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生
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不應(yīng)僅限于課堂教學之中,課外資源為識字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家庭對孩子識字的教導,課外識字為課堂識字的補充,正確的對學生的識字進行評價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進一促進學生的識字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關(guān)鍵詞:課外資源;評價機制;識字方法;創(chuàng)新教育
識字教學是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缎W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一二年級的識字量應(yīng)達到1600字到1800個字,由此可見,一二年級的識字量占了小學六年識字量的一半多,而低年級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往往今天認識的字,明天就忘了,導致教師第二天又得繼續(xù)教學生,影響了識字教學的成效。我們的語文課要立足課堂,打破課時教材的束縛,把學習的觸角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廣闊的社會中去。有效地利用課外資源,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一、家庭指導是學生鞏固識字的重要基石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協(xié)助,識字教學也一樣。今天要求認識的字,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之后,我會把生字印成卡片的形式,讓學生帶回到家里,要求認讀給家長聽,讀正確了,讓家長在卡片上寫下評語,學生帶回學校,利用早讀的時間讀給老師和同學聽。一周結(jié)束的時候,再把這一周所認識的生字讀給全班的同學聽。老師每周對此進行評價,表揚做得好的學生,并獎勵一顆識字星以此鼓勵學生堅持下去。針對留守兒童多的特點,有些爺爺奶奶并不識字也可讓學生讀給高年級的同學聽,也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課外識字是學生鞏固識字的重要途徑
1.利用學生身邊資源鞏固識字成果。針對剛?cè)雽W的一年級兒童,利用他們對學校的一切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的特征。這時候,我抓住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時引導他們認識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漢字。如:我們班有哪些老師,老師的姓名是什么,同學的姓名是什么,課程表上的科目有哪些,教室內(nèi)標語是什么等等。當學生熟悉班級的一切事務(wù)之后,我又帶領(lǐng)他們走進校園,認識校內(nèi)門牌,標語牌等,認識校園的花草樹木及建筑物等。通過這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學生認識一些漢字后,還可以引導他們認識學校內(nèi)的設(shè)備設(shè)施名稱,如:操場,籃球,沙坑,跑道等等,在認識這些設(shè)備設(shè)施時,要求學生回憶在,這里設(shè)備設(shè)施里的字有哪些是我們認識的,哪些是我們不認識的。學生在這些識字活動中感受到漢字像朋友一樣無處不在,也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2.尋找身邊認識的字。當學生認識了一些字后,為了鞏固學生的識字效果,我動員學生尋找身邊自己認識的字。首先,從學校里入手,找找教室里的黑板報,教室里的標語,及課程表上有不有自己認識的字,進而到學校的標語,板報,再到電視報紙,上去找一找自己認識的字。
3.利用生活中的漢字鞏固識字成果。生活中,處處有漢字。我引導學生幫家里做農(nóng)活時認識莊稼的名稱,蔬菜的名稱,農(nóng)具的名稱,肥料種子的名稱;吃飯時認識餐具的名稱,走親訪友時認識親戚朋友的名字,平時在閱讀中,看電視時從中找出自己已經(jīng)學過的漢字,從而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4.利用兒歌順口溜等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日、月、山、石、水、火、土等象形字,讓學生在自然環(huán)境中仔細觀察:日、月、山、石、水、火、土,這樣就能把這些字記好。又如:休”人靠著樹木表示休息;體字表示人之根本就是體。贏就把它拆開編成:贏字并不難亡口月貝凡;解用刀分牛角讓學生體會這些字的意義;利用熟悉的字記生字?,F(xiàn)在形聲字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表示漢字由表型象表意方向發(fā)展。如:請、認、完等字,掌握字的特點就很容易記牢了。
5.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于鞏固漢字成果。語言是人與人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少兒時期的口語交際特別重要。讓學生遇事多向家長溝通交流,多和哥哥姐姐以及高年級的學生交流,充分利用好這些環(huán)境提高說話能力。把課堂上的方法在實際中加以利用。如上課,我要求學生在發(fā)言時要有中心話題,要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說話前要想好自己的話,圍繞話題展開,內(nèi)容與中心有關(guān)的話題要說多一些。說話一定要有一定順序,讓學生明白可以按時時間順序說、也可以按空間順序說、也可以按照先總后分或先分后總的順序說。幫助學生接近課文,接近生活,說他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真實話。要求學生說話時:自然、大方、有感情、親切、有禮貌。這樣避免了枯燥的識字,把識字和口語充分利用起來了,讓漢字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里。
三、積極評價是鞏固學生識字的重要措施
1.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制作識字卡片,讓學生每天把自己認識到的字都寫在卡片上,并每周進行交流,看看一周誰認識的字最多,對達到規(guī)定識字量的學生予以表揚,期末進行收集整理,比一比一學期來誰的識字最多,對達到規(guī)定識字量的學生,予以保表彰。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課堂上所識的字寫上去,除此之外,每天要求學生多識兩個字。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要認識課本上所要求的字外,還要通過其他方式,比如;采取問、查字典、看電視等方式學習漢字,從而拓寬學生學習漢字的渠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教室后的黑板開設(shè)識字樂園。讓學生把自己認識新字的方法和過程講給同學聽,把自己認識的字貼進識字樂園并教會全班的同學。這樣日積月累學生認識的字也就越來越多,學生識字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
3.建立一種識字的評價機制。我經(jīng)常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新知識,學習新知識,讓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在讀書、讀報后進行討論、交流,找一找自己的已認識的字,說一說自己的識字好方法。然后小組成員間進行比賽,比一比誰認的多,再評一評哪個同學識的字方法好,好在哪里。最后,請小朋友給認字多,記字辦法好的小朋友獎一朵小紅花。這樣讓小組成員間互幫互助,就彌補了老師不能個個兼顧的不足。
4.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點贊學生。小學低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充滿了童真童趣,富予幻想。因此,我們教師要努力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充分給予表揚,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在識字教學上,可以讓學生去教,可以鍛煉他們自身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效果;也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讓學生把每一課的生字落到實處。
總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學生有了識字的興趣,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學生識字的能力提高,就會為閱讀打下基礎(chǔ),也就為進一步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楊顯容.讓更多的課程資源為教學服務(wù) [J].四川教育,2013,(4):36.
[2]李玉蘭,李冰.游戲識字模式:“便學”才有效 [J].四川教育,2015,(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