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伶
淺析技術中心培訓工作的創(chuàng)新實踐
□ 桂伶
本文分析了近年來技術中心培訓工作創(chuàng)新實踐、取得的良好成效,以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進一步提高培訓工作水平,增強培訓效果,更好地為無線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事業(yè)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網絡課堂;“互聯網+”培訓;網絡化培訓管理
培訓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當前新媒體技術快速發(fā)展、社會思潮多元化的時代,隨著廣播電視技術發(fā)展、廣播電視技術與互網絡技術融合發(fā)展,對廣電技術中心職工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近年來,廣西廣播電視技術中心積極開展培訓工作創(chuàng)新實踐,取得較好的成效,為無線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事業(yè)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據技術中心管理所屬13個單位的組織機構框架,創(chuàng)新建立了技術中心培訓分級實施管理的培訓機制,規(guī)范培訓工作。
(一)培訓分級實施管理具體內容
1.技術中心培訓歸口管理部門為人力資源部,負責培訓需求調研和分析、培訓評估,制定中心年度培訓計劃、培訓管理制度等。
2.分中心層面,主要以分中心內設維護部為單位,進行職工在崗培訓。培訓方式主要是通過現場操作練習、案例分析等。
3.中心層面,負責技術中心系統專業(yè)技術骨干、中層以上干部培訓以及新進人員崗前培訓。各對口業(yè)務、技術培訓主要由中心各部門承辦,同時負責本部門工作人員的在崗培訓。
4.技術中心黨委建立中心組學習制度。
(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1.將培訓工作納入績效考核,促進培訓工作計劃按時優(yōu)質完成。
2.制訂《中心培訓班學員管理規(guī)定》,確保培訓規(guī)范開展。
(一) 建立“網絡課堂”培訓平臺
依托技術中心自主研發(fā)建成的“廣西整?。▍^(qū))廣播電視無線臺站遠程監(jiān)控智能管理系統”,建立“網絡課堂”培訓平臺,主課堂設在本部,分布在全區(qū)各地市的所屬13個單位設分課堂,使全體干部職工通過視頻同步參與培訓學習。根據“網絡課堂”培訓全員參與的特點,選擇公共課題開課,如黨風廉政教育、廣播電視新技術、壓力管理、社會公共道德與職業(yè)精神、法律知識培訓等,開闊了干部職工視野,提高了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通過“網絡課堂”教學擴大了受訓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受訓人員受地點限制的問題及師資問題。
(二)設立培訓基地,開辦業(yè)務培訓班
2013年技術中心與廣播電視學校開展培訓合作,在廣播電視學校掛牌成立培訓基地?;亟⒑螅夹g中心常規(guī)培訓班均安排在基地內進行,節(jié)省了培訓經費,為分布在全區(qū)各地市的技術中心所屬干部職工到南寧參加脫產培訓提供了基礎保障。業(yè)務培訓班在進行充分的培訓需求調查基礎上,根據當年工作實際統籌安排,有針對性地制定計劃。以2014年為例,技術中心在培訓基地開辦業(yè)務培訓班15期,參加培訓學員約580人次,主題涉及黨性修養(yǎng)、反腐倡廉、綜合管理、專業(yè)技術、文秘寫作、信息保密等內容,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
(三)在中心網站建立技術交流平臺
在技術中心OA辦公系統開設技術交流平臺,使中心系統干部職工能方便進行技術交流,激發(fā)干部職工自主參與學習的興趣。
(四)加強與區(qū)內外高校和相關業(yè)務單位的合作
高校培訓資源豐富,在教育培訓上有較強的專業(yè)優(yōu)勢。近年來技術中心加強與區(qū)內外高校和相關業(yè)務單位的合作。如根據業(yè)務工作的需要,與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先后開展合作,共同舉辦了高空作業(yè)培訓班、電工作業(yè)培訓班;與國家廣電總局研修學院、廣西大學合作,開辦中層干部研修班;外派干部職工積極參加區(qū)內外上級單位、同行、廠家舉辦的相關業(yè)務技術培訓。通過合作培訓,提高了培訓質量,同時也能汲取高校和外單位規(guī)范的培訓經驗,促進自身培訓工作規(guī)范開展。
培訓內容應與時俱進。培訓內容創(chuàng)新是提高培訓針對性、有效提升管理人員和專業(yè)技術人員適應時代新要求的保證。每年中心培訓內容主要從以下方面來確定:1.根據近期上級有關學習培訓內容要求;2.通過對干部職工培訓需求調研、分析;3.通過對中心人力資源規(guī)劃和事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研究。
根據設備維護、臺站建設、業(yè)務管理等具體要求,挑選出單位內部技術業(yè)務骨干作為培訓師,主要負責操作層面的培訓。中心每年根據培訓需求設立培訓課題,預先落實給相應培訓師,讓他們提前做好培訓教案,并按中心培訓計劃開展培訓。
(一)內訓師來自單位技術業(yè)務專家,但大多沒有受過系統的教學培訓,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二)不論是小課堂培訓還是 “網絡課堂”培訓,目前采取的培訓方法仍是以指導者為中心演講式培訓,雙向互動教學不夠,培訓效果受到一定影響。
(三)專業(yè)化的培訓管理人員不足。中心每年承擔著開辦十幾期培訓班任務,同時還負責對所屬單位培訓工作的管理,專業(yè)化的培訓管理人員顯得不足。培訓管理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
對上述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對內訓師培訓教學方法的培訓,使他們掌握各種培訓方法、技巧,能夠根據培訓的目標、內容、對象靈活運用,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增強教學效果。
(二)人力資源部培訓管理人員應參與授課方案確定,輔助授課老師根據培訓的內容、對象設計培訓方式和教學設備,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保證培訓質量。
(三)充實培訓管理人員。培訓方案制定包括培訓需求分析,培訓目標、內容、對象、設備、時間、地點的確定,以及進行培訓評估等內容。針對中心每年開辦十幾期培訓班的需求,要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培訓管理人員,確保培訓規(guī)范有效開展。
(四)建立“互聯網+”培訓模式。組建培訓教學團隊,根據實際工作對培訓內容的需求,進行教學開發(fā),設計培訓知識點和課程,建立在線討論和答題板塊。在此培訓模式下,學員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術業(yè)務需求選擇學習內容,隨時隨地參加學習,增加了培訓靈活性、激發(fā)學習主動性,還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掌握學習進度?!盎ヂ摼W+”培訓模式即較好地解決受訓人員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問題及師資問題,又能較好解決培訓雙向互動問題,增強教學效果。
(五)實施網絡化培訓管理。依托中心OA辦公系統平臺,設計開發(fā)網絡化培訓管理系統,實施網絡化培訓管理:
1.各單位通過系統平臺功能模塊完成培訓方案、培訓名單、培訓記錄、培訓評估等報表上報。
2.人力資源部通過系統平臺功能模塊進行培訓需求調查表、培訓評估表的下發(fā);收集各單位上傳的相關培訓報表;進行數據自動匯總和數據分析。
通過網絡化培訓管理模式,可將原來通過電子郵箱傳送大量文件包形式轉變?yōu)橹苯釉谄脚_界面操作,簡化報表發(fā)放、收集匯總等工作流程,數據匯總分析快速、直觀,體現人性化設計,將促進培訓管理效率大幅提高。
(作者單位:廣西廣播電視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