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淑強
摘 要:網絡的發(fā)展對教學工作的影響日益凸顯。在數學教學中用于互聯網技術,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高中數學
網絡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網絡環(huán)境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豐富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是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網絡環(huán)境下的高中數學教學。
一、利用網絡資源的原則
1.針對性。為促進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充分利用網絡課程資源是一種重要方式,但是,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利用不同的網絡課程資源。事實上,每種網絡課程資源多與規(guī)范的教學目標都有不同的效果,不同教學目標需要不同網絡課程資源,相同的網絡課程資源也可以為服務于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在準確的教學目標下選擇有針對性的網絡課程資源,以教學目標為大前提,精心選擇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網絡課程資源,從而使網絡課程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2.適應性。多樣化是網絡課程資源的重要特點,對于不同地區(qū)、學校和教師,可選擇的網絡課程自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對于網絡課程資源的選擇不能規(guī)行矩步,甚至一成不變。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因地制宜,不僅要符合教師本身的優(yōu)勢特點,還有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更好地利用網絡課程資源。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網絡課程資源,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還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相反,清晰易懂的網絡課程資源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快速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3.經濟性。利用網絡課程資源,不僅能最大程度減少教學開支,還能使教學效果在一定時期內事半功倍。網絡課程資源的經濟性主要有開支經濟性、學習經濟性和時空經濟性。開支經濟性主要是指用最少的資金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選擇網絡課程資源時,應選擇一些不需要經費少或是免費的網絡課程資源,再通過自身的整合使之更適合課堂教學。對于學習經濟性,主要是指教師在選擇網絡課程資源時,應以趣味性為主,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時空經濟性就是教師在選擇網絡課程資源時,應就地取材,而且還有選擇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符合當前教學目標的網絡課程資源,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課堂效率,妨礙新課標下教學內容的順利開展。
二、利用網絡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
1.專業(yè)網站。在專業(yè)的學科網站中,不僅有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還有很多教學方法總結。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可以在需要之時通過專業(yè)的學科網站進行檢索,從而選擇自己需要的資源,另外,相同的資源可以讓不同的人重復使用,提高了使用效益。比如,數學學科網http://www.ks5u.com中有很多關于高考的試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的備考,還可以讓教師快速掌握高考題型的演變。再比如,中學數學學科網http://zxshx.jyjy.net.cn,其中的信息更加全面,不僅有教學教案、課件,還有教學研究和數學提高,教師和學生都能從中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在多元化的網絡時代,很多信息都能在網絡中找到,以上列舉的也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所以,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充分利用網上的資源。對于教師,網上資源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對于學生,網上資源可以更好地鞏固自己的數學知識。
2.教師個人資料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基本的教學軟件,還有在現在基礎之上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個人資料庫,不管是在網上公開,還是保存在自己的私人電腦中。對于個人資料庫的內容,可以是原創(chuàng),也可以是引用或是修改過的資料,也可以是自己從網上下載或是其他途徑獲得的教學素材,另外,課件、試題、視頻等都可以成為資料庫中的素材。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個人資料庫中選擇符合教學目標的內容,為更好的教學效果而服務。
3.教師博客。博客是有效利用網絡課程資源的全新平臺。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私人博客上傳試題、課件和視頻等資源。數學教師周如鋼的博客中有很多教學資源,還談及數學文化和教育教學經驗的總結。有數學問題交流、常用網站鏈接、個人數學資源庫、班主任工作園地、熱愛生活陶冶情操、工作學校要事、聯系朋友、群組等八個分組。這其中有很多值得參考和借鑒的地方,這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為數學教學提供的新平臺。
4.搜索引擎。通過百度、問問、谷歌等搜索引擎來獲取自己需要的網絡資源。比如數學教學中有很多重點難點,教師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尋找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瀏覽相關網站和閱讀相關材料,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和難點,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主動通過網絡搜索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讓學生在網絡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利用網絡資源的建議
1.有機地結合網絡課程資源和數學教學。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教師要有目的、有紀律、有組織地將網絡資源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價值。
2.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信息往往具有多元化,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有限,如何在千變萬化的網絡環(huán)境下正確對待網絡信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
3.正確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現代化多媒體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特點,生動、直觀、形象地在課堂上教授數學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輔助高中數學的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是創(chuàng)新教師模式的重要方式。在網絡環(huán)境下,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是百利無一害的。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研究信息技術對高中數學教學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數學教學在課堂中的效率,保證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翁凌峰. 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4:45-46.
[2]姜波. 基于網絡平臺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 中國職工教育,2013,18:157.
[3]曾錫. 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技術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思考[J]. 新課程導學,20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