媽,媽媽突然說:“哎喲,炮彈好甜!”隨即,媽媽砸吧砸吧嘴:“是蜂蜜炮彈,是蜂蜜炮彈。”寶寶愣了一會兒,哈哈大笑。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語言能力和詞匯量都比以前增長得快。此時,他很愛說些大人覺得不著邊際、自己逗樂的話或是順口溜,比如他會說:“豆花,花大頭,頭什么頭,頭大王?!币悄阋矊W他的語氣說,他更會笑個不停。有時他會故意把兩個字反著說,像把“吃飯”說成“飯吃”。他還會自己編一些滑稽的小故事,與小伙伴分享笑話。
培養(yǎng)方案:
多和寶寶講笑話 寶寶此時可以聽出一些淺顯笑話背后的含意。平日里,媽媽可以多給寶寶讀一些有趣的笑話,并認真地講一講這個笑話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從而方便寶寶更好理解,提升幽默感。有個4歲的男孩,偶爾聽到爸爸媽媽談?wù)撨\動員胳膊上的肌肉如何如何,孩子抗議道:“那不是雞肉,是人肉!”父母大笑起來,弄得孩子也笑不停。這種機會將孩子帶入同音詞的游戲中,如果父母經(jīng)常用字詞調(diào)換表達些不同意思,孩子會逐漸掌握一個最常用的幽默小招。
鼓勵寶寶編笑話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編起笑話毫不含糊。寶寶還可能時不時地冒出一些冷笑話,比如聽到媽媽說:“這一夜我都沒睡著,光做夢了。”寶寶便隨口應(yīng)道:“沒睡著還做夢,明明睡得很香?!甭牭降娜丝隙ㄈ炭〔唤?。給孩子講適合年齡的近音字詞的笑話,比如:螃蟹出門散步不小心撞到了泥鰍,泥鰍很生氣:“你是不是瞎啊?”螃蟹很委屈:“不是啊,我是螃蟹!” 講完了,樂完了,你可請孩子自己編來講,用筆記下來,有機會就互相講各自聽來的和自己編的笑話,久而久之幽默用不著筆墨,也能油然而生。
豐富寶寶的幽默表達法 孩子需要有合適的表達法來幫助自己表達幽默的想法。豐富的詞匯可使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想幽默一下時,得心應(yīng)手。有意思的表達法,可幫助孩子,想到做到。比如,三四歲的孩子對于一些特殊的句型特別感興趣。因此,父母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幽默故事,機智故事,腦筋急轉(zhuǎn)彎,等等,讓孩子思維敏捷得能飛起來。比如,在給女兒講咕嚕牛的故事時故意夸張地說:“咕嚕牛就是咕嚕牛嘛,怎么,你連咕嚕牛也不知道嗎?”女兒學會這個句式后,有次,爸爸想考考她:“工程車是干什么用的?”女兒反問:“工程車就是工程車嘛,怎么,你連工程車都不知道嗎?”
