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琦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64)
公示語漢英翻譯語用失誤及規(guī)范化研究
——以常州市為例
吳 琦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64)
公示語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和文明的標志。為研究城市公示語使用狀態(tài),通過調研常州市公示語現狀調研,發(fā)現公示語漢英翻譯存在詞匯錯誤、語法失當、語用歧義等現象,從翻譯的語言維度、交際維度、文化維度“三維”尺度進行了簡要分析,提出以接受美學理論等為指導,把握好公示語翻譯的主要策略,避免語用失誤現象,并給出了一些相關建議和舉措。
公示語;翻譯;語用失誤;規(guī)范化
為順應改革開放的“新常態(tài)”趨勢,各行各業(yè)全球化理念不斷增強,公共場所外語標識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公示語是城市的名片,也是文明程度的標志。公示語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管理理念和服務理念,關系到城市的對外交流水平、人文環(huán)境建設甚至外商投資環(huán)境,同時也反映出生活其中的社會群體的整體文化素質、道德修養(yǎng)和精神面貌。然而,由于翻譯人才匱乏等原因,公共場所尤其是旅游場所的很多公示語的漢英翻譯沒有充分尊重中外文化差異,出現了詞匯和語法錯誤、語用功能歧義等現象,有些甚至在不同人群中產生了普世價值觀的沖撞,這與迅猛發(fā)展的經濟社會形勢很不相稱。
位于長三角地區(qū)地理中心的江蘇旅游名城、江南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龍城”常州歷來十分重視多維度與國際接軌,著力建設強富美高的新常州。要更好地呈現悠久的歷史文化、薈萃的人文環(huán)境和秀美的自然風景,還需要不斷提升城市軟實力環(huán)境。以旅游業(yè)為例,常州恐龍園等主題公園產生的旅游集聚效應使常州市旅游業(yè)在現代服務業(yè)中所占的份額逐步放大,旅游服務業(yè)成為常州市第三產業(yè)重要的支柱。常州景區(qū)知名度提升后,需要進一步整合旅游產品,注重旅游服務品質的提升。規(guī)范和完善公示語翻譯就成為提升常州市城市品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然而,日漸增多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不規(guī)范問題層出不窮。目前常州市公示語漢英翻譯現狀不容樂觀,很多雙語標牌都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不僅沒有發(fā)揮它們應有的作用,反而影響了城市語言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城市形象。據游客等群體的反映,主題公園的公示語翻譯出現多處錯誤與歧義,有待完善和規(guī)范。數年前,就有研究者(張成偉,2014;演克武等,2011;徐紅森等,2009)以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為研究視角,指出了一些漢英公示語的誤用問題并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研究者選取常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公共場所,如旅游景區(qū)、飯店酒店、機關高校等公共場所公示語漢英翻譯現狀進行了調查,總結認為常州旅游景區(qū)公示語英語翻譯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單詞拼寫錯誤、語法錯誤、中式英語、譯文不統(tǒng)一、重要信息缺失、標識不準確等。[1]如,在人流如織的南大街商業(yè)區(qū),有一個提示語 “注意臺階”,譯為“Pays attention to the stair careful1y”,稍有英語知識的人就可以發(fā)現句子開始使用了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屬于祈使句語法錯誤;而在另一個新開發(fā)的景區(qū)有則公示語“請勿拋擲物品”,譯成“Please don’t cast throw things product",是典型的中國式英語句式;旅游景點等的“入口處”,有“Entrance"、“Check-in"、“Enter”、“In”等多種譯文;有些辦公場所或主要旅游景點的一些重要信息,如開放和關閉時間等,沒有提供對應的英文;市民廣場上樹立的一塊雙語指示牌“東大門入口處”譯作“East Gate Entrance”,其實此廣場根本就沒有門;紅梅公園中樹立的標識牌“河水無情,注意安全”翻譯成“Beware of Slipping into water”;“小心落水”翻譯成“Fall Into Water Carefully”;某景點“出口”翻譯為“Outlet”,而在現代英語中這樣的用法已經被淘汰;西太湖附近某飯店搞文化創(chuàng)意將廁所的男女間標識分別用漢字“凸”和“凹”代替,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圖標和文字注釋,這不僅難倒了外國人,就連國內游客也疑惑不解,一時間激起網絡熱議。
