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手機媒體對高校思政課的沖擊及啟示
    ——基于十五年來手機對大學生影響的調(diào)查分析

    2017-04-14 14:46:33張江偉
    關鍵詞:理論課考核思政

    張江偉

    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太原 030024

    手機媒體對高校思政課的沖擊及啟示
    ——基于十五年來手機對大學生影響的調(diào)查分析

    張江偉

    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太原 030024

    伴隨智能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及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手機對高校正常教學秩序尤其是思政課教學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大的沖擊。如何轉(zhuǎn)變教學理念,轉(zhuǎn)變教學方式,轉(zhuǎn)變角色意識,轉(zhuǎn)變考核方式,主動占領這一新平臺、新載體,利用手機媒體拓展思政課教育渠道,更好地達到思政課教學目的,成為當前思政課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

    手機;高校思政課;教學

    《第38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7.10億,手機網(wǎng)民規(guī)模達6.56億,網(wǎng)民中學生群體占比25.1%,比例最高。手機媒體已成為“第五大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更受大學生的喜愛,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影響深刻。筆者嘗試通過對山西高校100位思政課教師的訪談以及對3000名大學生的課堂調(diào)查,探尋在手機媒體影響下思政課教學改革的路徑。

    一、手機對大學生的影響趨勢

    (一)大學生擁有手機率逐年上升

    大學生接觸手機大致在2000年之后,以山西高校為例,2000年,大學生擁有手機率為0.2%;2002年,達到14%。2003年~2005年,手機在大學校園發(fā)展迅速,至2006年,手機基本在大學生中普及。由于當時手機資費相對較高,這一時期的大學生通訊主要還是靠IC卡,在2000年~2002年,傳呼機也曾發(fā)揮過重要作用。2000年~2010年之間,大學生手機交往主要利用短信形式,每人每月平均發(fā)送短信數(shù)量在300條以上,且內(nèi)容豐富。

    2010年之后,隨著智能手機和3 G網(wǎng)絡技術的成熟和推廣,手機憑借其小巧、便攜、資費便宜和不斷完善的上網(wǎng)、視頻、閱讀、音樂、游戲等功能,日益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自媒體的互動性(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wǎng)絡社區(qū)),又深刻影響了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頻率和時長,使得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年攀升,出現(xiàn)了“手機依賴癥”,表現(xiàn)為對手機的不由自主的頻繁使用,一旦手機不在身邊,心理便會出現(xiàn)不適反應。調(diào)查顯示,對“如果突然沒有手機了,你是什么感覺?”這一問題的回答,98%的同學選擇“感到緊張焦慮”,2%的同學選擇“感覺影響不大”。

    (二)大學生使用手機時間越來越長

    網(wǎng)絡化生存方式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一天累計使用手機時間在1小時以下的14.9%,1~2小時的43.8%,2~3小時的26.5%,3~4小時的12.8%,4小時以上的2%。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情況,偶爾使用的占59.8%,經(jīng)常使用的占35.2%,幾乎不用的僅占5%,課堂上使用手機的大學生占到95%。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用于緊急聯(lián)系為5%,網(wǎng)上聊天的38%,玩游戲的11%,看電影、聽音樂的43%,用于課堂學習的13%。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在思政課上使用手機的比率要遠高于其他課堂。

    (三)大學生手機消費沒有明顯增長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2010年之前,大學生購買的手機價格1000元以下的26.1%,1000~1500元的31.2%,1500~3000元以上的32.9%,3000元以上的9.8%。大學生每生每月的人均話費在39元左右,主要用于打電話和發(fā)信息,學生干部和社團負責人相對較高。2015年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價位從幾百元到6000元不等,其中1000元以下占47%,1000元到2000元占42%,3000元以上占11%。大學生每月手機消費在30元以下占27%,每月手機消費在30元到50元之間占52%,50元以上的占21%。在使用手機的大學生中,75%的大學生的手機費用來自父母資助,只有18%的大學生的手機費用靠自己掙錢,有7%的大學生的手機費用來自親戚和朋友。雖然手機消費并未伴隨大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而明顯增長,但大學生群體中對于手機品牌及價格還是存在攀比心理。

