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國
摘要 總結油松育苗技術,包括苗圃地選擇、種子準備、播種前準備、播種、播種后管理等方面內容,以提高油松苗的存活率和生長質量。
關鍵詞 油松;育苗技術;五指山林場;河北興隆
中圖分類號 S791.2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5-0134-01
五指山林場作為北方地區(qū)油松育苗基地之一,在長期林業(yè)生產管理中嚴格遵循當地自然氣候條件,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需求,不斷改進和提高油松育苗技術,取得了一定成果?,F總結如下。
1 苗圃地選擇
油松育苗首先要針對特定的地區(qū),結合當地土壤和地形狀況選擇合適的苗圃地,這是決定油松育苗存活質量的關鍵因素。對五指山林場而言,其對苗圃地的選擇一般分為3種情況。首先,平地苗圃培育,一定要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酸性或堿性土壤,并且由于油松育苗在后期基本上不需要大量澆灌,所以對苗圃地的排水條件要求較高。其次,由于五指山林場目前還存在少量的山地松育苗,因而在選擇山地時應注重選擇距離造林地較近的育苗地,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松苗移栽過程中的傷害。最后,五指山林場作為專業(yè)管理的林場,其必然存在容器育苗的工作過程。因此,在利用容器進行油松育苗時,應盡量保證溫度、水分等能夠滿足松苗的生長需求。一般苗圃地應具有向陽背風、靠近水源和距離造林地近的特點[1]。
2 種子準備
作為一種綠化樹種,油松在北方地區(qū)被大面積種植,因而在生長過程中形成了帶有地方屬性的油松生長特點。因此,對于五指山林場而言,油松育苗之前應該盡量選擇興隆縣范圍內的松樹種子。在此基礎上,要保證種子的顆粒飽滿、色澤均勻,并且有松脂香味。為了能夠科學地檢驗種子質量,林場工作人員可以選擇部分種子進行浸泡,浸泡后種子膨脹而且整體發(fā)芽率在90%以上時,才能用于松苗培育。
3 播種前準備
3.1 苗圃做床
床面寬度應控制在1.2 m左右,以方便今后雜草處理和病蟲害防治,苗床的具體長度要根據農場的具體培育需求隨機選擇。此外,還應保證床面平整,以便今后在松苗生長期間水分的澆灌和多余水分的排出[2]。
3.2 土壤消毒
松籽播種到土壤后,在從發(fā)芽到出苗的整個過程中均比較脆弱,而且種子容易受害蟲、細菌等的侵害。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種子的出芽率,工作人員需要對苗圃土壤進行科學消毒。一般情況下選擇硫酸亞鐵溶液、菌肥對土壤進行消毒,也可以采用無公害松林下面的腐殖質作為替代品。
3.3 種子消毒
由于松樹種子本身含有濃厚的松脂香味,所以極易受到細菌等的侵害。因此,種子播撒之前要進行消毒,以有效減少種子病蟲害的發(fā)生,提高種子發(fā)芽率。五指山林場一般選擇高錳酸鉀溶液進行種子消毒。
3.4 種子浸泡
種子浸泡是專門針對松樹種子外皮包裹的一層濃厚蠟質,這層蠟質需要及時處理才不會對種子發(fā)芽造成影響。松樹種子的浸泡可以直接在正常的水中進行,一般都需要浸泡24 h才能夠達到要求。
3.5 催芽
催芽工作是在種子浸泡完畢之后進行的。將種子放在通風條件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放置5 d左右,在種子發(fā)芽率達到50%以后,即完成種子催芽[3]。
4 播種
油松播種可以選擇條播和撒播2種方式,但是由于五指山林場專業(yè)化的管理,其一般傾向于選擇條播。條播是在苗圃做床的基礎上,對整個床面進行開溝,然后依照溝的走勢進行種子播種。針對五指山林場的氣候條件,再加上松樹適宜早播,因而農場工作人員選擇在平均溫度10 ℃以上時進行具體的播種工作[4]。
5 播種后管理
5.1 灌溉
在土壤大面積出苗之前,不宜進行大面積灌溉,這樣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因此,五指山林場選擇噴灌方式,既能夠節(jié)約水資源,又能為種子出苗創(chuàng)造條件。
5.2 苗木管理
間苗是提高油松生長質量及抗病蟲害能力的重要管理工作。油松間苗密度應控制在300株/m2左右,間苗時間可以選擇在齊苗10 d之后。
5.3 肥料管理
油松育苗要重視基礎肥料的施加,并且在后期油松苗快速生長完成之后,對葉面噴灑適宜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鉀肥,以充分滿足松苗生長對肥料的需要。
6 參考文獻
[1] 黃占民.油松育苗技術要點[J].農家科技旬刊,2016(8):91-94.
[2] 史麗君.油松的育苗技術[J].中國科技博覽,2015(38):279-280.
[3] 趙麗霞,韓麗珍.油松的育苗造林技術探討[J].園藝與種苗,2014(7):15-17.
[4] 王偉,王亞兵.油松育苗與造林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4(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