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駿+何兵
剛剛獲得第8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殊榮的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2016)一經上映便風靡全球,并且引發(fā)了諸多解讀:《華盛頓郵報》稱其“也許是2016年最好的政治電影”,而另一個專業(yè)電影評論機構更直接稱其為迪士尼動畫工作室迄今為止最具政治化的電影,它試圖在傳遞某些強烈的信息。公認的事實是它確實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但卻深陷太多的隱喻中”。
故事背景
美國是文化多元主義的發(fā)源地,也是20世紀60年代席卷西方的社會運動的中心?!动偪駝游锍恰返墓适路路饚ьI美國人重溫這段歷史。首先,動物城毫無疑問即是隱喻當今的美國,而“偉大的動物烏托邦”這個稱謂足以說明美國人對自己的國家、對這個多元文化社會充滿了自豪感, 動物們最初簽訂的和平條約,使不同物種(族裔)可以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并共享繁榮。動物城分成很多不同的氣候區(qū),從狹義角度我們可以用紐約來作對照,既有光鮮亮麗的曼哈頓金融區(qū),也有犯罪率高、居民多為非裔和拉美裔的布朗克斯區(qū)。從更大的視角來看,美國就如同一個動物城,其多樣性中亦暗藏著許多不和諧因素,不同族裔有著涇渭分明的聚居區(qū)。
影片以兒童劇開場,詳盡地說明了這座城市(美國)的歷史:千百年前,恐懼、背叛和嗜血充斥著整個世界,食肉動物(白人)有著無法遏制的捕食(奴役壓迫)食草動物 (黑人/少數(shù)族裔)的本能,溫順的食草動物懼怕兇殘的食肉動物。白人至上,黑人天生為奴,這是美國的黑色歷史。但是后來動物都“進化”(改革與民權運動)了,實現(xiàn)了“和諧”共處(多元文化社會)。
故事的主角小兔子朱迪·霍普斯從小立志做一名警察,想要改變世界,讓世界更美好,在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同時為社會做貢獻——沒有比這更能體現(xiàn)美國夢和美國核心價值觀的了。但現(xiàn)實卻有些殘酷,父母告訴她從來沒有任何一只兔子當過警察,連狐貍也笑話她:“這是我聽過的最蠢的事?!庇纱送浦适碌臍v史背景是20世紀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民權法案》和《投票權法案》或許已經通過,但整個社會意識還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改變。影片并沒有講述朱迪是如何進入警校的,但畢業(yè)典禮上獅子市長說她是“政府mammal inclusion計劃下的第一批小型食草動物優(yōu)秀畢業(yè)生代表”,表明這是公共權力部門實行“平權運動”的結果。朱迪工作第一天進入警察局會議室時的情景,也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當年黑人警察入職由白人占主導地位的警局時所遭受的那一絲敵意或鄙夷。朱迪的工作無外乎是充當花瓶和擺設,比如貼交通罰單。朱迪去一家名叫“神秘泉綠洲”的自然主義俱樂部做調查時,帶有“自然主義”(裸體)風格的場景進一步表明了這是嬉皮士文化和社會思潮盛行的年代。
種族矛盾與政治正確
影片的進展很快告訴我們,朱迪周圍的人似乎都不理解她,看似完美的美國夢也露出了自己的傷疤(美國的各種社會問題),而這些傷疤在不斷推進的情節(jié)中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首先,朱迪的父母——歐洲兔——代表著來自歐洲、以種植胡蘿卜為生的美國中西部農民,從勸說朱迪“放棄追求大夢想,定居并安心種地”這一點推知他們在政治上屬于保守派、虔誠的新教徒。他們所居住的村鎮(zhèn)名叫 Bunny Burrow(“兔子的洞穴”),居民主要是兔子,隱喻美國中西部的人口結構單一、缺少多元化,他們堅守著祖先留下的土地,沒有被快速發(fā)展的美國現(xiàn)代社會所完全吞噬,繼續(xù)過著屬于自己的簡單生活,對美國夢的認識僅局限于種好自己的地,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這個鎮(zhèn)上還有少量其他動物,比如欺負朱迪的小狐貍吉迪恩——操著一口南方口音,屬于缺少教育且思想保守的南方白人農民。不過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狐貍與兔子一家和好并且還在一起做生意——這也不難解釋,因為他們畢竟屬于同一個階級,他們普遍對美國夢抱有一種保守、僵化的認識。
