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親的求助
天天(化名),男,9歲,無重大疾病史,家族無精神病史,家庭經(jīng)濟狀況較好。一年級時父母選擇給他住校,住校期間天天表現(xiàn)出了不適應,如想回家、哭鬧等。父母一心想要鍛煉他,培養(yǎng)他克服困難、獨立自主的性格,于是更加強制他住校。最近父親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些小心事了。天天說班上的小朋友不和他玩,他越來越焦慮,甚至會莫名地哭泣。父親回想起班上同學的一些態(tài)度,感覺到這是一個信號,他的孩子可能被孤立了。父親意識到孩子需要幫助,于是找到了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師。
二、被拒絕者的身份
首先,采用社會測量學分類方法——同伴提名法對天天的同伴交往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經(jīng)過分數(shù)轉換和標準化后,判斷出天天的同伴關系類型是“被拒絕的學生”。在拒絕天天的理由上,班級同學寫的是:喜歡打人、愛講話、調皮、兇等??梢钥闯?,天天在班級里并不受歡迎,他所表現(xiàn)出的攻擊性和破壞性使得他的同伴接受程度很低。而被拒絕的學生會體驗到更高的社會焦慮,因為很多外部問題行為遭到同伴的拒絕,因此會更擔心來自別人的否定評價,這種焦慮是“指向外部的”。
從天天的成長經(jīng)歷看,父母對天天的教育一直崇尚快樂自由,在沒有過多約束和指正的環(huán)境下快樂成長的天天,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措手不及:小學課堂要求高、自由活動的時間少、同學之間的相處更多、缺少父母的陪伴,天天表現(xiàn)出了對環(huán)境的不適應。但是父母并沒有及時給予引導,使得天天在不適應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遺留下來:學習習慣不好、同學關系不融洽、自卑、對環(huán)境缺乏安全感。
天天的內心很敏感,非常容易感受到外界的不接納。他對別人(同學、老師)的負面評價都有很強烈的內化,認為“我就是個壞孩子”,在老師批評的時候,假裝聽不到或者故意對抗;在同學拒絕他的時候,表現(xiàn)為情緒的低落和沖突。他害怕自己的行為會帶來負面后果,但是他卻控制不住自己,失控以后的焦慮使得他想要找到平衡,于是他很熱心地為班級和老師做事,甚至去討好一些不喜歡他的同學,用物質交換作為代價接近他們。父親提到,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天天曾經(jīng)有過一段時間的改變,認真上課、踏實學習,父親在老師口中也很少聽到負面的反饋,但是一個學期過后,他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在他努力的這段時間里,他調動了自己的能量去解決遇到的問題,結果卻未能得到他所期待的結果。強烈的“我改變不了”的想法使得他對自己的能力感到失望。
天天和同學交往時表現(xiàn)出的特點是:不清楚分寸(有些動作使人反感)、情緒化(開心的時候是好朋友,有一點矛盾就絕交)、用肢體語言說話(不善于語言溝通)、行動前缺乏思考(想要做什么立刻去做,不考慮后果)、討好(用物質或委屈自己獲取別人的關注)。天天感受到班級同學對自己的排斥,卻對自身的問題一無所知,他用錯誤的方式去改善人際關系,結果卻適得其反。
三、一朵帶刺的花
第一次咨詢是面向天天父親展開的。天天的父親對天天特別關注,言語中透露出滿滿的焦慮。咨詢師先讓其充分述說對天天的教育過程和期待,引導他思考天天目前存在的問題。天天的父親發(fā)現(xiàn)自己很焦慮,而這種焦慮無形中傳遞給了孩子一個信息——你現(xiàn)在問題很嚴重,你和同學關系不好,你做不好我也很緊張。咨詢師與天天父親達成一個共識: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困惑傳遞給他,給孩子正面積極的解決方法,讓他意識到“我有問題,但是并不難克服,我能找到方法,我爸爸和我站在一起”。另外,制定了一些初步的計劃:把天天的關注點調整到提高自信;做一些有具體情境的交際練習。
第二次咨詢面向天天展開,天天很放松,沒有抵觸的情況。咨詢師用一朵帶刺的花作為導入,讓天天認識到只要花是美好的,我們可以接受它的刺(小缺點)。接著咨詢師在紙上畫了一朵有著很多花瓣的花,告訴天天每一個花瓣都是他的一個優(yōu)點,每一個刺就是他的一個缺點。咨詢師先寫下了熱情、率真、上課有時會說話。輪到天天寫時,他非常猶豫,咨詢師并沒有打攪他,而是默默坐在一邊。他想了想,寫下了優(yōu)點:幫助別人、熱心;缺點:打架、粗心、會不高興、受批評。接下來咨詢師和他討論了發(fā)展優(yōu)點、改正缺點的辦法,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其澄清思路。天天最后在“我能做的努力”中寫道:保持熱情積極,每天做3件幫助別人的事,想一想再行動。
第三次咨詢,天天說目前的狀態(tài)不錯,他很高興結交到了好朋友,但有時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容易發(fā)怒,忍不住要和同學起爭執(zhí)。咨詢員和他共同分析了原因、后果、所能做的努力,天天決定,以后再遇到情緒激動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會先走開,或者在座位上趴下,等自己心跳平復了再抬頭。接下來咨詢師給天天做了兩次放松訓練,讓天天學習緊張情緒下如何放松,并且現(xiàn)場模擬緊張反應,體會自我放松。
咨詢師從家長和班主任的反饋中得知,天天的狀態(tài)有了較大的改變:小組的同學說天天主動幫助他們,有一次課堂上有個同學哭了,天天還主動留下來安慰她。大家覺得天天的進步很大,也更有自信了。
四、去到心靈的深處
每個孩子表露出來的問題都是一個信號,如果只是從解決問題入手,如孩子攻擊了別人,就制止他的攻擊行為,對他進行批評教育,雖然問題暫時解決了,卻沒有從根本上完成孩子的心靈塑造??创粋€孩子的表現(xiàn),要透過這些表現(xiàn)去探查深層次原因,了解他出現(xiàn)了什么反應,是怎么形成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另外,在學校咨詢中,尤其是低年級段的咨詢中,家長和班主任的作為也很重要。咨詢師要獲得孩子在家庭、學校的各方面信息,并且與家長、班主任及時溝通合作,在家庭、學校、心理建設三位一體的基礎上,共同解決孩子遇到的心理問題。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陳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