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青
【摘要】著名的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情感過濾假說理論,認為學生的焦慮感、學習動機、自信心對二語習得具有重要影響。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根據(jù)情感過濾假說理論,若要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效率,就應當增強大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感過濾假說的理論基礎(chǔ),又進一步闡述了影響大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情感因素,即自信心、學習動機、焦慮和性格。在此基礎(chǔ)上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降低學生的焦慮感、加強學習策略指導探究了情感過濾假說理論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guān)鍵詞】情感過濾假說 大學英語 課堂教學
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不斷改革,高校英語的教學效果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guān)注,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缺乏參與積極性,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這主要是因為大學英語學習不僅受到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影響,還受到情感因素的制約。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過濾假說理論指出,英語學習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主張在英語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情感過濾假說理論,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一、 情感過濾假說的理論基礎(chǔ)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Burt與Dulay就曾提出情感過濾的概念,所謂的情感過濾主要是指一種內(nèi)在的處理系統(tǒng),在潛意識中依靠“情感”因素,阻礙學生的語言吸收。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深入觀察第二語言的認知過程,并在此基礎(chǔ)上整理出一套第二語言習得模型,主要包含五個假說,情感過濾假說就是其中之一,它認為“情感過濾”對學生的輸入量和吸收情況具有重要影響,在語言輸入過程中具有重要的過濾作用,對語言的習得具有加速或阻礙的作用。情感過濾假說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焦慮程度、學習動機和自信心。當學生的自信心較強,學習動機良好,焦慮感適中時,情感過濾的作用就會被弱化,此時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其促進作用。與之相反,若情感過濾較強,就會導致學生的語言學習遭到阻礙??梢姡谇楦羞^濾假說理論下,語言學習的效果不僅僅取決于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還受到自信心、焦慮感和學習動機的影響。
二、影響大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情感因素
1.焦慮。語言焦慮主要是指學生在運用語言、學習語言過程中產(chǎn)生的自我懷疑、害怕、緊張和不安等情緒,是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情感因素。英語學習方面的焦慮主要包括狀態(tài)焦慮、特定情境焦慮和特質(zhì)焦慮。而依據(jù)焦慮對學習的影響,又可以氛圍退縮性焦慮與促進性焦慮。即是指在英語學習中,焦慮程度較高的學生時常逃避學習任務(wù),而焦慮程度較低的學生則選擇迎接學習任務(wù)和挑戰(zhàn)。可見,適度的焦慮對大學英語課堂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過度焦慮則會適得其反。調(diào)查顯示,當前許多大學生存在中等程度的英語學習焦慮。其中主要包括交際畏懼、負評價恐懼和英語課堂焦慮,交際畏懼尤為顯著。當大學生運用英語交流時最容易產(chǎn)生交流感。而頗受關(guān)注的考試焦慮則屬于情境型焦慮,對英語學習影響較小。
2.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影響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其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若大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或明確的學習動機,就會導致英語學習效果較差,若學生學習動機明確,就會在英語學習中逐漸找到樂趣,進而提升英語學習效率。調(diào)查顯示,當前許多大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學習動機不明確,許多大學生只是將英語學習視為考取等級證書的途徑,甚至認為英語學習是一種負擔,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懼或厭學情緒,在英語學習中存在惰性,學習積極性較差。不愿主動地學習和積累語法、語音和詞匯等知識,學習效率自然難以提高。所以,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3.自信心。就廣義層面來看,自信就是一種積極性,在自我評價方面持積極態(tài)度。而從狹義方面來看,自信則是和積極因素相關(guān)的事情。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越有自信心,就會越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升。而若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信心,就會認為自身不具備學習英語的素質(zhì)或能力,進而產(chǎn)生沮喪、灰心等情緒,學習效果也會受到消極影響。當前,部分大學生英語學習基礎(chǔ)較差,認為自己缺乏語言天賦,很難完成課堂英語學習任務(wù),在課堂學習和日常交流中不敢開口進行英語表達,且學習積極性較低。
4.性格。心理學將人的性格劃分為內(nèi)傾、外傾兩類,從行為方式上將人的氣質(zhì)劃分為粘液質(zhì)、膽汁質(zhì)、抑郁質(zhì)和多血質(zhì)等類型。其中抑郁質(zhì)、粘液質(zhì)屬于內(nèi)傾性,多血質(zhì)、膽汁質(zhì)則屬于外傾性。性格差異對大學生外語學習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外傾性性格的大學生喜歡交際、生性活躍,他們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學習熱情較高。內(nèi)傾性性格的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則甚少發(fā)言,但善于思考和探究。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針對性教學計劃,以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三、 情感過濾假說理論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近代教育科學家赫爾巴特在其著作《教育學講座提綱》中明確提出“興趣是主動性,學習需要多方面的主動性?!苯處熢诖髮W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潛力時,應當及時給予鼓勵,促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條件,并加以發(fā)揮和強化,增強英語學習的動機。若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應當增強學習內(nèi)容的趣味性、學習手段的多樣化、學習形式的新穎性。為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當構(gòu)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英語教學體系。心理學將動機視為一種激發(fā)人們采取行動的強烈愿望,是將外部誘因與內(nèi)部動因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學家認為,只有具有學習動機,每個人都能夠?qū)W好一門語言。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根本,是激發(fā)大學生學習激情的主要力量,對高校英語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影響。有的大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但卻缺乏耐心,往往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英語學習技能,這就導致他們?nèi)菀桩a(chǎn)生緊張感和壓力,進而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tài)。那些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則在英語學習中存在懶惰和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導致英語學習的內(nèi)部驅(qū)動力不足,這同樣不利于提升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所以,教師應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等,以此來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動機。