影片的另一個主角狐貍尼克則是一個城市白人貧民形象,靠做非法小生意和欺騙為生?!吧鐣吘壢恕边@個帶有負面色彩的詞語也用來形容這類人。尼克回憶自己小時候想要加入童子軍(主流社會),但因為背負著“狡猾的狐貍”的身份而不被大家認可。作為社會弱勢群體,他們沒有穩(wěn)定的生活來源,面臨著犯罪問題和難以融入主流社會的困擾。
在朱迪離開兔子鎮(zhèn)時,保守的父母警告她要小心食肉動物,而朱迪的回答頗似左派理想主義者的口吻:“小狐貍吉迪恩是個無賴,他碰巧是只狐貍(特定族群),而我認識的很多兔子其實也是無賴。”在接下來的警察工作中,朱迪遇到的一些情形也影射了弱勢群體經常遭遇的偏見和歧視。
劇中的大反派、“弱小善良”的羊副市長Bellwether的經歷大大嘲諷了美國的族裔政治。作為地位僅次于獅子市長的二號政治人物,她的辦公室竟然位于地下室,兼作鍋爐房和檔案室。她“從來沒有做過比查嫌疑犯監(jiān)控錄像更重要的事了”,她同樣是個沒有實權的高級秘書和政治花瓶。她親口承認“市長只是想拉羊群的選票”,暗含著對美國政治選舉的強烈嘲諷:媒體總是喜歡掰著手指頭數(shù)候選人和他的競選團隊或擬任的部長中有幾個非洲裔美國人、幾個拉美裔、幾個亞裔,能不能覆蓋足夠廣泛的少數(shù)族裔?!罢握_”使得美國政治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不理性因素。
與羊副市長地位截然不同的是高大、挺拔、帥氣的獅子市長。獅子本身就是叢林之王,“獅心王”的名字更是直截了當?shù)攸c明了他的身份——作為美國統(tǒng)治階級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是美國核心價值觀的守護者和執(zhí)行者、社會的中堅力量。屬于這個階級的還有操著英格蘭口音的牛局長(北美野牛),代表了新英格蘭地區(qū)上層社會的白人。而動物城警察局的座右銘——責任、勇敢、正直,似乎對應著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的口號——忠誠、勇敢、正直。
電影的主要情節(jié)并不復雜:一些食肉動物莫名失蹤,兔子朱迪警官發(fā)現(xiàn)個別失蹤的動物發(fā)了瘋、變得野蠻,恢復了他們的動物本性。于是她進一步追查并找到所有失蹤、發(fā)狂的動物,將“真相”公之于眾:發(fā)狂的都是食肉動物,這“也許跟生物本能有關”。她的言論引起食草動物的恐慌,食草動物開始不信任和戒備身邊的食肉動物,此刻矛盾沖突被推到了高潮。一句隱含種族歧視的話竟造成了社會族群分裂,族群之間的沖突也許會毀掉一個城市,甚至整個動物烏托邦(美國社會)。于是朱迪心灰意冷地辭職回家,因為她沒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反而使和諧共榮的美國夢趨于崩潰,她自己也與已經成為朋友的狐貍尼克之間出現(xiàn)了隔閡。
最后朱迪在父母的無意提示中找到了動物們發(fā)瘋的真正原因,并進一步追查出羊副市長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成為代理市長的Bellwether仍不滿足,她費勁心機想要徹底奪權,打倒食肉動物的統(tǒng)治。由此而知,故事講述的還是優(yōu)勢族群同少數(shù)族群的斗爭。因為擔心自己官職不保而隱瞞動物發(fā)狂事實的獅子市長,最后輕易地官復原職,沒有被追究任何法律責任,則體現(xiàn)了精英集團地位的穩(wěn)固。當然,動畫故事的結局必定是美好的,正義最終戰(zhàn)勝了邪惡,壞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或許,只有結合美國社會現(xiàn)狀,才能更好地理解上述分析。根據(jù)美國最新人口統(tǒng)計,擁有5410萬人口的拉美裔高居少數(shù)族裔首位,且是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之一。而另一個增長速度較快的族裔是廣義上的亞裔,但亞裔人口基數(shù)要小很多,而且缺乏凝聚力,形成不了大的政治勢力。拉美裔則正相反:非法移民問題嚴重,移民生育率很高,語言和宗教信仰相通(西班牙語和天主教),形成了相當強大的政治勢力,早已在規(guī)模和能力上超越了曾經最大的少數(shù)族裔——黑人。隨著美國霸權實力的衰退和非法移民的增多,美國的拉美化將不再是一句玩笑。在數(shù)量上占90%的食草動物以及羊副市長隱喻的就是拉美裔美國人。影片闡明了一個觀點,即拉美裔的語言和文化不是美國的核心和傳統(tǒng)文化。任何族裔無論有多少人口,作為美國人,必須服從以新教倫理為根基的美國價值觀,不能把美國變成一個拉美式國家。
