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涼山州西昌市城區(qū)和郊區(qū),也有部分各個縣的學生,因為山區(qū)英語教育水平本身比較落后,加上西昌城區(qū)學校,郊區(qū)學校以及縣上學校英語教學水平差異導致學生的英語能力參差不齊。另外,由于我校招生分數(shù)線屬于排在西昌一中,川興中學之后的第三梯隊,入學錄取分數(shù)很低,英語基礎好的學生都進入前兩所學校了,我們招收到的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偏低。而參加高考的時候,要如何才能使我們英語本身較薄弱的學生在高考中盡可能地考好就是我們英語老師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這個時候我們接觸到了翻轉課堂。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 )就是學生和老師的角色調換。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前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ヂ?lián)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以實現(xiàn)。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考慮到本校的校情和學生的學情,針對學生最難掌握的高中英語語法進行翻轉課堂研究,申請到了省級子課題《翻轉課堂在民族地區(qū)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希望通過這個課題研究找到有針對性地,更適合我校學生有效地學習,理解和應用英語語法知識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理解文章,分析文章,解析高考題目做好鋪墊,從而達到我校倡導的教學要因材施教,揚長補短的目的。
二、研究與實踐過程
1.研究的方法
(1)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握課標精神,研究高考題型與語法之間的關聯(lián),重點研究語法對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的影響和對解高考題的重要作用。
(2)多學習關于翻轉課堂的理論與實踐的文章和專著。
(3)課題組開展學習操作實施翻轉課堂要用到的錄制微課的軟件,通過實踐使每位參研教師都熟練掌握錄制微課的技術。
(4)課題組討論實施翻轉課堂進行語法教學的微課制作內容,每位老師抽取自己負責錄制的微課課題,制作微課的課件,討論修改課件,錄制課件成微課,把微課投入平時的教學中觀察學生對微課學習的反應,訪談學生對微課教語法的看法,做好記錄,積累第一手文字資料,為課題的總結打下基礎。
2.研究步驟
(1)課題研究第一階段。
時間:2014年9月-2015年3月
①成立組織機構。成立了以劉娟為課題組長,以張曉霞,何姝霞,段朝菊,朱云霞,劉銀和,胥莉,為主要研究成員的課題小組。
②撰寫研究方案。完成了課題申報工作,填報了課題申報表,撰寫了《翻轉課堂在民族地區(qū)高中英語語法中的應用》開題報告與研究方案。
③了解現(xiàn)狀。參研教師們通過討論,一致認為語法教學是枯燥難懂的知識,也是學生們最為頭疼的部分,老師每講完一個語法知識,過不了幾天學生又忘了,如果再把全班集中起來講的話就是炒剩飯,耽誤時間了。而如果我們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先讓學生自學錄制好的語法微課,課堂上老師針對學生們不懂的對方有針對性地講解,再進行鞏固練習,我們想通過這樣教語法來提高教學地效率,也避免老師反復備語法課,減輕工作負擔。對學生來說,如果學完一個語法部分后,又有遺忘的話,還可以繼續(xù)看微課視頻來復習,這樣避免了去問老師舊知識的尷尬,也節(jié)省了老師的時間。
④從整個學校氛圍上,通過全校的開題報告會,向老師們傳遞翻轉課堂這一教學理念,并號召大家結合各自的學科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⑤建立研究概念。在研究的實施過程中,組織課題組成員通過網絡書籍學習翻轉課堂的理念和實踐經驗,并針對本校校情和學情討論翻轉的模式,內容與方法。
(2) 課題研究第二階段。
時間:2015年4月-2016年10月
①任務分工:通過召開課題組會議,分配具體工作:會議記錄由胥莉老師負責;課題活動攝影由甘曉琳老師負責;課題活動總體協(xié)調與統(tǒng)籌由劉娟老師負責;課題進行中的視頻保存由張玲老師負責;課題活動照片保存由甘曉琳老師負責;課題活動中制作微課用的語法專業(yè)知識指導由張曉霞老師,李曉梅老師負責;錄課電腦軟件技術指導與培訓由劉娟老師負責。
②錄課內容確定:通過課題組老師們的討論與商量,確定了適合高一起始年級適合的微課內容,并進行了語法微課制作課件的任務分配:劉娟老師錄制主語;劉銀和老師錄制過去完成時態(tài);段朝菊老師和湯明華老師錄制謂語;張玲老師錄制主謂賓賓結構;趙飛老師錄制主謂賓賓補;何姝霞老師錄制過去進行時態(tài);胥莉老師錄制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朱云霞老師錄制過去將來時態(tài);甘曉琳老師錄制一般現(xiàn)在時的被動語態(tài);任冬梅老師錄制被動語態(tài);陳海丹老師錄制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tài)。
③微課錄制:參研教師分高三和高二兩個大組,分別在張曉霞和李曉梅老師指導下修改PPT,思路為:問題引入—觀察例句—歸納概念—例題體會—練習鞏固—總結。然后,老師們根據自己的內容運用錄課軟件錄制微課,收集錄制好的微課視頻共十份。
④運用微課翻轉語法課堂:課題組教師們根據已經錄制好的微課(主語,謂語,主謂賓賓,主謂賓賓補,過去進行時態(tài),過去將來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的被動語態(tài),被動語態(tài),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tài),過去完成時態(tài))和網上下載的微課,老師們在起始年級階段利用早自習,晚自習時間給學生播放視頻,老師觀察學生對視頻教學的反應,再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在視頻里所學的內容進行檢查提問,通過進一步的練習鞏固所學內容,課后老師訪談學生對微課視頻教學形式的看法和意見,并形成文字積累。
(3)課題研究第三階段。
時間:2016年11月-2017年3月
對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語法教學的師生進行訪談,做好記錄。
①參研教師對研究過程的記錄,經驗,反思等形成論文形式。
三、成果主要內容
1.促進了教師專業(yè)水平發(fā)展,加強了老師之間的集體備課交流。 在這次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的參研教師是老中青搭配,老教師對語法教學提出總體建議和把關,中青年教師結合老教師的經驗和自身對語法的理解進行備課,制作課件,修改課件,學習錄課軟件的操作,錄制課件,再投入班級實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老中青教師們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相互磨合,相互學習,彼此都得到了專業(yè)上的成長,也是集體備課的體現(xiàn)。
2.學生對語法學習有了新的自信。以往的語法教學都是老師不厭其煩地講,學生接二連三地忘,師生皆疲憊。有了微課視頻教學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遺忘程度隨時調出視頻播放,省時省力;學生自己如果愛忘了相關知識,也可以自己去看視頻,不會在老師和同學面前覺得不好意思。這樣,原本枯燥難懂的語法,在學生眼中就會變得更易學習。
3.老師們積極總結翻轉課堂的經驗教訓,撰寫文章。
4.形成了翻轉語法課堂教學的模式后,可以在全校推廣利用微課進行的翻轉教學形式,期望能對全校高中年級的英語學習帶來好處和便利。
注:本文為四川省教育廳普教科科研課題《翻轉課堂在民族地區(qū)的應用策略研究》子課題《翻轉課堂在民族地區(qū)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的研究成果,作者是子課題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