培養(yǎng)幽默感需注意的4句話
1. 耐心觀察、以身作則。寶寶的思維、語言能力在發(fā)展,他們可能一時無法理解媽媽苦心安排的幽默情節(jié),但是幼兒特有的幽默感也可能是大人不熟悉的。細心觀察寶寶對事物的理解和聯(lián)系是關(guān)鍵,寶寶的幽默感來自生活。父母是幼兒生活里的主要內(nèi)容。父母的幽默話語和思路,能構(gòu)成孩子幽默的靈感。父母對孩子幽默的觀察和理解,會影響孩子幽默感的發(fā)揮。
2. 拓展生活內(nèi)容。幽默感來自于人們生活的豐富性。見多識廣,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的聯(lián)想和語言的靈活使用。幫助寶寶不斷拓展生活經(jīng)歷,不僅能幫助他學會用自己的角度觀察事物、加深他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而且能讓他知道自己對事物的獨特看法會得到父母的尊重。與此同時,寶寶的“幽默細胞”就會迅速增長。
3. 培養(yǎng)積極、輕松的態(tài)度。幽默是一種尋找快樂的能力,需要在快樂中體驗。從窘境中脫身,在普通事中看到笑點,都首先要有心情的放松和積極的態(tài)度。給寶寶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氛圍,讓寶寶以快樂的心態(tài)來看待周圍的人或事物,都會促進幽默感形成。
4. 培養(yǎng)幽默中的教養(yǎng)。上述培養(yǎng)寶寶語言幽默的過程中,都有一個底線:以不傷害他人情感為原則,有禮貌有尊重。動作方面的幽默表現(xiàn),要避免危險動作,不可傷害他人身心。
從捧腹大笑到細微狡黠地眨眨眼,現(xiàn)在他能全方位地表達出他的幽默感來。孩子喜歡滑稽逗樂的傻話,喜歡荒誕離奇的夸張,喜歡天馬行空的幻想。他尤其喜歡父母的幽默感,喜歡父母開的玩笑,常常自得其樂。比如,他有時會扮演一只寵物小狗,低著頭,繞著媽媽轉(zhuǎn),不停地嗅來嗅去:“哦,這個味道,這個味道真熟悉!”他抬起頭,笑嘻嘻:“哦。原來是媽媽呀!”其實他很清楚自己在搞怪,他正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瞧,我真有趣。
培養(yǎng)方案:
幫寶寶選擇適齡的喜劇片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模仿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媽媽可以根據(jù)寶寶的喜好給他看一些適合的喜劇片,讓寶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幽默元素,并鼓勵他模仿其中令人捧腹的動作,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節(jié)時,寶寶很可能會照搬運用,成為小團體中的開心果。
另一方面,父母多鼓勵孩子在看幼兒影片的對話中,自己尋找幽默的成分,講給父母聽。例如,有個動畫片里的主角對自己的好友說:“你和我好得就像抹在面包片上的果醬和蜂蜜,我們是分不開的?!?歲的妞妞聽到后,轉(zhuǎn)身就對媽媽說:“你和我就像抹在面包片上的果醬和蜂蜜。”隨之,臉上露出欣喜。
為寶寶說笑話 平日里,父母有笑話可講,一定把寶寶也當聽眾。孩子喜歡父母的幽默感,哪怕他還不明白父母開的玩笑到底是什么意思。但這是給孩子揣摩、領(lǐng)悟好笑之處的奧秘最好的機會。在父母和孩子一家人享受歡樂的逗樂時,孩子對幽默的領(lǐng)悟也會逐漸提高。
跟他說一個小笑話吧。他不但會樂得捧腹大笑,還會把你的笑話轉(zhuǎn)述給每一個人聽!你也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搞笑逗樂的第一能人。
和寶寶玩情景劇 每周固定時間,父母聽寶寶講故事,把他講的故事記下來,讀給他聽,問問有沒有要修改的。父母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然后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邀請家里人或別的小朋友一起演。 媽媽也可以和寶寶合作共同創(chuàng)作劇本,商量著加進各種可笑的情節(jié)。寫好臺詞,排演好后,請爸爸或別的小朋友來觀賞。
注重幽默的高雅和趣味 父母應(yīng)讓孩子明白,幽默不可以用來傷人。比如,別人的種族、膚色、宗教信仰、生理殘疾等是不能用來作為幽默材料的,這會傷害對方的情感。如果孩子在無意中開了這樣的玩笑,父母千萬不能鼓勵,而是應(yīng)該鄭重地與孩子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引導(dǎo)孩子尊重他人。同時,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征來培養(yǎng)幽默感。有的孩子比較活潑,有的孩子比較內(nèi)向,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會有不同,活潑的孩子比較外露,內(nèi)向的孩子比較含蓄。不管是哪種幽默感,只要不傷害他人,不嘲諷他人,都是可以的。
幽默來自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輕松積極的態(tài)度。幼兒會有一個階段對有關(guān)廁所的方方面面感興趣,如排泄物和人體器官,但隨著孩子的發(fā)展,經(jīng)驗閱歷增加,這種聽起來沒有趣味的話題會隱退,舉止談吐自然會有所改變。父母們不用操之過急,細心和寶寶一起做活動,豐富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隨時隨地把自己能看到的生活中幽默之處與孩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