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我姓劉,單名一個“冰”,“冰雪”的“冰”——劉冰,你們可以叫我——
生:劉冰老師。
師:我還有一個外號,想知道嗎?
生:想。
師:那可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聽好了,人稱我——“劉姥姥”。(生笑)笑什么呀?
生:老師你很年輕呀,為什么叫你“劉姥姥”?
師:關(guān)于這個外號的來歷,同學們一會兒大膽猜測一下。知道劉老師來自什么地方嗎?
生:福建。
師:福建哪兒的?平潭。聽說過嗎?劉老師的家鄉(xiāng),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省最近的地方。劉老師把自己的家鄉(xiāng)打包帶來了,注意看。(播放平潭風光視頻)怎么樣,有話想說嗎?
生:平潭看起來特別美,景色特別好。
師:劉老師代表平潭——國際旅游島,歡迎你們隨時來“騷擾”。
評析:劉老師把自己和家鄉(xiāng)作為資源,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試圖與學生互動起來,同時隱含“印象劉老師”的習作素材。從課堂效果看,劉老師的目的基本達到了。
師:剛才我把家鄉(xiāng)打包帶來了,我可以帶走什么呢?(板書:印象劉老師)我可以帶走你們對我的印象哪。同學們齊讀。
(生讀)
評析:劉老師將幽默向前推進一步,目的是讓學生“印象”深一點,想寫又有東西寫。
師:是的,這是這節(jié)習作課的話題。出門前,我班的小朋友說有話讓我?guī)Ыo你們,聽——(播放視頻:劉老師班的學生向當前的學生發(fā)出邀請,并期待了解當前學生筆下的“印象劉老師”)他們想,杭州的哥哥姐姐們會怎么寫劉老師呢?今天這個話題,你們最有發(fā)言權(quán)了。初次見面,劉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評析:班上的學生知道老師要到遙遠的陌生城市去上習作課,自然想知道那個地方學生筆下的劉老師是什么樣的,想比一比誰筆下的“劉老師”更像劉老師,甚至想與對方成為筆友。這樣的現(xiàn)實交際需要,能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把學生寫作的潛能激發(fā)出來。
生:我覺得劉老師很美,很幽默。
師:美,關(guān)注的是老師的外貌。幽默,關(guān)注的是老師的——
生:性格。
生:我感覺劉老師很活潑,像個大孩子。
生:第一次見的時候,劉老師戴著黑色的帽子,感覺像以前上海灘的人。
師:哦,她有聯(lián)想了,好棒!
生:劉老師剛開始走進來,有點像模特一樣。
師:謝謝同學們,剛認識就給我這么好的印象!想不想對劉老師有更多認識和了解呢?那就準備好你會思考的大腦,會聆聽的耳朵,重要的是用你的心來感受,來看看劉老師的故事。
(播放視頻)
同學們,我喜歡爵士鼓、舞蹈、主持,但我沒有選擇做個爵士鼓手、舞者或是主持人,我心中的大舞臺是小小的三尺講臺,因為這里,有一群像你們一樣的天使。他們天真的眼神,燦爛的笑容,專注的神情,教會了我善良、樂觀與堅持。書籍,是我與他們共同的家園,一起交流,一起分享,漸漸地,閱讀成了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光。伴著閱讀,我和他們一同進步,一同成長,課堂內(nèi)外,我們聊不完的還是閱讀。過去,我對他們說得最多的是關(guān)于學習,關(guān)于堅持。今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給我鼓勵,給我勇氣,給我力量。一直以來,是他們和閱讀陪著我,和我在一起?,F(xiàn)在,你對我有更多認識了嗎?
師:閉上眼睛回想一下,從我站在你們面前的第一時間到現(xiàn)在,我說的關(guān)于我的名字,關(guān)于我的外號,關(guān)于短片,劉老師在你們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想好了,睜開眼睛。接下來就是展現(xiàn)你們語言才華的時候了。我希望你們抓住對劉老師最深刻的印象,把內(nèi)容寫具體。時間:10分鐘。
(生動筆寫)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劉老師除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解決“有東西寫”的問題,還教給學生一個重要的寫作方法:默想。然后把默想的內(nèi)容寫下來。同時,提出具體要求(也是評價標準):一是“最深刻的印象”;二是“把內(nèi)容寫具體”。
師:好的,許多同學已經(jīng)寫好了。咱們來分享一下,誰主動來分享?