    (四)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度越來越高

    根據(jù)信效度檢測,課堂手機依賴量表具有較好的同質(zhì)性信度和區(qū)分效度。通過對手機依賴量表的分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第一,調(diào)查的年份越近,大學生的課堂手機依賴度越高。近年來的分析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成為普遍現(xiàn)象,輕度依賴人數(shù)占6.5%,中度依賴人數(shù)占78.7%,有14.8%的屬于高度依賴。從這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程度的嚴重。第二,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程度與性別、專業(yè)沒有明顯的差異,與學生就讀年級存在差異。學生就讀年級越低,課堂手機依賴程度越低,學生隨著就讀年級升高,課堂手機依賴程度越高。第三,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程度受不同課堂手機行為的影響。課堂手機依賴程度受課堂手機行為影響從大到小是:通訊聯(lián)系行為>網(wǎng)絡連接行為>休閑娛樂行為>學習幫助行為>工具擴展行為,并且學習幫助行為對課堂手機依賴的影響為負。

    二、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成因

    (一)教師教學存在不足

    大學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方法應用、教學評價考核以及對教學的重視程度是影響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直接原因。在中國大陸所有的高校都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教材都是統(tǒng)一的,講授思政課的教師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就存在明顯差異。部分教師授課內(nèi)容空洞無物,枯燥無味,不能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不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照本宣科,無法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設計適當?shù)奶釂柇h(huán)節(jié),無法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更不能做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整個課堂松散而沉悶。更有甚者,由于種種原因,部分教師沒有把心思用在教學上,把課堂教學當成應付了事的差事,對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默許縱容、置若罔聞。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92.5%的大學生表示教師對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負有部分或全部責任,45.5%的學生認為教師看到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不管不問。

    當代大學生基本是伴隨著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普及長大的,他們對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方法更為適應。如果我們現(xiàn)在還是以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來和適應于現(xiàn)代思維方式的大學生進行交流,往往難以取得明顯的成效。思想的交流需要通過語言、通過一定的媒體進行。以往的信息傳遞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是單向的,受眾沒有信息交流的主動性。只有多媒體問世后,受眾才有了信息交流中的主動權,才成為信息交流的一個主體參與到過程中來。如果課堂上還只是教師上面講,同學下面聽,他們就不會滿意了。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它不是一種單純的知識交流,它主要是思想理論的交流,更需要進行互動式的溝通。思想只有通過交流才能得到提升。正是這種雙向的語言交流,才使大學生的思想得到提升,才可能成為接受對方思想理論觀念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面對當代大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接受新知識方式的變化,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就顯得尤為緊迫。

    (二)學生心理訴求需要

    造成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原因錯綜復雜,大學生心理訴求需要是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基礎原因。

    心理依賴?,F(xiàn)代社會,手機原本就是被人們使用的工具,但是人們?yōu)榱藵M足社交需求,維系社會關系,從而被手機脅迫,這是形成手機依賴的基本原因。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學生平時上課根本離不開手機,如果沒有手機在身邊就會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大部分學生上課會下意識地查看手機有沒有新的來電、短信、微信等,一堂課的時間里能查看多次。

    心理從眾。從眾行為就是自身為了與大多數(shù)群體成員保持一致,增強安全感的手段。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大部分是合班授課,學生人數(shù)較多,一些學生認為思政課并不重要,不認真聽課,會使用手機;另一些學生看到別的同學使用手機,自己也就不自覺地拿出手機擺弄,這樣就形成了“羊群效應”。

    心理茫然。大學與高中相比學習、生活、社會活動等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學生上了大學就覺得理想實現(xiàn)了,也就沒有奮斗目標和人生努力方向了。這些大學生過得很迷茫,他們經(jīng)常覺得空虛無聊,課堂上也無精打采,玩玩手機來打發(fā)時間。

    (三)課程考核存在缺陷

    考核是檢驗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何考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風向標,考試怎么考,考試考什么,考試的價值如何彰顯,是影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關鍵所在。通常情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方式以期末閉卷考試為主,大部分同學都會輕松過關。這種思政課的考試模式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并且與當前思政課教學改革發(fā)展極不適應。