2.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大學生的自信心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調(diào)查顯示,當前許多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自信心,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未能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習意識,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且英語學習基礎(chǔ)較差,這些因素導致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嚴重的自卑和畏懼情緒,在課堂學習中缺乏參與積極性,不敢主動接受英語學習任務(wù),一旦在英語學習中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會產(chǎn)生退縮和逃避心理。自信心較強的大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積極,且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講解,因此,他們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和平臺,英語表達能力也得以提升,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英語學習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調(diào)查顯示,一些英語學習基礎(chǔ)和能力較差的大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開口質(zhì)疑或提問,課堂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也相對較低,甚至將英語學習視為一種負擔??梢?,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關(guān)注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并對于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促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取得成就感,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在英語教學計劃中,教師也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兼顧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避免因?qū)W習任務(wù)難度較大,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
3.降低學生焦慮感。焦慮感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呈現(xiàn)出的害怕、緊張、擔憂等情緒與狀態(tài),它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消極影響。所以焦慮也時常被視為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最大情感障礙。許多大學生由于自身英語基礎(chǔ)較差,口語表達不流暢,擔心英語表達或交流中受到批評或嘲笑。進而不敢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交流活動中。部分大學生受這種情緒的困擾,在英語課堂上出現(xiàn)語音變調(diào)、結(jié)結(jié)巴巴、緊張害羞、沉默不語等現(xiàn)象,對教師的提問不敢開口。調(diào)查顯示,當前這種焦慮狀態(tài)在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例如,有的學生害怕教師提問自己,因此,在英語課堂上埋頭不語,在英語交流中不敢發(fā)表意見,只是一味的聽教師的講解或記錄筆記。這些都屬于消極的焦慮心理,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負面影響。若要提升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就應當引導學生克服這種焦慮情緒。情感過濾假說提出,英語教學絕不是簡單的語言輸入,還要盡量降低感情過濾。所以,教師必須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才能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首先,教師應當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營造活躍的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處于輕松、活躍、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這有助于學生緩解焦慮,降低學習壓力,進而形成自覺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在這種學習愿望的影響下,學生會更加積極的理解和掌握相關(guān)的英語知識,并主動開口進行英語交流和探討。其次,教師應當以寬容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學習中的失誤,并注意自身的引導技巧,避免出現(xiàn)斥責、批評等現(xiàn)象,要及時鼓勵和幫助。尤其對那些英語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由于他們本身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批評、嘲笑和諷刺,就會產(chǎn)生沮喪、灰心等焦慮情緒。再次,要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適時穿插小游戲、故事、歌曲活躍英語課堂氣氛,這一方面可以吸引大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克服焦慮進和恐懼情緒,促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參與到英語課堂中。
4.加強學習策略指導。學習策略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習策略的選擇和應用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情感因素,有效的學習策略能夠增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活躍性,降低學生的焦慮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研究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chǔ)、興趣、能力等,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調(diào)控策略、評價策略、資源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有效的英語課堂評價中獲取成就感,進而增強自身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自覺投身到英語學習中。
綜上所述,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情感過濾假說,認為焦慮、動機和自信心是影響英語學習效率的主要情感因素,提倡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采取措施降低情感過濾。當前,許多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動機不足、興趣較低、壓力較大等情緒,嚴重影響了英語課堂學習效果。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關(guān)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以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理論為基礎(chǔ),采取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增強他們在英語課堂學習中的自信心,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切實做到因材施教,激發(fā)每個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幫助他們克服沮喪、恐懼等焦慮情緒,進而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賈冠杰.論克拉申的輸入假設(shè)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報,1997(3):6-10.
[2]韓曉華.運用情感過濾假說調(diào)動高職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74-75.
[3]吳丁娥.外語教學與外語習得中的“輸入”及“情感障礙”[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6):41-43.
[4]薛榮.“情感過濾假說”及其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平原大學學報,2005(4):106-109.
[5]侯瑩瑩.學習動機多維研究與外語教學[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17-19.
[6]王娟,余姜瑋.高職學生外語學習焦慮調(diào)查分析[J].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9):46-40.
[7]李洋.“情感過濾假說”下的反思[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5):49-51.
【基金項目】2016年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校本專項課題:情感過濾假說在大學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項目編號:2016JXZX19)。