美國夢
美國夢的主題貫穿了整部電影,以美國夢來統(tǒng)一和團結美國的不同族群——這才是影片的核心思想。
美國族群意識形態(tài)的主流早已從熔爐論過渡到了多元文化主義。20世紀60年代的一系列左派社會解放運動之后,盎格魯—撒克遜的新教道德與價值觀也失去了對美國社會的掌控力。美國人的定義似乎開始變得模糊,美國夢似乎成了維系美國認同的最后紐帶。影片開頭就告訴我們,每個動物都有無限的機遇,這正是美國夢中所謂的機會平等,這座城市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有能夠讓大家和平共處的美國夢做基石。主題曲《嘗試一切》的歌詞足夠直白:“我總是失敗,但我總會爬起來,直到我到達終點(實現(xiàn)美國夢),我不會放棄,嘗試一切方法來成功。”不加思考的話,可能會認為這只是一首簡單的勵志歌曲,但從美國公民的角度來看,努力奮斗并獲得成功正是美國夢的體現(xiàn),是美國人的核心價值觀。主題曲的演唱者羚羊是動物城的偶像明星,而為該曲配音的歌手則是一位說西班牙語的哥倫比亞人,這恰好詮釋了即使是美國的少數(shù)族裔,同樣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
主人公兔子朱迪最為樂觀,她雖然是社會中弱勢群體的代表,卻是美國夢的堅信者,“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是她的人生信條。在影片結尾,朱迪做了總結性告白:小時候認為動物城(美國)是個名副其實的完美烏托邦,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自由發(fā)展的權利。長大了卻發(fā)現(xiàn)事實比理論復雜得多,美國也有很多社會問題,每個人(種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都會犯錯,但是大家仍然有共同點,人們應該更多地相互理解和包容。最后,朱迪和尼克都成為真正的警察,朱迪通過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理想得以實現(xiàn),尼克也在美國夢的感染下脫胎換骨般重生了。而在影片開頭,尼克曾說:“沒人關心你的夢想,兔子只能做種蘿卜的農民,每個人都認為他們能夠成為自己想要做的人,但實際上是不行的,你只能做你自己?!薄荒茏觥敖苹暮偂保ú皇胤ǖ纳鐣吘壢耍┖汀坝薮赖耐米印保ㄞr民),美國夢是不現(xiàn)實的。這與影片的完滿結局形成了鮮明對比。
至于讓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各種小人物影射,比如車管所的樹懶職員、致敬電視劇《絕命毒師》的山羊制毒實驗室、致敬電影《教父》系列的黑幫老大、中國版的熊貓新聞主持人、倒閉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小鼠職員們、穿阿迪達斯運動服的俄羅斯北極熊打手等等,都是非主題性的小諷刺或小插曲。
《瘋狂動物城》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其前半段看似在講述一個經典的迪士尼故事,講述小孩子都懂的簡單道理,而實際上卻將各種社會問題的矛盾主體巧妙賦予不同的角色上。影片的很多表達方式看似有悖于政治正確,但其核心思想是符合好萊塢一貫的自由派價值觀的,它借用溫和的方式來灌輸團結、統(tǒng)一和尊重文化多元的思想,而且還能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說是一部相當高明的政治動畫巨制。而2016年緊隨其后上映的由游戲改編的動畫電影《憤怒的小鳥》,同樣隱約地諷刺了歐洲的政治問題,可以說與《瘋狂動物城》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