    考核目標趨同。在我國現(xiàn)階段,考試成績?nèi)匀皇窃u價學生的主要依據(jù),但關鍵是怎么考,考什么,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能一概而論??荚嚪绞綉鶕?jù)所受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有所差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是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而努力。因此,在滿足與專業(yè)課程相同的知識獲取和能力提高的要求之外,思想政治理論課還要求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能夠正確認識、理解和處理當前社會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和問題。而這些是很難通過閉卷考試和標準化考題考察的。

    偏重考核結(jié)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大多是期末考卷成績占比較大。有的甚至是“一考定終身”,缺少對學生平時學習表現(xiàn)的考核檢查,偏重結(jié)果考核,不注意過程考核。這就必然影響學生平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玩手機也就成為了必然。

    忽視實踐考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針對性和實踐性。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必須真正教起來,學起來,考起來,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真正提高大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必須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jié)合,尤其要通過實踐考核引導大學生了解社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這樣才能夠?qū)ι鐣F(xiàn)實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和評價,才能夠真正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手機媒體影響下思政課教學轉(zhuǎn)變

    思政課教師應高度重視手機媒體的“雙刃劍”作用,充分發(fā)揮手機媒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優(yōu)勢,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些學者認為手機依賴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要合理利用“手機熱”開辟大學生思想引導的新路子。我們思政課教師應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教育大學生在使用手機時要持一種理性的態(tài)度,對其不依賴、不濫用。課堂要充分吸引學生,讓其參與其中,從手機的世界分離出來。

    (一)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增強教學吸引力

    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學習,增加知識儲備,充實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師只有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才能感染和帶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影響。思政課最忌諱假、大、空,授課內(nèi)容要貼近現(xiàn)實生活,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授課環(huán)節(jié)設計得緊湊而高效,如果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把各部分設計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那么學生就無法分出精力去玩手機。在授課過程中穿插數(shù)量合適、難度得當?shù)膯栴},點名要求學生回答,督促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課,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變換講課位置,思政課一般都是在有多媒體設備的大教室講授,而這種大教室往往都是講臺距離學生課桌較遠,這種師生之間的“鴻溝”非常影響授課效果。因此,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保持較近距離,這樣既能有效監(jiān)督學生“玩手機”等不良行為,又能讓學生覺得在課堂教學中受到教師的重視,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同時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

    (二)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開拓手機教學渠道

    傳統(tǒng)的思政課通常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效果并不理想。手機媒體的特點是靈活、快捷發(fā)布個性化的信息,并且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文字、語言、圖片、影像等多種方式,把教育內(nèi)容迅速傳遞給受教育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直接、更深入。思政課教師應了解手機媒體的特點,提高自身運用手機媒體與大學生互動的能力,建立思政課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挖掘手機中能夠輔助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網(wǎng)絡資源與學生共享。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大學生最真實的想法,從而使思政課教育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空洞的說教,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建立的思政課微信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在理論探討的基礎上,學生也更愿意袒露心扉,真誠地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有利于思政課教師深入學生心靈,更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師生之間更加親近了,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才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思政課微信公眾平臺,突破傳統(tǒng)媒體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形成即時傳播的功能,使大學生能夠非??焖俦憬莸亓私獾酱罅孔钚碌馁Y訊。思政課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將手機媒體轉(zhuǎn)化為新的教學載體,拓展教學渠道。微信交流在廣度、深度、頻率上得到更大的推進,學生的需求和意見得到更大程度的反饋,學生由消極被動接受轉(zhuǎn)變?yōu)榉e極主動的參與交流,師生間這種平等互動的交流方式,更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潛移默化地滲入學生頭腦。

    微信平臺可以將課程所學內(nèi)容定期向?qū)W生發(fā)送。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空間與學生平等交流,了解學生對所學課程內(nèi)容的意見和建議,并有針對性地對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處理和解決。教師可以利用手機媒體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活動,使大學生都能夠積極參加,可以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到思想論壇、學術爭鳴中來。相對于以往的報告、講座等單調(diào)的宣傳教育形式,思政課教師利用手機微信開展課堂以外的交流,時尚流行、方便快捷、易于傳播。