生:(讀)劉老師像一個活潑開朗、幽默的大孩子。她有許多愛好,如音樂、舞蹈。劉老師多才多藝,有一種獨特的魅力。雖然我剛認識劉老師,但是劉老師的言談舉止讓我莫名地有一種親近感。她好像仙女下凡,嘴里妙語連珠,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好像會說話。劉老師的課十分有趣,一點兒都不枯燥,我聽得津津有味。
師:她對劉老師的印象是什么呀?活潑開朗、幽默,還有愛好。在這么多印象中,是不是可以選一個點,慢慢地鋪開來寫?同學們也在自己的文章里看一下,是不是也寫了很多點,但是都沒有在每個部分展開來寫?
生:我打算在“獨特的魅力”上展開來寫。
師:你想通過哪些來寫我的魅力呢?
生:外貌。
師:那你就在外貌上下下功夫,好嗎?
評析:習作是要教的。老師教的功夫有二:“哄”學生寫出來;教學生寫好點。劉老師的第一個“功夫”表現(xiàn)出來了:10分鐘的時間,學生都寫出了“印象劉老師”。學生寫出來后怎么辦?讓學生更進一步——這是老師的第二個“功夫”,學生的習作能不能不斷向前進、學生能不能體驗到習作的成就感,關(guān)鍵看老師能不能讓學生在寫出來的基礎(chǔ)上寫得更好一點,而且切身感受到經(jīng)老師一點撥就不一樣了。一學生的“印象劉老師”可圈可點,但是犯了寫人習作的典型毛病“梗概式”——不斷下定義、堆砌好詞好句。如何變 “梗概式”為“工筆細描式”?劉老師教給孩子一招:專攻一點,不及其余。
師:我們再來聽兩篇。
生:(讀)與“劉姥姥”相處的十幾分鐘里,我覺得“劉姥姥”是一朵清新的茉莉,淡淡地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劉姥姥”喜歡爵士鼓、喜歡跳舞,但她都放棄了,只為守護我們一個個小天使?!皠⒗牙选迸c我們共同進步,一起玩耍。這不正是一朵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卻甘心為大家服務、不辭辛苦的茉莉嗎?
師:有沒有可以欣賞的點?
生:她把劉老師比作一朵茉莉。
師:比作茉莉,是一種聯(lián)想。(板書:聯(lián)想)由我這個人,聯(lián)想到了茉莉,而且還有許多她的感受,比如“淡淡地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評析: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可以欣賞的點”,就是將“梗概式”變成“工筆細描式”的“點”(也就是“招數(shù)”)。“‘劉姥姥’是一朵清新的茉莉花,淡淡地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就比“劉老師很美”具體、可感。
生:(讀)期待已久的“千課萬人”終于來到了,為我們上課的是一位劉老師。她與我想象中的一樣,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頭烏黑的長發(fā),在燈光下閃動著光澤。她姓劉,外號“劉姥姥”。她讓我覺得開心、快樂,讓我沉浸在課堂里,沉浸在她溫柔、好似一陣清風的愛撫中。她很幽默,頗有相聲演員的風范。她是那樣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十幾分鐘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我對他的片段中有個地方很好奇,“她與我想象中的一樣”。我還沒見到你前,你怎么猜測我的?
