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傳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8-0024-02
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怎么使學校在教育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我認為現代學校要具有“三力”,即學習力、創(chuàng)新力、競爭力。因為學習力是發(fā)展之源,創(chuàng)新力是成功之基,競爭力是制勝之本。特別是在新課程全面實施的今天,只有不斷學習,才會不斷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新學校,才有競爭力。所以歸根結底,學校發(fā)展唯一持久的優(yōu)勢就是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多、更快,具有更強的學習力。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學校長期競爭優(yōu)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何謂學習型學校?就是全校師生朝著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樹立起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嶄新理念,養(yǎng)成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的全新習慣。通過共同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保持學校、教師、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的源動力。如何創(chuàng)建學習型學校呢?我們的思考是:
領導——學習型
“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學校的領頭雁,要為全體教師帶好頭,做好“勤學習,勤思考”的榜樣示范作用。在平時繁忙的學校事務中,多抽一點時間研究“學習型學?!钡奶攸c;多抽一點時間探索創(chuàng)建“學習型學?!钡囊?guī)律;多抽一點時間尋求創(chuàng)建“學習型學校”的突破口;多抽一點時間學習當前新課改的教育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領導帶頭學,在教師中樹立起一個學習型的行政團體。
要創(chuàng)建學習型的學校,特別要有一個首席學習官——學習型校長。學習型校長是學校辦學方向的引導者,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師生員工的教育者,人際關系的協調者,學校運轉的組織者。學習型校長不僅能帶頭學習,更是教學業(yè)務的楷模,行政管理的能手,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內很少有相互猜忌和內訌的現象,定會呈現出快樂、民主、和諧、蓬勃向上的學習團體。
教師——學者型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一桶水”,教師是“春蠶”“蠟燭”“梯子”,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F在的教師不僅要輸出,還要不斷吸收,只有更好地吸收,才會有更好的輸出。這正像被稱為“德國教師的教師”。十九世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的那樣:“教師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養(yǎng),在多大程度上使這種教育和教養(yǎng)成為自己的財富,他就只能在這樣大和這樣多的程度上對別人發(fā)生培養(yǎng)和教育的影響,而且必然會發(fā)生這種影響?!彼?,一個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致力于職后的繼續(xù)教育,使之自己的知識猶如一股不斷噴涌出來的活泉水。我們通過各種方式使教師清醒地認識到當今社會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并采取種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師的學習力。
首先,樹立自覺的終身學習意識。通過講座、報告會等使教師知道,當今社會知識更替日新月異,師范完校里學習的許多知識已過時??陀^地說,在授新課程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和學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教師也感覺到,再也不能用不變的心智模式、傳統的教學觀念去影響不斷變化的一屆又一屆學生。很多教師也認識到,一張文憑甚至幾張文憑也不能讓人享有終身的優(yōu)勢,只有堅持終身學習,做一個學者型的教師,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澳悖肋h不能休息,否則,你,永遠休息”“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已成為許多教師的共識。
其次,激發(fā)持續(xù)的學習動力。每個人都有不同層次的需要,滿足了需要,才能不斷產生行為動力。學校通過“目標管理法”,開展評比“星級教師”和校、鎮(zhèn)、市級名優(yōu)教師幫帶活動,讓每個教師找到自身的發(fā)展目標,激勵教師不斷努力學習,朝著一個又一個新目標攀登,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
最后,開展豐富的校本培訓。因地制宜開展校本培訓是對教師進行繼續(xù)教育的一種基本形式,我們學校通過自我反思模式、骨干示范模式、專題講座模式、課題研究模式等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這其中有個人的學習,也有團隊的學習。具體要求如下:
在校本教研中,我們鼓勵教師在傳承優(yōu)秀教育理念中張揚自己的個性,開展了“群體讀書工程”,引導教師從身份、發(fā)展、需要三個維度出發(fā),內煉修養(yǎng),外煉氣質。每位教師每學期讀書不少于15萬字,10年教齡以內的教師讀書不少于20萬字。鼓勵教師精讀博覽,學校借“讀書節(jié)”活動之機,舉辦了“叩卷中妙語、悟書中精髓”為主題的教師書場沙龍,展現讀書的魅力,展示教師的讀書風采。給教師發(fā)展以更大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空間,奠定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礎,有助于形成教師個性化教學。
在校本教研中,我們決不試圖純粹用權威專家的理論去武裝教師,而是鼓勵教師用自己的行為探索、研究,因為我們深知“教師個人話語權所表現出的是認同中的質疑、趨近中的批判、融合中的反思的態(tài)度,凸現的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的自主性及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生命力”。于是,在師資隊伍培訓中,我們主要分兩步走,努力使教師以主體身份投入其中,讓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有本質性的提高,從而把教師培養(yǎng)和造就成專家型的教師。
