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坦
(安徽省特殊教育中專學校 安徽 合肥 230000)
?
淺談聾生班主任管理經(jīng)驗
葛 坦
(安徽省特殊教育中專學校 安徽 合肥 230000)
由于聾生語言障礙,學生的能力限制,給他們學習知識、交流思想、認識問題等方面帶來了許多困難。作為聾生班主任,我們需要細心、耐心、誠心,務實日常班級管理工作,對聾生要多贊許、少責罵;對班級要真投入、多組織;對家長要常見面,多溝通。只有班主任做好每天,聾生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聾生;班主任;工作
擔任過13中餐班和15工藝美術班兩屆聾生班主任,如何有效果地管理聾生班級成為我一直鉆研的“課題”。我?guī)У陌嗉墝W生大部分以聾生為主,學生學習能力差、水平層次不齊,大部分學生沒有經(jīng)歷比較專業(yè)化的培訓和較深入的學習,文化水平薄弱,給我班級管理上帶來很多矛盾和問題。
聾生班主任的工作,讓我感覺意義大、責任更重。大家說班主任像父母,我感覺聾生班主任更像是“保姆”,吃喝住行都要細心關注。聾生聽不到,因此十分敏感,渴望別人的關心,但自閉和自卑,讓他們拒絕溝通、放棄交流。在這里,說說筆者做為聾生班主任工作的一點感悟,供特教同行參考。
潤物細無聲,教育需耐心。在對待每位殘疾學生,要戒煩戒躁,多一點贊許,少一點責罵,從而消除彼此之間的抵觸情緒,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聾生最大障礙就是交流,在學習中會出現(xiàn)詞匯貧乏、說話顛三倒四,聆聽總是斷章取義,容易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針對聾生特點,要采取有針性的措施。
13中餐班,是我?guī)У牡谝粋€聾生班級,剛帶班主任時,考慮著加強對班級的建設和管理,卻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因為經(jīng)驗不足,執(zhí)著地把自已的想法強加于班級管理,學生做不好,就是責備,聾生不主動反抗,但內(nèi)心卻極度抵觸,時間久了,學生變得很難親近,班級管理更是一團糟。總結了之前的教訓,在15級工美班第一次班會的時候,我走到學生中間,與同學們說說笑笑,夸學生、交朋友,讓他們放下戒備,愿意和我打成一團,學生喜歡與我說說笑,主動地找我聊天,聊著他們困惑,這樣班級管理變得很輕松。
由于校園空間小,活動少,學生參與性不高,導致聾生內(nèi)心閉塞,不愿過多與其他人接觸,學生之間,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變少,枯燥的校園生活使聾生變得暴躁,不安。為了改善聾生不良習慣,我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溝通,多寫多記
手語是聾生溝通的主要途徑,但手語存在自創(chuàng)性和地域性,讓交流變得復雜,學生因溝通不便,時常有矛盾產(chǎn)生。為了提高學生手語水平,組織班干,利用晚自習時間,學習和記憶中國手語,統(tǒng)一手語打法,鍛煉基本溝通技能,促進學生之間,與老師之間的交流。
聾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但他們活動離不開社會,書寫表達是聾生與正常人溝通的重要方法,但聾生說話總是顛倒順序,詞不達意,要表達的意思很難正確的書寫出來,往往疏遠與別人的關系,成為他們自卑、自閉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平時的作業(yè)之外,我要求學生每周完成一次周記,練思維,記事情,正確的表達自已的想法,做到與人正常交流,開拓眼界,活躍思維。學生起初很是不情愿,他們寫的亂七八糟,我看的稀里糊涂,但經(jīng)過堅持和努力,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好的表達自已的想法,這為他們以后走入社會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二)組織活動,共同參與
班級是一個小集體,也是個大家庭。組織學生參與公共活動,開展有趣的校內(nèi)生活,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讓學生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我?guī)?3中餐班時,利用學生所學實訓技能,讓班干組織制作中午便當,使得學生和老師成為他們專業(yè)水平的檢驗者和建議者,把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專心鉆研,學有所用。同時,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制作點心和糕點,贈于老師和同學,感恩社會,感謝學校給他們殘疾人帶來的關愛和幫助,提高自已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帶15工美班班主任時,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利用網(wǎng)絡和自已學習的工藝制作,把作業(yè)變成商品,從商品總結不足,換取回報,樹立自信,提高學生學習專業(yè)的目的性和實用性。
聾生的教育需要家長全力的配合,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對學生成長有重大的影響。聾生大多數(shù)家庭貧困,父母接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從而改變家長觀念,營造聾生生活氛圍是聾生成長的首要任務。平時,聾生的父母很少關心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微妙變化,甚至認為送到學校就行了,什么事都是學校的,與父母無關。父母與聾生不愿交流,也不知道怎么交流,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情緒是否穩(wěn)定都漠不關心。家長也不愿意與老師交流,對學生不管不問,任其發(fā)展。聾生家庭大多比較貧窮,生活主要經(jīng)濟來源都靠救濟,因為對錢的渴望從而滋生了部分學生偷盜的習慣,如被家長發(fā)現(xiàn),往往采取打的粗暴方式,從而給學生腦海中留下的印象,武力可以征服一切,于是學生打架在校常有發(fā)生。
不良家庭環(huán)境及不當?shù)慕逃绞?,容易造成聾生心理和行為異常。與聾生的家長保持常見面,多溝通,了解學生情況及家庭情況,是找到適合聾生教育方法的突破口;但聾生家長大多為外地人員,父母平時忙,見面難,給常見家長帶來了一定困難。用網(wǎng)絡視頻代替面對面,建起了聾生家長QQ群,大部分聾生家住農(nóng)村,很多家長不能正確使用電腦,在自已孩子的幫助下,慢慢學習電腦和QQ的使用方法。有了溝通,學生受到更多關注;有了交流,學生獲得更多信心。
聾生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份苦力活,更是一份良心活。在這是,看到的掌聲很少,聽到的贊許很少,得到的認可更少,做好聾生班主任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需要特教班主任那份義無反顧地勇氣,需要我們特教人在殘疾人教工作崗位上一路堅持,不忘初心!
葛坦(1987—),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助講,本科,安徽省特殊教育中專學校,研究方向:工藝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