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暢路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行,教學重心的改變,教學已從單純的教師傳授什么,學生就必須學習什么,變?yōu)閷W生需要什么,教師就要教授什么,在美術數(shù)學科方面由是如此。在學習自主性增加的當下,美術已逐漸進入“選修課”的模式之下,然而美術學科四大板塊“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中,“綜合·探索”更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發(fā)散學習的內容。
美術教學觀念和方式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之中逐漸發(fā)生改變,多元化開放式的課堂越來越多,導致“綜合·探索”類課程發(fā)揮的作用會逐漸增大。美術綜合探索課程是將美術知識,美術技能,美術視野與學習中的其他各個學科和生活中的各個經(jīng)驗相結合的課程,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將其轉化為學生自身的情感和態(tài)度。逐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能夠發(fā)現(xiàn)探索有關美術的問題,在探索的時候能夠與自己的禁言治史相結合,是各種知識與技能相互聯(lián)系,彼此貫通,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認知體系結構,增強自己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綜合·探索領域注重的就是學生的綜合與探索的活動,是順應教學改革的大趨勢,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改革,這些活將更有助于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樂學、會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
美術綜合探索課程對學生的影響:
1.更加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于新時期之下美術內容的學習,更加注重學生的興趣。
2.有助于改變學生對于美術課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改變學生由以前接受學習的客體轉變成自主學習的主體。
3.跨學科學習,增加學生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生成更多直接經(jīng)驗,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本類課程,我的理解是這是建立在具有一定量美術知識或者美術水平之上,對于本門課程也不能僅僅拘泥與課本教材的學習,美術新課標賦予了美術老師更大的自由,義務教育第四學段(7-9年級)的課程目標如下:“認識美術與自然、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文化、美術與科技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并以各種形式發(fā)表學習成果?!薄伴_闊視野、拓展想象空間,激發(fā)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边M入2000年以后,在我國的中學美術教學中就開始設計了跨學科(跨越美術與科學)的內容,所以在2012年的“國培計劃”中應運而生了有關“跨學科設計藝術”的培養(yǎng)計劃。
結合7~9年級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能,用多種美術媒材、方法和形式進行記錄、規(guī)劃、創(chuàng)作、表演與展示;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huán)境、傳統(tǒng)文化、多元文化之間的關系。 可以說這類課程是建立在其他類課程知識之上的一種綜合運用。
以7年級一節(jié)電腦美術課程為例
電腦美術--卡通漫畫肖像
教學目標:
七年級
教學目的:
1.漫畫藝術的魅力,知道漫畫藝術根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教授學生如何運用漫畫的方式畫出自己的Q版人物肖像。
3.結合當下時代性,熟練掌握ps的基本功能。
4.了解電腦繪畫創(chuàng)作對人們生活的積極影響。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增進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激發(fā)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漫畫人物的變形方法,利用電腦軟件畫出一個基本的Q版形象。
教學難點:軟件的使用。
教具:電腦,學生自己的照片,手繪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感受漫畫的魅力。
1.說說各自喜歡的漫畫或者漫畫形象。(該部分比較重要,因為動畫和漫畫是學生最為喜歡的一種載體,所以,學生第一次進行創(chuàng)作時,很有可能就是模仿學生自己喜歡的那一個漫畫風格或者是漫畫形象,也能提高學生對于本次課程的興趣,更能讓老師對學生的了解進一步加深)
2.老師拿出一些范例。(盡量拿出一些大眾,知名度高的漫畫或者漫畫形象)從而出示卡通漫畫的概念:它是一種具有強烈風格性,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它還是一種藝術的夸張,夸張與變形突出了人的個性特點。(提問:從老師所說的漫畫概念中同學們能找到漫畫總為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答:個性特點)
3.推出今天的課題——漫畫的形式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學習的是Q版漫畫。
二、比較與發(fā)現(xiàn)
1.下面讓我們來研究一下肖像漫畫。
2.出示一張Q版漫畫形象。
問:“結合正常的人體形象,兩者有何區(qū)別或有何特點?”
(學生答:眼睛大,頭發(fā)簡單等等......)
緊接著出示更多的漫畫形象
(因為夸張了某一特征,所以整個比例變了,就是變形了)——夸張和變形是漫畫的重要表現(xiàn)手法
3.展示教師所畫的Q版漫畫
問:“老師是怎么畫出來的?”
出示步驟:
(1)臉型(展示各種角度臉型的變化)
(2)五官的畫法(重點介紹眼睛的畫法)
(3)頭發(fā)
(4)表情
出示:喜,怒,哀,驚等不同表情
問:“影響表情的因素有哪些?”(五官的變化)
所選表情也是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做幾個比較有特征的表情,炒熱課堂氣氛,打開學生的想象力)
三、練習
拿出自己今天所帶的照片,自己給自己設計一副Q版漫畫。
四、展評(要求:突出個性,運用老師今日所講的繪畫手法)
1.學生自評
2.學生全體評價
3.老師選出優(yōu)秀作品,評價
附加項(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進行添加)
五、教師拿出自己的漫畫,展示利用ps將漫畫與一場景圖片結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有趣的圖像
六、學生創(chuàng)作
教學效果:學習之后,啟發(fā)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圖片,并且將自己搜集的資料利用電腦制成一副精美的畫面,在小組中展覽貨課堂展示。
總的來說“綜合·探索”課程,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zhàn),要求美術教師不僅僅只有美術學科知識,也要有相對的人文科學等等知識,美術課堂不再是關起門來動動畫筆就能完成的了,與其他學科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更是重中之重。
教材作為教育中最直觀的載體,是所有教師和學生所以來的重要工具,但在美術課堂之上我們不能一味的依賴他,正如現(xiàn)在新課改的大浪潮之下,留給了美術教師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我們應該更覺各種不同的情況,結合教材,給予學哼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美術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