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淮紅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7-0118-01
陳玉是個一年級的孩子,是個十分內(nèi)向膽小的女孩,在一(2)班里屬于那種不合群、沒有好朋友的小學生。她不善于主動與人玩耍、交流,比較怕事,且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比如:班進行“紀律星”評比,只要得到十顆星就可在班里的“星光燦爛”榜中貼上自己的一寸彩色照片,同學們爭相上榜,可陳玉幾次得到十顆紀律星,她都沒有大方地舉手,也不要求貼照片,就是老師跟著要,她也磨磨蹭蹭不愿給。她在課堂上幾乎沒有舉過手、發(fā)過言。就是喊她起來讀書,聲音也輕得讓你聽不見。每當同桌討論或互相練習說話時,她都顯得很被動。寫作業(yè)也很慢,其他小朋友10分鐘可以完成的作業(yè),她得半個小時才能完成。每當在學習上遇到難題時,她自己不去動腦筋想辦法,也不去問老師、問同學,總是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發(fā)呆或哭泣,就是同學們主動找她,她也愛理不理的,這樣時間長了,同學們都不喜歡和她交流了,慢慢地也都不太喜歡她了。
面對陳玉這樣的孩子,從沒教過低年級的我,常常耐不住性子,對她大發(fā)脾氣;常常因她的作業(yè)不合要求而撕掉她的本子。而她回報我的常常是哭泣、哭泣、再哭泣。在無耐之下,我迫使自己冷靜、思索……
為了改變她目前的狀況,為了讓她能跟上本班的整體水平,作為德育輔導員的我開始留心觀察她,留意她的一舉一動,并積極地與她家長取得聯(lián)系。一番細心地調(diào)查、了解,我才知道:由于她右眼下長了一塊銅錢大小的黑痣,她覺得羞于見人,覺得自己沒有別的女孩好看,因此性格也越來越內(nèi)向、越來越孤僻,整天悶悶不樂,也沒有心思學習,學習成績在班里總是倒數(shù),她的家長為此也傷透了腦筋,總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找準了陳玉的“病灶”,我也有了醫(yī)治她的“良方”:尋找閃光點,激發(fā)她的自信心。自信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為了幫助陳玉找到自信,我在德育班隊活動中開展“找優(yōu)點”活動。第二天,別的同學都找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唯獨陳玉說:“老師,我沒有優(yōu)點。”我說:“你有,只是你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老師給你時間,自己再找找?!钡谌?、第四天……每天我都去問她,就這樣,一個星期過去了,直到第二個星期五,我找著她,她不好意思地說:“每次勞動,我都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我事做完了,還幫助其他同學做,這算不算優(yōu)點?”我趁勢肯定地說:“當然是優(yōu)點啦!愛勞動、愛幫助別人的同學到哪里都會受到歡迎的?!彼犃宋业脑挘t腆地笑了。當天下午放學,她就主動幫別的小組搞衛(wèi)生,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稱贊后,她又一次高興地笑了。從那以后,她更加熱心幫助別人,愿意為別人做好事,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為他人讓座位,為此,我還特意獎給她一個“愛心紅領(lǐng)巾”標兵牌,并親手為她掛上,讓她嘗嘗當標兵的滋味,同時送她一顆“愛心紅星”,貼在“星光燦爛”榜中。
與此同時,我還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讓她感受愛的陽光。常言道: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在她所在的班級開展“愛在我班”中隊活動,發(fā)揮班集體的力量,讓她愿意加入小朋友的行列,變靜為動。例如,我在班級學生中搞個“愛心手拉手”,并為有愛心的同學掛“愛心”標兵牌,有的學生組成“愛心小組”,“愛心小組”成員定期向老師匯報獻愛心情況,老師獎勵他們“愛心紅星”。每月評比一次,學期終發(fā)獎品,并且要求家長參加發(fā)獎儀式,讓每位得獎的孩子都有成就感,每位得獎孩子的家長也都有欣慰感。這樣無形中增進了家長、孩子、老師之間的了解。這樣,讓陳玉的媽媽感到小陳玉在這樣充滿愛的集體中學習是種幸福,回家更好地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小陳玉也加入到這個愛的活動中了。一(2)中隊經(jīng)常組織集體活動,讓一些活潑外向的小朋友經(jīng)常與其一起玩耍。我還尋找各種機會,加強她與同學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她成為小朋友中的一分子,讓班集體愛的陽光照進她孤獨的心靈,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以及集體生活的快樂。
自信是一個人的催化劑。她的學習成績提高的很快,每次考試名列前茅。再加上她在勞動、衛(wèi)生、團結(jié)同學、尊敬老師、幫助他人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是她們班紅星表上得星最多的一個,“星光燦爛”榜中,她的照片貼得也最多。照片中的她也笑得最燦爛。學期結(jié)束,陳玉被評為班級的“全能標兵”,校級“優(yōu)秀少先隊員”,成了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