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山榮
【摘要】在《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美術課程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在我們的美術課上課程性質體現(xiàn)的最明顯的恐怕就是視覺性和實踐性了。大多數的美術教學活動都離不開講授和練習,而練習又占據了一節(jié)課大部分的時間,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作品,有很大的因素取決于教師的指導。
【關鍵詞】美術課 課堂習作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02-02
《美術新課程課標》(2011版)中根據學習活動方式將美術課程分為四大領域,即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但不論哪種課型,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都離不開教師的講授與指導。而如何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下面以蘇教版第六冊第九課《鳥和家禽》為例談談習作指導的策略。這一課是鳥系列單元的第一課,側重于在了解鳥類、觀察鳥類的基礎上用寫實的方法來描繪鳥類。由于美術課時間有限,所以本人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對鳥的認知和描繪上。
在上本課時,首先出示鳥和家禽的圖片,請學生分類,并對其生活習性進行簡單介紹。其次,讓學生自主學習鳥有哪些共同的組成部分,并挑選自己喜歡的鳥和同伴交流其特別之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總結出鳥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接著,要求學生帶著問題欣賞教師示范,總結繪畫步驟以及某些部分的繪畫方法。然后是學生活動與評價環(huán)節(jié)。但要想學生作品好,教師又要講得少,實在是有點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味道。為了盡量做到兩全其美,本人在不斷地思考與交流中,總結如下:
1.圖片欣賞 感知鳥
在感知鳥時,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鳥的共同特征,如頭、嘴、身體、尾巴等主要部分,并把這些部分做成圓、橢圓、三角等不同形狀的卡片,讓學生在拼擺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概括鳥的外形。接著,通過多張圖片的細致賞析,讓學生交流鳥獨特的外形、色彩和姿態(tài),總結鳥的典型特征,感受鳥的獨特之美。意在通過細致的賞析讓孩子能充分感知鳥豐富的美感。
2.示范引領 描繪鳥
當然,再多的欣賞與觀察只為能畫出高質量作品。美術不僅具有視覺性,更具有操作性。鳥看似簡單,但要畫好,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孩子們的作業(yè)中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如:(1)構圖不飽滿;(2)羽毛不會表現(xiàn);(3)爪子虛有其形。
對于構圖來說,播放微視頻來進行示范,雖然示范很清楚,但總有一小部分孩子存在構圖的問題。微視頻雖然高效,而當場示范或許有著更直觀的影響力,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適合示范方法,或者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從而使學生的作品質量得以提高。
羽毛是鳥兒們美麗的外衣,不同的工具不同的畫法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初上本課時,本人讓學生用簡單的幾何形或者葉子般的形狀來概括畫出翅膀外圍和尾巴上的正羽,身上的絨羽可以用疏密有序的短線條來表現(xiàn),也可以直接用顏色覆蓋表現(xiàn)。最后全身覆蓋上適合的顏色,涂顏色時,要求學生先用油畫棒薄涂一層,再用深色油性筆將羽毛的形狀勾勒出來,并把這種表現(xiàn)方法稱為“淺涂深勾”,想讓學生把它作為一種繪畫技法積累起來。但學生作業(yè)效果并不理想,一則學生來不及畫完,二則這種“淺涂深勾”的技法選用的工具不太適合,學生薄圖過后,用深色水彩筆勾勒不僅畫不流暢而且容易損壞水彩筆的筆頭。因此,本人又重新調整繪畫方法,讓學生用簡潔的字母U形畫出外圍羽毛,并且要用大小不同的U形來有序排列概括羽毛,身上的絨羽省略,就用直接涂色代替。這樣,有效的加快了繪畫速度。在涂色方法的介紹上,我也沒有再刻意強調什么技法,就讓學生采用油畫棒混合涂色或者用水彩筆平涂的方法來完成,就從平常的作品要求來看,效果還算令人滿意。
其實,畫鳥的難點除了羽毛,還有爪子。鳥的爪子尖銳有力,要畫出這樣的感覺不容易。在部分學生作業(yè)中,本人發(fā)現(xiàn)他們畫出爪子虛有其形,只能看個大概,至于鳥有幾個腳趾,每個爪子上腳趾的分布方向學生根本搞不清楚,更別提鳥爪上的皮膚肌理的刻畫了。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從整段微視頻中,專門截取了畫鳥爪的部分,利用微視頻可以重復播放的優(yōu)勢進行回放,幫助學生加深記憶,使學生在爪子的繪畫上有了明顯提高。
其實,要想學生在美術課上有限的時間里畫出高質量的作品,教師需要從分析學情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指導方法,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美術雖然具有實踐性,教師們也很看重孩子們的學習所得,但美術教學也是強調愉悅性的,美術學習不能因追求作業(yè)質量而忽略美術課程的其他性質,要把握好學習的度、指導的度,讓孩子們在美術的課堂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