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樸林
《實踐論》《矛盾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光輝典范
■ 樸林
80年前,在延安窯洞中,毛澤東同志寫下了著名的《實踐論》《矛盾論》(以下簡稱“兩論”)。“兩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標志性成果,為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至今熠熠生輝。
“兩論”是毛澤東1937年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哲學時所用《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的部分章節(jié),它的產生有其深刻的實踐背景、思想背景和理論背景。
應對錯綜復雜的抗戰(zhàn)形勢是“兩論”誕生的實踐背景。鴉片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和我國封建勢力相互勾結,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特別是“西安事變”以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各種社會矛盾交錯,斗爭形勢十分復雜。迫切需要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和革命性質、革命對象、革命的領導階級和同盟軍、革命的斗爭形式和發(fā)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從哲學高度作出回答。正如毛澤東在1960年初讀蘇聯(lián)《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指出的:“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chuàng)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我們在第二次國內戰(zhàn)爭末期和抗戰(zhàn)初期寫了《實踐論》《矛盾論》,這些都是適應于當時的需要而不能不寫的?!?/p>
糾正黨內錯誤思想是“兩論”誕生的思想背景。從黨成立到1937年的16年間,經歷了北伐戰(zhàn)爭和土地革命戰(zhàn)爭勝利,也經歷了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黨內存在的“左”右傾的錯誤路線,尤其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給蓬勃興起的中國革命帶來了重大挫折和損失?!蛾P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本世紀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和我們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lián)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曾使中國革命幾乎陷入絕境?!睂τ邳h內的嚴重錯誤,遵義會議后,我們黨從政治上軍事上進行了深刻總結,但還必須從哲學高度進行反思。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切大的政治錯誤沒有不是離開辯證唯物論的?!?/p>
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傳統(tǒng)哲學是“兩論”誕生的理論背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辯證法是“兩論”的根本理論源泉,毛澤東同志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一是精讀馬克思主義原著。從建黨初期的《共產黨宣言》,到大革命時期的《國家與革命》;從長征途中的《反杜林論》《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到延安時期的《資本論》《列寧選集》《理論與策略》等,他如饑似渴地閱讀了這些馬列著作并寫下了數(shù)以萬計的心得、札記和批注。二是認真研讀30年代的蘇聯(lián)哲學教科書。包括《辯證唯物論教程》《新哲學大綱》《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三是學習我黨早期哲學理論。包括艾思奇1934年寫的《大眾哲學》和李達1935年寫的《社會學大綱》等等。此外,中國傳統(tǒng)哲學也是“兩論”的思想來源。中國傳統(tǒng)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包括知行觀、發(fā)展觀等等,也在“兩論”中得以批判繼承和發(fā)展。
“兩論”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這就是“兩論”的精神實質。這一實質使它顯著區(qū)別于其他經典著作,使它具有廣泛的實踐指導意義。
第一,“兩論”闡釋了“認識論”問題?!皟烧摗敝猿蔀槊珴蓶|思想的扛鼎之作,首先在于它論述的是如何認識世界、如何使我們的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相統(tǒng)一的大問題?!秾嵺`論》的副標題就是《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睹苷摗芬膊皇且话阈缘刂v辯證法的核心問題,而是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來解決認識問題。例如:講到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時,毛澤東說:“就人類認識運動的秩序說來,總是由認識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人們總是首先認識了許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質,然后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的本質?!敝v到“主要的矛盾”問題時,毛澤東強調:“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p>
第二,“兩論”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毛澤東思想的源泉,“兩論”處處體現(xiàn)了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堅持?!秾嵺`論》開篇語就是:“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fā)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即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其后,在講到認識來源、認識動力、檢驗認識的標準等諸多問題時,毛澤東同志的表述方式都是:“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矛盾論》開篇就引用列寧的論述:“就本來的意義講,辯證法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其后,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矛盾思想,對如何通過矛盾分析深化認識展開全面論述。從表述看,“兩論”大量直接引用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語錄;從本質看,“兩論”是全面徹底地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第三,“兩論”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皟烧摗笔邱R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有機結合的成果,集中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從中國革命實踐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史來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提出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觀點,但都沒有寫過系統(tǒng)完整的認識論著作?!皟烧摗眲t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系統(tǒng)完整地闡釋了唯物辯證的認識論思想。二是針對中國革命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皟烧摗敝铝τ诮鉀Q中國實際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對中國革命的現(xiàn)實思考。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主要針對的是黨內存在的主觀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皟烧摗辈粌H是哲學理論,也是實踐智慧。三是體現(xiàn)了鮮明的中國氣派?!皟烧摗敝写罅窟\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故、格言和諺語,如《矛盾論》用《山海經》中所說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的“羿射九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七十二變和《聊齋志異》中的鬼狐變人的故事來論述矛盾的互相轉化,用《水滸傳》中三打祝家莊先敗后勝實例來說明人們必須客觀地、全面地把握事物及其發(fā)展過程,“兩論”以中國元素形象生動地解析了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習近平總書記提倡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他列出的“需要反復精讀”的毛澤東著作篇目,首先是“兩論”。經歷80年風雨滄桑,“兩論”依然放射著璀璨的哲學光芒。
第一,“兩論”是提升認知素養(yǎng)的哲學基礎。
無論要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局面,還是處理好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事物,都需要科學的思維方式?!皟烧摗睆恼J識論高度,為我們思維方式的塑造提供了豐富的哲學滋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yǎng),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zhàn)略思維能力,更好地指導實踐?!睂V大黨員而言,黨章規(guī)定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全黨必須遵循的最根本的思維方式。認真研讀“兩論”有助于從根本上理解為什么要一切從實踐出發(fā)、要研究事物本質的規(guī)定性、要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從而真正把黨的思想路線內化為全黨的思想方法。
第二,“兩論”是激發(fā)理論創(chuàng)新的思想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的偉大斗爭,呼喚新的思想理論。1960年,毛澤東同志講:“我們已進入社會主義時代,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如果單有《實踐論》《矛盾論》,不適應新的需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論,也是不行的?!薄皟烧摗睘槲覀儤淞⒘税疡R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新的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榜樣。全黨同志,無論理論工作者,還是實際工作者;無論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都應勇于擔當理論創(chuàng)新的責任,致力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從而指導新的偉大斗爭。
第三,“兩論”是宣傳教育的成功典范。成功的宣傳教育不僅依賴于理論思想的科學性,還必須有易于人所接受的語言載體。“兩論”充分考慮到受眾的理論基礎、思維習慣和所思所想,把深邃的理論用通俗易懂、新鮮活潑的語言加以闡釋,具有喜聞樂見的中國風格,堪稱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成功典范。學習并自覺運用“兩論”的語言風格,將使宣傳教育更貼近人心,更易于入腦入心。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教授)
責任編輯/胡蕊huru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