公示語的翻譯錯誤除了單詞拼寫、用詞不當、語法等,較為嚴重的應該是語用失誤(pragmatic failure)。而且,學術界十分重視公示語語用失誤的研究,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語用失誤的文化背景、對交際的影響、規(guī)避失誤的原則與策略、語用失誤的認知闡釋等多個方面。
在《跨文化語用失誤》一書中,英國語言學家Jenny Thomas認為,語用失誤源于“未能理解話語的意義”。語用—語言失誤不是語法和語義層面的錯誤,而與語言系統(tǒng)、語用習慣有關,源于未了解目的語的特點,只將本族語的語用意義生搬套用于目的語,在特定語境下未具備語用規(guī)則的適切性與得體性;而社交—語用失誤則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語用失誤,它與人們的價值體系、思想觀念有關,源于不了解雙方的社會、文化差異,具有跨文化特性。英文公示語應符合英語的語用習慣和文化特性。何自然教授指出,語法錯誤說明使用者語言熟練程度欠缺,而語用失誤表明使用者的語言能力品質尚未達到順利實現交際目的的程度。[2]下面從語言維度、交際維度、文化維度簡要地進行“三維”分析。
從語言維度看,語用失誤會因過分直譯、負遷移、內涵或外延的脫離等情況而產生。
直譯產生偏誤。翻譯有時可以直譯,即將英語單詞與漢字詞匯一一對應。如同將“好久不見”翻譯成“Long time no see”,已被社會認可。但是,有些卻不能死譯、硬譯。例如:把賓館里的“一次性用品”譯為“A time sex thing”(應為“disposable supplies”);超市里“床品區(qū)”譯成了“bed taste area”(應為“Bedding Area”)。
母語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的干擾。負遷移是學習外語時因母語影響而產生的負面因素。如,把“該項目正在施工”譯為“We are constructing the project”, 不如翻譯成 “The project is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疏忽了英語詞匯內涵。理解英語詞匯內涵,是正確翻譯公示語的前提和基礎。例如,“保管好私人物品”譯為“Take care of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有的地方譯成“Take care of your private parts”就是明顯失誤了;標識語“贈品發(fā)放處”譯為“Gifts Receive”,會讓讀者誤解為“收禮品處”,譯為“Gifts Delivery”則忠實于愿意。
外延意義產生的歧義。在翻譯公示語時,要關注譯文是否會衍生言外之義。 如,“當心滑倒”譯成“Don’t fall down”,好像給人下達命令一般,意義也不太明確,應譯為“Caution wet floor”或“Caution slippery road”。
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不同文化背景的兩種語言進行交際時,難以避免會產生語用問題。有些譯文受漢語思維定勢的干擾,盡管沒詞匯和語法錯誤,卻仍然不能被讀者所接受和理解,交際功能因此失敗。
從交際功能維度來看,要達到交際成功的目的要遵循禮貌原則和經濟原則。公示語翻譯要注意言語在不同文化中禮貌的等級差異,避免公示語翻譯中的不禮貌狀況。如,把“閑人莫入”譯為“Employees/Staff only”就比“Strangers are forbidden”顯得禮貌一些,讓讀者容易接受。
在公示語翻譯中,在不影響基本信息元素、功能意義的前提下,可省略冠詞、系動詞、助動詞等虛詞、也可省略代詞之類的實詞,體現省時省力的經濟原則。例如,把“水邊游玩注意安全”之類的警示語譯為“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play on waterside”就顯得冗長累贅,譯為“Attention:deep water”就簡潔明快,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公示語翻譯中跨文化意識至關重要,在翻譯過程中應考慮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只此一家健身會館”,譯成 “ZHI CI YI JIA Fitness Club”,漢語讀者很容易理解是店家夸口自家是最好的,然而盡管翻譯做到了字面對等,卻欠缺功能對等,若從目的語文化語境考慮,譯為“Top-ranking Fitness Club”就顯得更加貼切;同理,把“步行街”譯為“Walking street”就會讓外國人陷入困惑。存在顯著中英文文化差異的詞語,翻譯時需要進行成分考慮,缺乏敏銳的跨文化意識就會產生不應有的失誤。眾所周知,“龍”這個詞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中就有著截然不同的形象、象征和隱喻。其它應仔細進行文化背景差異分析的詞匯還有“竹子”、“紅色”、花卉等。
