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薇
摘要:目的 探討水飛薊賓葡甲胺片對精神科住院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將60例在院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分別給予水飛薊賓葡甲胺片和葡萄糖醛內(nèi)酯,系統(tǒng)治療2個月,并停藥觀察2 w,定期檢測肝功能進行對比,評估水飛薊賓葡甲胺片的療效及安全性。結(jié)果 在治療后4 w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在治療后8 w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稍低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在治療后12 w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接近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兩組無明顯差異。結(jié)論 水飛薊賓葡甲胺片對肝功能異常起效相對緩慢,但療效肯定,且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停藥后不反彈。
關(guān)鍵詞:肝功能異常;水飛薊賓葡甲胺片;療效;安全性
在精神科的住院患者中,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對肝功能的影響,可能出現(xiàn)轉(zhuǎn)氨酶的升高,在明確原因后需要給予相應(yīng)的治療,既往一般給予葡萄糖醛內(nèi)酯或肌苷治療。隨著新藥的不斷推出,治療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們基于考慮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將水飛薊賓葡甲胺片與葡萄糖醛內(nèi)酯進行了對照研究,觀察水飛薊賓葡甲胺片的療效及安全性。
水飛薊賓葡甲胺片(曾用名:西利賓胺片,生產(chǎn)企業(yè):維坊中獅制藥有限公司提供),系菊科植物水飛薊果實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水飛薊賓經(jīng)合成而得到的水溶性衍生物(Tabellaet Slybiin Meglumini),能保護和穩(wěn)定肝細胞膜,對藥物性肝中毒、各種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脂肪肝、降酶、退黃及促進肝細胞再生起到很好的保護肝臟的作用[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我院住院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既往無肝炎病史, 無轉(zhuǎn)氨酶升高史,無酗酒史,澳抗陰性,在使用抗精神病藥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酶(GPT)升高:屬輕、中度肝損害,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害,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分別給予水飛薊賓葡甲胺片(治療組)和葡萄糖醛內(nèi)酯(對照組)。兩組病例治療前肝功能異常程度及病程情況相似,合并所用抗精神病藥物作用相似,精神科診斷相似,排除了其他原因所致的肝損害,差異無顯著性,說明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后分別給予治療組:水飛薊賓葡甲胺片200mg,3 次/d,對照組:葡萄糖醛內(nèi)酯100mg,3 次/d,系統(tǒng)治療2個月,停藥觀察2 w。
1.3評定標準 以肝功能檢測,于治療前常規(guī)肝功能檢測, 用藥前抽空腹靜脈血檢測肝功能丙氨酸轉(zhuǎn)氨酶(GPT)和總膽紅素(TBIL),用藥以后每2 w檢查1 次。即治療后2、4、6、8 w及停藥后2 w分別對兩組病例進行檢測評定。
1.4療效評定 治療4 w后評定療效:①顯效:癥狀及體征消失或顯著改善,血清丙氨酸轉(zhuǎn)氨酶(GPT)<40 U/L;②有效:癥狀及體征好轉(zhuǎn), 血清GPT 在40~80 U/L 以內(nèi);③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惡化,血清GPT>80 U/L。
1.5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χ2檢驗。
2 結(jié)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治療組在治療后4 w時轉(zhuǎn)氨酶與治療前自身相比有效,但不具有顯著性。治療組在治療后8 w時轉(zhuǎn)氨酶與治療前自身相比明顯有效,具有顯著性。治療組在治療后12 w時轉(zhuǎn)氨酶與治療前自身相比明顯有效,具有顯著性。對照組在治療后4 w時轉(zhuǎn)氨酶與治療前自身相比明顯有效。對照組在治療后8 w時轉(zhuǎn)氨酶與治療前自身相比明顯有效,具有顯著性。對照組在治療后12 w時轉(zhuǎn)氨酶與治療前自身相比明顯有效,具有顯著性。停藥2 w后,治療組轉(zhuǎn)氨酶仍處在停藥前水平,而對照組部分病例較停藥前轉(zhuǎn)氨酶水平升高。
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在治療后4 w時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且顯效率低于對照組。治療組在治療后8 w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無明顯差異;治療組顯效率稍低于對照組,兩組無明顯差異。治療組在治療后12w時總有效率接近于對照組,兩組無明顯差異;治療組顯效率接近于對照組,兩組無明顯差異。停藥2 w后,治療組轉(zhuǎn)氨酶水平無明顯變化,而對照組有所升高。
2.3不良反應(yīng) 兩組病例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yīng)。
3 討論
在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對其給予針對性的抗精神病藥物及一些對癥治療的其他藥物,這些藥物大部分經(jīng)過肝臟代謝,從而對肝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引起轉(zhuǎn)氨酶、膽紅素的升高,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急、慢性肝炎,甚至肝衰竭等嚴重后果 。據(jù)報道肝損害80%~90%在用藥8 w內(nèi)發(fā)生[2]。因此肝功能的檢測無論是在住院前,還是入院后都是十分必要的。對于輕度的肝功能異常一般不需特殊處理,經(jīng)過調(diào)整精神科藥物,即可緩解。稍微嚴重或明顯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的則必須給予保肝藥物治療。我院作為精神病??漆t(yī)院,保肝藥物種類有限,既往多使用葡萄糖醛內(nèi)酯治療,起效較快,療效較好。目前比較新型的保肝藥物-水飛薊賓葡甲胺片上市,水飛薊賓葡甲胺片是水飛薊賓與葡甲胺反應(yīng)制成的水溶性衍生物[3],含有治療作用的賓(分子量:66.67)是有活性的化合物,能保護肝細胞膜,對某些肝細胞器能起保護和促生功效, 且價格低廉,口服方便,是一種較好的保護肝臟免受藥物損害的藥物[4-5]。在本研究中顯示,水飛薊賓葡甲胺片起效略緩于葡萄糖醛內(nèi)酯,在治療后4 w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在治療后8 w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稍低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在治療后12 w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接近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兩組無明顯差異,故表明水飛薊賓葡甲胺片對降低轉(zhuǎn)氨酶改善肝功能的總療效與葡萄糖醛內(nèi)酯相當[6-7],且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停藥后不反彈,可以考慮臨床推廣應(yīng)用,但考慮樣本量小,還需臨床進一步觀察該藥的療效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曲延文,郭穎,趙桂東,等.抗結(jié)核藥物所致肝損害發(fā)生機制及防治[J].中國防疥雜志,2001,23(1):56.
[2]譚新康.藥物性肝病[J].中國防疥雜志,2002,24(3):152-154.
[3]劉小鑾,盧萬向,肖火炎,等.促肝細胞生長素聯(lián)合水飛薊賓治療抗結(jié)核藥物致肝損害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xué),2013,34(16):3086-3087.
[4]Harno H,Hirvonen T,Kaunisto M A,et al.Subclinical vestibulocerebellar dysfunction in migraine with and without aura[J].2003,61(12):1748-1752.
[5]Neuhauser H K,Radtke A,Von B M,et al.Migrainous vertigo: prevalence and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J].Neurology,2006,67(6):1028-1033.
[6]陳奕伸,洪仲思,梁嘉碧.葡醛內(nèi)酯片與水飛薊賓葡甲胺片預(yù)防抗結(jié)核藥物致肝損害療效比較及用藥成本分析[J].北方藥學(xué),2014(9):20-21.
[7]徐周洋.水飛薊賓聯(lián)合葡醛內(nèi)酯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傷45例[J].醫(yī)藥導(dǎo)報,2015(5):623-62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