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士卿
摘 要:記憶可以說是我們進行一些活動的基礎,沒有記憶我們無法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沒有記憶我們就沒辦法回憶以往曾經的趣事,沒有記憶我們就沒有行為進行的基礎,記憶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至關重要。在學習中運用記憶心理學來學習,讓我們用平常心來對待遺忘和記憶模糊的現象,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失敗,這樣不僅有助于我們心情上的放松,還有助于學生學習情緒的調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就分析可運用記憶心理學進行科學學習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記憶心理學 科學學習 鞏固
我們在讀書或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本書看完之后雖然當時清楚的了解具體講了什么,但是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忘記,即便是記住了一些大概的內容,但在實際問題上卻不夠到位,此時,我們就會生氣,生氣自己總是記不住知識,學過的知識也忘,看過的也忘,漸漸就會產生消極情緒,認為學習內容多等等。而運用科學的記憶心理學對知識進行科學性的學習就可以將情況進行改善。以下就是對科學心理學運用的具體方法。
一、運用記憶心理學改善枯燥、乏味的內容,使之變得生動有趣
對記憶的劃分可以依據不同的標準來進行,依照記憶的性質可以將其劃分成:方法記憶、知識記憶以及經驗記憶。方法記憶就是對事物處理做法的記憶,是我們無形中的記憶,最為難以遺忘的。知識記憶就是知識性的,一般情況下是較容易遺忘的,而經驗記憶則是與自身的經驗相關的,可以隨意的被人想起。人們在進行學習時,所產生的記憶則是知識記憶,因知識本身較為枯燥、乏味,沒有新鮮感,而且在學習中我們對知識的學習也是比較被動的,很少是因為興趣、喜歡去學習,大多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去學習,因此會被我們的大腦認為是沒有用的知識,所以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讀書時也是一旦時間過長就坐立難安,不想學習。因此我們可以將知識生動化、形象化的展示給學生,用感官刺激學生,可以想別人述說想要記住的事情,運用溝通的方式讓大腦認為是有意義的事情,或者將知識形象化的制作成圖片、小視頻等,從視覺、聽覺上刺激學生,從而使其對新鮮感的事物進行記憶。運用靈活的方式將學習活化,讓學生產生好感,這樣會比死記硬背的方式好很多,既減小了學生壓力,也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加強對知識的記憶。
二、運用記憶心理學強化對知識記憶的理解
在我們學習的工程中,也有很多的知識、語言是比較有意思的,雖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對此方面知識的記憶,但若對其不是真正的了解,也很難將其長久的記住,而且對于我們不理解知識的記憶也是沒有效率和意義的。如果我們沒有辨別差別較大事物的能力,那差別較小的更無需多說。所以,就要求我們在讀書時一定先要對整本書的內容有大概的了解,然后在慢慢品讀細小的內容。如:在讀《西方哲學史》這一書時,我們可以現對整本書的時代進行劃分和了解,然后在對時代中的學派進行了解,最后在充分了解學派當中不同的哲學家及其思想觀點。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有順序的對知識進行梳理,不但可以改善學生一上來初步讀書就會困惑、反感的情緒,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在歷史時間這一知識點上也不易搞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強化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因為理解是依靠我們的大腦思維去思考的,而死記硬背則完全依靠的是重復性知識的灌輸,純粹是靠記憶。我們在學習數學函數這一內容時,因數學本身就是連貫性較強的學科,對于里面的公式若只是死記硬背的方法,雖然可以解決眼前問題,但容易遺忘,而將其理解之后就會深深的記在腦中,隨用隨想。因此我們一定要引起對理解的重視,強化知識的理解。
三、運用記憶記憶心理學提高復習的科學性
記憶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其實是對已學知識的記憶進行強化的一種方式,是知識的鞏固。通過復習學生的神經就會被多次刺激更具活性,大腦就會更加靈活,從而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通過對遺忘曲線的分析和了解,認為在對已學知識進行復習的有效時間為學習后的一個月內,盡管長時間后還會對所學知識有所記憶,但也不是完全的理解,因此也就沒有了復習的效果。在復習時我們首先要有針對性的復習,對現對同一內容、對象進行復習,所以就要求我們書籍選擇時要慎重,寧可死啃一本書,也不能多部書一同復習,因為會擾亂我們的記憶思維,更加不利于記憶。復習的次數應該保證2個月復習四次是最有效的,第一次復習在學習之后次日,然后一個星期后,然后再隔三個星期,最后為一個月這是復習的四個階段。此外,我們應該在復習的過程中對一些知識點進行咀嚼的同時,還應思考其趣味所在,了解其中的樂趣,從而使自身在復習的過程中不易疲乏,每一遍都可以找到或發(fā)現新的問題和方法,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結語
總的來說,我們對事物的遺忘或記憶模糊都是正?,F象,我們只要調整好心態(tài),積極的對面對這些問題,并對自身進行反省,了解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我們記憶遺忘,然后利用科學的記憶方法來對我們的生活、學習進行有效性的指導,讓我們糾正心態(tài),擺好自身位置,并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來改善這一現象,在學習中越挫越勇,從而使我們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勛,吳艷紅,李興珊,蔣毅,周雯,方方. 認知心理學:理解腦、心智和行為的基石[J]. 中國科學院院刊,2011,(06):620-629.
[2]肖輝,陳芙蓉,史志祥. 認知、心理學背景下外語學習過程中的理解與記憶[J]. 外語界,2010,(03):9-13.
[3]董雪梅. 運用記憶和保持原理進行教學 提高教學實效[J]. 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10,(03):17.
[4]王麗敏. 從認知心理學的教學觀看成人教育方法的改革[J]. 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10,(02):20-21.
[5]蔣曉虹. 用心理學規(guī)律指導心理學教學[J]. 臨沂師專學報,2010,(0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