    (三)轉(zhuǎn)變角色意識,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加強自身時間管理,強化自我監(jiān)控。大學生作為活動自主性較強的群體,自身要對自由支配的時間做好合理規(guī)劃。首先,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做好規(guī)劃,有了明確的未來目標,才能有效控制自己,不再盲目從眾。其次,在日常學習中也要合理規(guī)劃自主學習時間,并根據(jù)計劃嚴格要求自己,強化自我監(jiān)控。

    積極挖掘手機學習資源。大學生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手機網(wǎng)絡世界,要能夠不眼花、不迷路、不轉(zhuǎn)向,并且要善于尋找發(fā)現(xiàn)有利于自己學習發(fā)展的網(wǎng)絡資源。大學生要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網(wǎng)絡資源為我所用,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從而實現(xiàn)自身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合理利用手機媒體輔助學習。手機媒介獲取信息的便利性使得一些大學生對其產(chǎn)生過度依賴,不利于獨立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因而,大學生要學會利用手機媒體幫助自己學習,要充分認識到手機媒體僅僅是工具,自己才是手機媒體的“主人”,運用手機媒體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主人”的學習目的。

    (四)轉(zhuǎn)變考核方式,增強評價有效性

    面對手機媒體的新形勢,我們需要對現(xiàn)有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評價方法多樣化,全面綜合考察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zhì)。第一,創(chuàng)新考試模式,改革考試內(nèi)容。第二,重視過程考核,將學生平時學習表現(xiàn)納入考核范圍。一方面,學生的總成績除了期末試卷分數(shù)外,還包括平時成績,并且要適當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平時成績主要包括上課出勤;課堂回答問題、主題討論、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期末試卷考核內(nèi)容要和平時課堂所講內(nèi)容(適當增加教材中沒有的知識點)保持一致,而不要完全按教材內(nèi)容出題,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更加重視平時的學習。第三,增加實踐考核,理論學習必須和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使學生在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中達到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總之,手機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既帶來了挑戰(zhàn)又帶來了機遇。高校思政課教師只有緊扣時代脈搏,更新教育理念,轉(zhuǎn)變教學方式,遵循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改革考核方式,充分認識、掌握并利用手機媒體,拓展思政課教學途經(jīng),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才能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掌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主動權,發(fā)揮手機媒體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產(chǎn)生正向的工具性效應,從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課程。

    [1]邵明英,胡昌旭.手機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分析——基于全國12所高校的調(diào)研[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9).

    [2]李巖,曾維倫,何海濤.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探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

    [3]肖學斌,朱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J].思想教育研究,2009(7).

    [4]樓錫錦,沈黎勇,林博峰.大學生使用手機狀況研究報告——以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為例[J].中國青年研究,2009(2).

    [5]周金輝.手機媒介對大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4.

    [6]韓雪.運用元認知干預技術解決大學生手機依賴效果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

    (責任編輯:彭琳琳)

    2016-11-19

    G41

    A

    張江偉(1982-),男,山西太原人,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聯(lián)2016-2017年度重點課題研究項目“高校思政課發(fā)展性評價考試改革研究”(項目編號:S SKLZDKT2016152)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理論課考核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jié)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內(nèi)部考核
    童話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思政課“需求側(cè)”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創(chuàng)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yōu)考核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公立醫(yī)院 如何考核?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
    學習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學習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醫(y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德化县| 精河县| 马龙县| 江山市| 稻城县| 曲阳县| 临沭县| 安图县| 六枝特区| 金阳县| 肇庆市| 昔阳县| 安塞县| 九龙县| 从化市| 慈溪市| 耒阳市| 乌鲁木齐县| 靖安县| 云林县| 临桂县| 遂宁市| 汨罗市| 榕江县| 西畴县| 吴川市| 阜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遂宁市| 清丰县| 黔西县| 秭归县| 工布江达县| 泗洪县| 彭州市| 黄石市| 芷江| 茶陵县| 老河口市| 龙泉市|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