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摘要】小學教育階段的科學課,主要目標便是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谶@樣的原因,為實現(xiàn)科學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先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是使小學生形成去偽存真的科學精神,一絲不茍、細致耐心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應用高效有序、條理分明的科學方法的前提。本篇論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并提出了幾條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 科學課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17-02
科學課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小學科學課的主要目標。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采取各種各樣的有效策略,來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才能最終加強小學科學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下文中,筆者提出了幾條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的策略:
一、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科學問題,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問題能夠給予學生以良好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夠從機械地模仿轉變?yōu)樗季S提升。與此同時,具有開放性特點的問題,能夠有效激發(fā)出小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1]?;谶@樣的原因,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領學生對某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探討,從而發(fā)現(xiàn)科學問題、提出科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科學問題,最終就可以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例如,在對“橫梁的抗彎曲能力與什么有關”這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常見情景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猜測可能與橫梁的“寬度”、“厚度”、“材料”等因素有關,最后再讓學生進行對比實驗。進行實驗的時候,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指出應注意的問題,并確保學生能夠分清變量、不變量,得出實驗數(shù)據(jù)之后,再進行探究與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科學探究,由于很想知道“橫梁的抗彎曲能力”與“寬度”、“厚度”、“材料”等因素的關系,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進行試驗,不僅有效激發(fā)了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還形成了熱烈、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能夠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指導學生進行細致觀察,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觀察是小學生認識事物的源頭,通過進行細致觀察,有利于激勵小學生提出問題,也有利于幫助小學生解決問題,同時,觀察也是小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與基礎[2]。小學教育階段的科學課,每一項教學活動,不管是探究過程中的預測、實驗以及制作,還是探究后的數(shù)據(jù)分析、記錄以及匯報等,均無法離開觀察,基于這樣的原因,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并要通過使學生進行細致觀察,來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觀察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例如,觀察一棵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仔細、認真地觀察樹干的形狀、顏色以及紋理等基本信息,之后要求學生對樹的粗細進行估計,再讓學生對樹的直徑進行測量,并用鉛筆將樹的紋理在紙上描繪出來,最后讓學生制作樹葉標本、記錄樹葉的顏色與脈絡等;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蝸牛的時候,可以先觀察蝸牛的大小以及外形,再觀察蝸牛的生活習性。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不再是毫無頭緒、盲目地進行觀察,而是有條理地進行觀察,從而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興趣,說明指導學生進行細致觀察,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三、指導學生嘗試動手操作,強化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喜動、好動的性格特征,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并緊密聯(lián)系操作與思維,讓操作變成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的動力。例如,利用動滑輪能夠省力、利用定滑輪能夠改變改變力的方向這些科學知識,若是僅靠教師的理論講解,而沒有親自進行動手操作,學生就很難真正理解,這就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通過進行實際動手操作,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與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小學教育階段的科學課,主要是通過開展實驗操作活動,來使小學生樹立科學興趣,并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偠灾?,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讓小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指導小學生嘗試親自動手操作,能夠有效強化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最終有利于加強小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階段的科學課,其教學目標主要在于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而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具有對科學課的興趣的基礎上的?;谶@樣的原因,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點,以實踐為本、以問題為根、自觀察入手,從校內(nèi)校外、課內(nèi)課外,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周冬梅. 新形勢下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16,10:60-61.
[2]曹學凌. 農(nóng)村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