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要】銜接手段決定著一篇完整的語篇是否有語義的連貫性,指稱照應是漢英語篇銜接中最普遍的一種。指稱關系涉及物、事、人、時間地點等一切方面。本文以郭沫若先生的《菩提樹下》及其張培基先生的英譯文的指稱照應用法分析為基礎,旨在闡明這種銜接方式在英漢語篇中的異同之處,進而指明在漢英翻譯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語篇銜接 指稱照應 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19-01
一﹑引言
語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語法的在一定語境下表示完整語義的自然語言。若想讓一個完整的語篇發(fā)揮其交際作用,銜接總要貫穿語篇始終。[1]
本文以獨立的語篇郭沫若先生的作品《菩提樹下》和張培基先生的譯文Under the Linden Tree為對象,通過對原作和譯文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指稱照應在漢英語篇中的異同,進而解決漢英互譯中的困難。
二、指稱照應及其在語篇中的應用
1.人稱照應
現(xiàn)代漢語中的,人稱代詞表有:第一人稱:我、我們;第二人稱:你、您、你們;第三人稱:他、她、他們、她們、它、它們
原文中的人稱代詞有:“我”、“她”、“它”、“我們”、“它們”。用于人稱照應的詞還有:“我的”、“我們的”、“它的”、“它們的”。
現(xiàn)代英語中的代詞有:(1)人稱代詞:I、we、you、he、she、it、they、one;(2)物主代詞:mine、yours、ours、his、hers、its、theirs;(3)反身代詞:myself、yourself、ourselves、himself、herself、itself、themselves;(4)物主限定詞:my、your、our、his、her、its、their、ones
譯文的指稱代詞為:my,she,it,our,we,its,herself,ourselves,they,us,them,themselves,himself,their,he,his,you,I,one,my。
2.指示照應
陳定安將其分為:
這、那、某、各、每、其他、別的、前者、后者
這會兒、那會兒
這些、那些
那兒、這兒、那里、這里
這樣、這么、那么、那樣、那么樣、這么樣。
在英語中,指示照應靠的是指示代詞或相應的限定定詞、指示副詞以及定冠詞。指示代詞:that、this、those、these、same、such;指示限定詞:that、this、those、these、such;指示副詞:now、 there、here、then;定冠詞the。
在譯文中,依次出現(xiàn)的指稱詞為:this、those、 then、the、 here。
3.比較照應
比較照應是“用比較事物異同的形容詞或副詞,及其比較級所表示的照應關系”。
4.零照應
零照應是指在“語篇中本該出現(xiàn)的指稱詞被省略了”[1]例如:
所養(yǎng)的雞不多,之多不過四五只;
譯文中的零照應方式主要是句中的分詞獨立結構,例如:
“…whenever a hen is laying, giving it additional feed,making it a new roost…”
三﹑英漢語篇中的指稱照應的差異
1.人稱照應
從上文可以知道英語中用于人稱照應指稱的詞的數(shù)量遠多于漢語。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表達和形式。英語中的大多數(shù)人稱代詞有性、數(shù)、格的變化;除第三人稱復數(shù)無性的變化;英語的反身代詞也有性、數(shù)之分。在漢語中,只有第三人稱有性的區(qū)別;對應的反身代詞是“自己”,在前面加上人稱代詞以區(qū)別性、數(shù)。
對原文和譯文人稱照應指稱詞的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
我3—I&us 4; 她 11—she 10;我們12— we 17;我們的4—our 2;我的3—my 4;你4 —you 7;它13— it17;它們的2— their 6;它們12—they&them 26;它的1 —its&his 3;無對應項—he him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原文中的指稱詞的數(shù)量遠遠低于譯文,對應項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也遠不及譯文。
2.指示照應
漢語中的指示照應詞的數(shù)量多于英語,且能充當多種成分。例如:
“這樣本是一個很平常的現(xiàn)象,……”(主語)
“這兒的景色好。”(定語)
英語中的指示代詞通常作主語、賓語。也能作定語。
“We have so far done quite well this year.”
3.零照應
零照應是漢語區(qū)別于英語的最顯著的特征。而且漢語多無主句,此時譯為英語時,要根據(jù)語義使用恰當?shù)闹阜Q詞將其體現(xiàn)于譯文中。例如:
“像這樣的生活,要繼續(xù)兩三個月之久?!?/p>
“They continue to live like this for two or three months.”
四、結語
通過前文的討論,能明確指稱照應在是重要的銜接手段。漢英語篇中的銜接手段有相同也有異同。在漢英互譯中,譯者不能照搬原文的銜接方式,應該將源語語篇中的銜接方式以恰當?shù)男问皆谧g文中體現(xiàn)出來,使譯文讀者能夠真正領會原文的靈魂。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