骨干名師造就高層次。排出梯隊,指示目標,形成共識,全力扶持。組織“骨干教師讀書班”,集中研討,重點突破;開展學科學術沙龍活動,集中智慧,資源共享。通過“作講座”“搞拉練”“做導師”等活動,擴其知識背景,讓其才能顯示;通過上下“會診”,撰寫論文,課題研究等,任其嶄露頭角,使其形成風格。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而使更多的骨干逐步冒尖,讓更多的名師脫穎而出。
青年教師培養(yǎng)高起點。依據青年教師成長的“三期”理論,努力縮短“適應期”,盡快突破“高原期”,早日走向“成熟期”,使青年教師真正接好班,頂上崗,實現新手到能手的轉化。學校通過教學經驗交流、論壇會提供舞臺,讓盡可能多的青年教師顯示才能;通過跟蹤調研、理論考核、抽簽上課等途徑,壓擔鍛煉,著力錘煉。開展“三杯”教學比武活動,即“始寧杯”“創(chuàng)新杯”“新人杯”競賽,學用結合,以賽促練,突出實效,重在提高。正所謂“霜打紅梅梅更艷,雪壓勁松松更挺”。
教師在深厚的學習、研究氛圍中不僅改變了每位教師的心智模式,也提高了團隊的智商,提高了集體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
學生——探究型
探究型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盡管有為升學而學習,為就業(yè)而學習的傳統思想,但進一步樹立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為自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將來使自己各方面得到充分發(fā)展。
探究型的學生具有豐富全面的基礎知識。他們認識到在知識爆炸的信息化時代,僅學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不僅要學“紙質書”,還要學“電子書”和“無字書”,樹立讓“世界成為教材”的先進課程觀。所以他們的學習要立足生活,立足實踐,走出課堂,走出書本,走進生活,在生動的生活實踐中發(fā)現問題,又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各方面的素養(yǎng)。努力做到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
探究型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探究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培養(yǎng)了自己的綜合實踐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自主發(fā)現問題,自主搜集信息、處理信息,自主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自主得出科學結論。如我校開展的“傳承始寧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學生從“參觀始寧城隍廟”“了解著名畫家鄭午昌生平”“品讀謝靈云的詩篇”“演講車騎將軍、清風娘娘故事”等方面加以探索,還給鎮(zhèn)長出“金點子”,怎樣打出山水詩人鼻祖謝靈云這張名片,使家鄉(xiāng)真正成為“文化名鎮(zhèn)”,并將促進本鎮(zhèn)經濟的發(fā)展。整個活動中,學生儼然像一個個成熟的大人。這樣學生通過走訪、調查、網上搜索、登臺演講,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并促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新習慣。實踐證明,這對學生的一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探究型學生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思考,愛質疑,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科學精神,還具有現代人必備的一種素養(yǎng),就是有合作精種和團隊精神。
環(huán)境——和諧型
心理學指出:人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其性情順達、精神振奮,就會對單位產生出極強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就會自覺、主動地履行各項義務。
和諧的群體環(huán)境首先應具有寬松、民主、團結的工作和學習的氛圍。學習型學校的各項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揚民主,在領導、教師、學生不斷的對話、協商中,廣泛產生深度思考和有實質內容的交流,積極完成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共同締造出一個積極向上,團結有力的學校集體。我們每年開展教職工大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商議學校的大事,對教師的提案仔細地審閱,慎重地答復。對青年教師的學習絲毫不放忪,每學期要求讀一本專著,摘50張信息卡,每月寫一篇隨筆,每星期開展青年教師“觀點交流會”“讀書會”“教學沙龍”等學習活動,在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中,全校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氣氛。
和諧的群體環(huán)境也需要適宜的硬件環(huán)境。首先要設計布置一個整潔、優(yōu)美、人文化的校園環(huán)境。教學樓的走廊、教室里的墻壁上都有富有教育意義并充滿人文性關懷的名言、學生的書畫作品。在花壇邊開辟學生英語的活動角,充分體現“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另外,我們還努力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為師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校建立校園寬帶網,隨時可以上網學習。學校有多種教育雜志,并每學期補貼經費鼓勵教師外出購買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促使了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更新,不斷前行。
總之,我們認為,創(chuàng)建學習型學校,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才會更好地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學生,才會使學校真正興旺發(fā)達。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