公示語作為一種較為獨特的應用文體,是在公眾場合公示須知內容的載體,內容大致分為提示性、指示性、告示性、警告性四大類。進入21世紀以來,公示語翻譯逐漸成為翻譯界關注的熱點,已經發(fā)展為應用翻譯的一個門類。很多學者從翻譯目的論、跨文化交際理論、功能對等理論、歸化和異化理論、語用學等理論視角展開了研究。筆者認為,公示語翻譯除了采納專家學者們的特色研究成果之外,還應聚焦于接受美學的視角,重點關注譯文的可接受性。
接受美學是一種文學批評理論,“以讀者為中心”,強調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聯(lián)系。該理論也對文學翻譯和應用翻譯具有重要的啟示。它關注讀者對文本的接受度,認為譯者要順應讀者的接受度而選擇不同的翻譯方法。公示語翻譯屬于應用翻譯范疇的,其目的是使讀者理解有關信息,所以應充分考慮讀者的感受。[3]翻譯公示語時,譯者應評估讀者的期待視野、文化背景、思維方式以及審美偏好,以接受美學理論為指導,用恰到好處的語言傳遞源語言文化。
功能翻譯學派的主體理論——“目的論(Skopos Theory)”也是公示語翻譯過程中重要的指導性理論。功能翻譯學派領銜者賴斯(Reiss)認為翻譯應該有具體的“翻譯要求”(translation brief),譯者首先應該考慮譯文的功能特征。[4]學者費米爾(H.J.Vermeer)和諾德(Nord)提出了“目的論”,認為翻譯這種交際行為的過程是由翻譯的目的決定的,即翻譯目的決定了譯者的翻譯策略。翻譯要遵循目的、連貫、忠實三大法則。目的法則即譯文要能實現交際目的;連貫法則指目的語讀者接受并理解譯文且具有實際交際意義;忠實法則是指翻譯忠實于原作及原作者的意圖。公示語主要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強制性等突出功能。[5]前兩種信息源起著提示或告知的作用;后兩種主要用于約束、限制或規(guī)范公眾的行為。
規(guī)避語用失誤,其策略主要是遵守現有規(guī)則、借鑒使用既定翻譯、把握語言中西差異、聚焦于語用功能視角等。
遵守現有規(guī)則。在全球化背景下,翻譯規(guī)范越來越受重視,所有規(guī)則、規(guī)范和標準都要認真遵守,特別是那些具有法律屬性的內容?!秶彝ㄓ谜Z言文字法》就對中國人名、地名等翻譯方法進行了專門規(guī)定。
借鑒使用既定譯法。公示語翻譯應采用社會和業(yè)界已經公認的約定俗成的譯法。如,將“孫中山”譯為“Sun Yat-sen”,“白求恩”譯為“Henry Norman Bethune”;公交車上的“老弱病殘孕(愛心)專座”直接采用英語中的“Courtesy seats”體現出“禮讓”、“優(yōu)待”的含義;借鑒“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譯法將“天下第一勝景”譯為“East or west,scenery here is the best”。
把握語言的中西差異。根據公示語的特點和漢英等中西文化差異,翻譯出符合對應語種讀者認知習慣的譯文。如,“竭誠為您提供優(yōu)質服務”是漢語的主動句式,譯為 “Quality services are provided”,被動句就更符合英語的思維習慣;公共汽車上“進(上)”、“出(下)”用“In”和“Out”會比“Up”和“Down”更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
聚焦于語用功能視角。語用學為公示語翻譯提供了視角和方法,重點在于對語境的把握和話語的理解要正確恰當。如,公示語“注意安全”因環(huán)境局勢的不同嚴重程度可以選譯為caution、warning、danger等不同詞匯;“請呵護花草”、“禁止踩踏草地”、“愛護草坪,請勿踏入”等與“勿踏草坪”意義相近的公示語均可譯為“Keep off the grass”。
規(guī)范、得體的公示語翻譯能夠發(fā)揮應有的社會功能,凈化語言環(huán)境,規(guī)范人們的言行,提供優(yōu)質服務,滿足旅游者的需求。[6]從外宣工作的角度來看,公示語具有優(yōu)化國際交往空間和提升國際形象的功能。外宣翻譯是一種門面工作,其中的錯誤與缺陷會被放大來看,任何歧義、誤解都會導致不良后果[7]。因此,盡管人們對公示語語用失誤的研究越來越多,卻仍然需要對公示語漢英翻譯中的語用失誤及其對策進不斷進行歸納與闡釋,以提升公示語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從而發(fā)揮公示語的作用。學者林克難曾結合香港公示語翻譯經驗,對內地公示語英譯提出了遴選高手、認真審核、群眾監(jiān)督等建議。[8]成立相關管理機構或民間組織,能更好地促進城市公示語的規(guī)范化管理。
公示語翻譯要獲得質量上乘的作品,重點在于選好高水準的初稿譯者。有關部門與工作人員要從思想上重視公示語翻譯工作,主動加強翻譯規(guī)范的學習,具備跨文化交際意識,把翻譯理論與技巧滲透于翻譯過程,牢牢把住翻譯作品質量第一關。
