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潘華錦 劉進 趙建君 周嫻
摘 要 結合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提出要繼續(xù)深化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學員的學習主體地位和學習的主動性,最終達到提升學員能力和素質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4-0136-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ex-
periment, suggestion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re put forward, aiming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and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and quality.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educational reform
1 前言
21世紀由于人類知識總量的爆炸式增長,各國更加注重人才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能力素質主導下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寬廣的專業(yè)面,創(chuàng)造性、適應性強的能力型復合人才自然成為各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是學員進入大學后的第一門實驗課程,也是后續(xù)實驗課程的基礎,在培養(yǎng)學員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方面的作用舉足輕重,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4]。針對新世紀、新階段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軍械工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也在不斷地嘗試改革,雖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但同時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認清學院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繼續(xù)深化教學改革以提高學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2 軍械工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教材編寫體系框架合理,單個實驗項目有待改善 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大學物理實驗教材在內容體系上已經趨于合理完善,形成以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為線索的階梯形分布。這種教材框架體系設置適應了學員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有利于學員實驗能力的漸進式培養(yǎng)和提高,但同時對于具體的單個實驗項目從內容設計上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F(xiàn)行的實驗教材由于基本上是按照固定不變的老模式平鋪直敘式講授展開,它更像是一本烹調書,一步一步介紹給學員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注意事項等。這種教材編排方式在學員學習的初級階段,針對基礎性實驗來說還算是適用,但是隨著學員學習水平的提高,如果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還是這種編排方式,無疑對學員思維是一種限定,不利于學員進行自主學習、探索和創(chuàng)新。
教學方法、模式多元化,但需進一步深化、系統(tǒng)化 軍械工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室各位教員在教學方法和模式上也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比如開展了“探究式”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問題引導式”教學等,但目前這些基本上都是教員個人的自發(fā)行為,很多教學改革并不徹底,理論理解不深入、不系統(tǒng),具體表現(xiàn)為學員的課堂主體地位不明顯,改革流于形式,實驗仍然停留在“教員教、學員學”的層面,教學效果不突出、教學質量評估水平整體不理想等。
教學評價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合理、完善 在對學員的綜合評價環(huán)節(jié),為了能夠全面合理考核學員,實現(xiàn)“以評促學”,更加注重“過程”考核。學員成績除了參考上交的實驗報告,去年還將學員的平時表現(xiàn)納入評價體系,包括學員的預習情況、具體操作、問題處理等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但如何進一步規(guī)范參數(shù)、完善指標,還有待于進一步進行實踐論證。
結合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現(xiàn)狀,教學中以學員為中心,促進其能力和素質發(fā)展,持續(xù)深化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3 深化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針對性措施和意見
大學物理實驗是培養(yǎng)學員科學素養(yǎng)、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的重要手段,在高等院校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針對軍械工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繼續(xù)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學員的學習主體地位,提升其綜合能力和素質,需考慮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問題。
以學員為中心,以能力和素質為導向,更新實驗教材 教材編寫方面發(fā)達國家的做法值得借鑒。比如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德國就比較重視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其自主學習、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對于單個實驗項目,在教材編寫設計時,很多內容都是設置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美國大學的實驗教材內容也可以通過其自編的實驗教材來體現(xiàn),教材中的實驗步驟被有意識地粗略化,同時留給學生很多結合實驗的思考題,而目的就是要促使學生在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后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作[5-7]。這都體現(xiàn)了發(fā)達國家教材編寫是“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和素質為導向”的基本理念。
針對軍械工程學院物理實驗教材現(xiàn)狀,結合學員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應該適時更新教材以適應改革需求。在教材編寫設計時,可以借鑒國外發(fā)達國家好的理念和做法,同時兼顧學員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比如:對于基礎性實驗,考慮到學員基礎,還是建議采用傳統(tǒng)的編排方式;隨著學員學習的深入,實驗能力的提高,對于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就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改變傳統(tǒng)實驗教材中平鋪直敘的編寫方式,以具體問題或是項目引導學員課下主動學習、探索,課上認真實驗、積極思考,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其實驗能力和素質。
以學員為中心,以能力和素質為導向,深化教學方法、模式改革 結合軍械工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在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推進教學方法、模式改革。
一方面要在實踐中深化對各種教學方法的認識,找出各自的適用范圍,把握其應用規(guī)律,在教學實踐中做到靈活運用,建立探究式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問題引導式教學等教學新模式下的示范課堂,解決前期改革中學員參與度不高、方法理論不夠徹底、應用不夠有效等問題,大幅提升學員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建立以學員為主體的課堂模式;
另一方面,以教學實踐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對現(xiàn)有實驗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相關理論研究,形成適合軍械工程學院特點的實驗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理論體系。
以學員為中心,以能力和素質為導向,完善實驗考評機制 實驗成績考核是實驗教學中關鍵的一環(huán),考核的目的在于能夠正確反映學員掌握知識,進行實驗的綜合能力和素質[8-9]。為了能夠更加合理、全面考核學員實際水平,考核時就應該更加注重“過程”考核,為此應該把學員平時成績也納入該體系中。
平時成績主要反映的是學員的平時表現(xiàn),包括了從課前預習到課堂回答問題、實際動手操作、遇到問題、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以及課下的實驗報告撰寫等環(huán)節(jié),這部分成績最后是按照30%的比例來進行折合的,而考試成績占70%。
考試成績又分為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期中考試相對來說難度較小,主要考慮從基礎性實驗中選取,考查學員的平時實驗情況,占總成績的20%。而期末考試要對學員一年的實驗情況和實驗水平進行綜合評定,所以實驗難度較大,考核也較為全面,占據(jù)了學員總成績的50%。實驗多為設計性實驗內容,教員提前給出實驗項目,從方案制訂、儀器選擇、步驟設計這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到實驗考試的真正操作,再到當堂課撰寫實驗報告,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學員自己來完成的,整個過程對學員是一個綜合實驗能力和素質的考核。
從最近的評估效果來看,這種評價方式還是比較科學的。但量化的指標和參數(shù),比如說各個具體環(huán)節(jié)的分值量化以及在總成績中占據(jù)的百分比多少是最為合理的,還得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接受檢驗,以期更加合理地評價學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實現(xiàn)“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4 結語
改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學改革也永遠在路上。只有樹立改革決心,立足院校教學現(xiàn)狀,跟進教學理念,適時更新教材,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模式,完善實驗考評機制,以此才能適應新形勢下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因此,深化教學改革是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姚列明.結構化大學物理實驗[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
[2]陳中鈞,俞眉孫.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4):186-188.
[3]劉軍山,邢紅宏,蘇學軍,等.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改革大學物理實驗教學[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4):189-191.
[4]曾倫武,陳桂云,戴存禮,等.大學物理實驗[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0.
[5]段家怟,曹慧賢,王煜.美國高校物理實驗教學和管理情況考察報告[J].大學物理,2004,23(3):42-45.
[6]沈元華.美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考察報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20(1):89-92.
[7]蘇衛(wèi)鋒,姚紅英,高淵,等.歐洲物理實驗教學考察報告[J].物理,2014,43(4):266-271.
[8]原安娟,丁曉紅.大學物理實驗考核方式評價[J].大學物理實驗,2009,22(1):117-119.
[9]韓也,張穎,沈延群,等.物理實驗成績考核辦法的探索[J].長春大學學報,2003,13(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