生:我猜測給我們上課的劉老師有一頭烏黑的長發(fā),還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講起課來十分生動,讓我們沉浸在課堂中。
師:他對我進行了外貌上的猜測和性格上的猜測。猜測用得好!把猜測的內(nèi)容放進來,一對比,證明我和你想象中的一樣。
評析:劉老師對這位同學習作的評析,踐行了“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理念。同時,從學生習作中提煉出“工筆細描式”又一“招”——猜測。學生都有一種強烈的心理:這個老師長得什么樣?有什么特別之處……先猜測,見面后再印證猜測。如果把猜測和眼見的都寫出來,不就具體了嗎?而且能夠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可謂“引人入勝”。曹雪芹寫林黛玉初見“鳳辣子”也是這樣:黛玉聽見笑聲便 “納罕”“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然后見其人便細描其貌。
師:猜測和聯(lián)想都是一種心理活動,我們平時習作的時候,除了向?qū)W過的課文借語言、借方法,其實在自己班上,在我們身邊,就有很活的資源。今天在你們的習作中,我就發(fā)現(xiàn)了兩點:聯(lián)想和猜測。猜測不單單可以放在沒見到劉老師之前,我站在你面前,從我的“外號”,你可以猜測;從劉老師的著裝打扮,你可以猜測;從劉老師播放的視頻短片中的一些信息,你還可以猜測。至于聯(lián)想,我發(fā)現(xiàn)好些學生都在自己的小練筆中體現(xiàn)出來了。回到你的文章中找一找,看哪些句子用上了聯(lián)想,哪些地方用上了猜測,也像劉老師這樣,畫上波浪線,算是對自己的獎賞,好嗎?如果沒有,你可不可以用上一點猜測和聯(lián)想,把它加到習作片段里來?
評析:寫作知識從學生習作中來(也從平時閱讀中來);方法亦從學生習作中總結(jié)出來(也從平時閱讀中總結(jié)出來)——知識和方法總結(jié)出來后,要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并經(jīng)過反復訓練轉(zhuǎn)化成寫作能力。
(生動筆修改)
師:我們要說再見了。分別前,我們來分享一位同學的習作修改,好嗎?
生:(讀)劉老師說話時,聲音特別甜美,好像天使姐姐那動聽的聲音。
師:還有一處。
生:(讀)劉老師高高扎起馬尾辮,顯得那么活潑,像個高中生。
師:用上聯(lián)想,用上猜測,對寫人物是很管用的。給同學們布置兩個任務:第一,回到自己的文章,試著把猜測和聯(lián)想好好地用在這篇習作中。第二,歡迎你們拿掉“印象劉老師”這個題目,給修改和補充以后的習作再擬一個你喜歡的、恰當?shù)臉祟},若都是“印象劉老師”多么枯燥?。』仡^把習作交給你們的語文老師,明天我把它們帶走,我班上的學生還等著你們的作品呢。好,同學們再見!
評析:二次修改中,雖然時間有限,但是學生的進步明顯。習作能力是在不斷地寫(有興趣、有方法地寫)、不斷地改(有方法地改)中鍛煉出來的。劉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擬題——根據(jù)修改后的內(nèi)容擬一個“喜歡的、恰當?shù)臉祟}”。劉老師還很較真,要向“你們的語文老師”要走習作,帶回自己的學校與學生交流?!白魑娜缱鋈恕!崩蠋煹脑S諾不能失信。
總評:寫人的習作不好教。更何況寫一個陌生人——還在公開課上!劉老師的“印象劉老師”的教學成功(或可借鑒)在于:
第一,劉老師本身是一部好“書”,先讓學生“閱讀”,汲取營養(yǎng),選取素材,解決“有內(nèi)容”的問題。
第二,劉老師為學生寫作創(chuàng)設一個“現(xiàn)實的交際需要”,啟動學生習作的內(nèi)驅(qū)力,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第三,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樂于動筆,易于表達”,在學生表達之后,準確、迅速地找到“教”點——教學生“三招”:“專攻一點,不及其余”“聯(lián)想”和“猜測”——改進學生的“梗概式”習作,使之向“工筆細描式”靠近。
當然,只有對人物的外貌、行為舉止、語言、心理活動等細致描寫,才是變“梗概式”為“工筆細描式”寫人的根本方法。因此,寫人物的習作指導課,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專心聆聽(對話)、用心揣摩(心理),全身心地感受,才能寫出具體生動、情真意切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