加強監(jiān)督過程管理才能促進公示語翻譯走向規(guī)范、統(tǒng)一。應聘請翻譯行業(yè)專家或優(yōu)良資質的翻譯公司等認真審核現有的公示語文本。通過發(fā)揮譯界專家的智囊優(yōu)勢,對現有的公示語材料進行“會診”,對需要翻譯的景區(qū)內容、重要信息進行歸類、匯總、審定。有條件的話,應外籍專業(yè)人士參與翻譯與審核工作,以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從接受美學的視角來看,讀者從來不會被動地接收目標文本,他們甚至可以創(chuàng)新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重建目標文本。公園、景區(qū)、酒店、街道或辦公場所的公示語很可能被懂外語懂翻譯的市民有意無意中看到,市民發(fā)現問題時會通過一定的渠道及時反饋到管理部門,也會給出自己的建議。
[1]張成偉.常州旅游景區(qū)公示語英語翻譯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0):88-90.
[2]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02-203.
[3]楊慧,李白清.接受美學視域下公示語言翻譯提升策略——以長沙市主要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為例[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44-148.
[4]ReissK.Translation Criticis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7.
[5]石新華.從目的論視角看城市公示語英譯——以湖北宜昌市公示語英譯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57-59.
[6]張平,劉紹忠,廖桂宇.公示語漢英翻譯中的語用失誤[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9):174-178.
[7]黃友義.推動翻譯立法,促進翻譯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J].中國翻譯,2011(3):29-30.
[8]林克難.香港公示語英譯:觀察與思考[J].中國翻譯,2015(5):101-103.
Study on Pragmatic Failure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Taking the City of Changzhou as an Example
WuQi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Jiangsu Changzhou 213164)
Public signs are a city's name card and sign of civilization.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errors of public signs in vocabulary,grammar,pragmatic ambiguity and misconduct have been found by the present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he city of Changzhou,then a brief analysis of"three-dimensional"scale has been done from language dimension,communicative dimension and cultural dimens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have a good grasp of main strategies of public signs'translation and try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 based on the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ory,and then presents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Public signs;Translation;Pragmatic failure;Standardization
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327(2017)-06-0115-03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16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016SJD880153)的研究成果之一。
吳琦(1979.11—),女,江蘇常州人,碩士,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論和翻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